首页  >  头条汇总
解字新说:“孝”的绵延(图)

作者:徐凌云 · 2015-05-23 来源:凯风浙江

   

  孝,甲骨文中写成(是“老”的省略,长发长者)(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这个字形是表示“子承老”,其本义也不言而喻,就是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说文解字》对“孝”解释更是生动而又准确:“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祭祀等等,但其含义也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

  一部“孝经”的力量

   

  《孝经》,传说是孔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大概在秦汉之际。千万经典“孝”为先,《孝经》逐渐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在南宋以后,把《孝经》与《诗》《书》《易》《礼记》《周记》《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论语》《孟子》等列为《十三经》。这足见《孝经》的地位与力量。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孝经》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更是大汉治理天下的秘笈。《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从而形成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一直延续到明清。

  一个“故事”的神秘

   

  “孝”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美丽,最动人的篇章,则演绎了一个个故事。《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孔子带曾参到了楚国,曾子突然心痛难忍,心中时时冒出预感——母亲有什么问题。于是,他就毅然向孔子提出请假,绝意要回去看望母亲大人,然后再回来。结果回到家里,母亲就告诉曾子:“每当我想你的时候,就咬自己的指头。”母亲咬的是自己的指头,却疼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儿子曾子心里。孔子知道后就讲,曾子之孝绵延万里。这仅仅是遗下的一个神秘故事,我从内心里可以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是感人的,但其真实性已经无从说起。

  一段“婚姻”的悲哀

   

  任何事情做过了、做极了就不好。当“孝”需要牺牲自己的婚姻、健康和违背内心灵魂的时候,就做过了、做极了,这和孔子倡导的孝道就不一样了,孔子没有叫人们做《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极端化事情。陆游与唐琬感情多好,“红酥手,黄藤酒,满城宫墙春色柳”这是多么美好的爱情。可为了“孝”,陆游被“孝”绑架以后,只得行孝休妻,书写好一个“孝”字。这份婚姻的悲哀,也成了中国孝道的一段悲哀。

  一种“理念”的核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孝道文化、 道德感召、伦理力量,一直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和情怀。其实,种植在国人灵魂里的孝道文化,是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而尊崇孝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要让孝道这一棵棵大树健康成长,就能生长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更多精彩:皇帝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