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深度:IT男猝死,真的是累死的吗

作者:卢珊 · 2015-04-20 来源:凯风网江苏频道

 01 猝死,已不是偶然现象

·猝死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意外的突然死亡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特点是:死亡急骤;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有专家认为,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本身有隐秘性的疾病。平时不注意检查,身体处于过于激动或过度劳累的状态而引发病变。第二种是过劳死。健康的人在过度劳累的状态下,身心俱疲,导致器官衰竭死亡。第三种是有显性基础病的人。例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但是还和健康人一起加班,在过劳诱因下会导致猝死。

也有专家认为,猝死不是一种病,而是病发的一个结果,生活作息、情绪变化、过度运动、过度劳累都有可能引起心脏问题,而心脏病变是诱发猝死的基础。 【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猝死事件并不在少数。过劳猝死,运动猝死,甚至在世界杯期间,过于激动,导致猝死……

有数据显示,2002年日韩世界杯,瑞士心源性猝死的男性比同期上升了77%。2006年德国世界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男性居民心脏突发事件是前几年同期的3.26倍。  【详细】

·在中国,过劳猝死现象已呈越发严重的趋势

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虽然“猝死”与“过劳死”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但专家指出,在很多的猝死病例背后,“过劳”是促使疾病突然加重的诱因。

2013年5月,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年轻员工因连续加班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4岁。2014年9月,广州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因过度劳累而突发心脏病逝世,33岁。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而就在4月11日,辽宁28岁的夜班的哥猝死…… 【详细】

2014 年调查显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 过劳死”第一大国。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位居首位,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日前,一个随机对100名分属于20个行业的“80后上班族”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自己处于“过劳”的状态。

即便钢铁之躯,也无法承受这般消磨吧?  【详细】

 02 累,是身心俱疲

去年,某报社记者随机选择了90位年轻人进行了街头拦访,学生、IT白领、网店店主、快递员等,只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感到累吗?”结论是,超过8成的年轻人感到“累”。

 

·生理机能的下降是导致过劳猝死的直接原因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从生理上来说,熬夜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营养不良、久坐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三高等引发的一系列疾病,都会演变为过劳猝死的隐形助推剂。

睡眠不足导致的疲劳

中医指出,熬夜晚睡,会导致身体产生的某些酸性物质不能够得到排解,积聚在体内,而这些酸性物质只能够通过睡眠来消除。所以,长期熬夜的人总是会感觉到精神不济,疲劳匮乏。

营养不良和贫血导致的疲劳

很多上班族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但是,吃得太少或经常不吃早餐的结果是营养不良,很容易出现疲劳。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引发贫血,从而导致身体能量和氧气不足,出现疲劳。而营养不良更会导致精神不佳,时间久了,身体的疲惫会逐渐的反应到工作生活中。

运动量不足导致疲劳

久坐是许多上班族的通病,但医生指出,缺乏运动会让人新陈代谢降低,身体能量不足,精神萎靡,体重增加,引发“三高”疾病,从而导致疲劳。 【详细】

·而心理问题对生理的负面影响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如果说生理上的劳累是过劳猝死的直接原因,那么上班族的心理疲劳可能就是压死他们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负担、社会的评价、父母的期望以及自己不服输的心态,是目前绝大多数上班族们的压力所在。不论是白领、公司职员、教师还是普通的工人,心理压力过大、抑郁、暴躁等社会心理问题早已普遍存在。

心理学家指出,千万别觉得抑郁只是情绪问题,事实上它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过重的压力使个体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积累的情绪会在达到一个顶点后爆发,最终影响人体正常的生活。

心理因素会对生理反应产生影响

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曾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

实验的第一阶段研究的是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

随后,研究人员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试验,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内心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自我暗示的内心激励促进了他们工作效率,产量也随之上升了。

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详细】

 

心累,才是真正的累

当人体的心理发生变化时,不论是激励还是压力,即使不去刻意的表现,我们的身体也会做出微妙的变化。

资深心理咨询师表示,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工作更有成就感,更容易产生创造性。而工作过劳会伤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致使身心疲惫与心理挫折,这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过度的疲劳会产生睡眠障碍、毁坏记忆以及引发心理疾患,甚至患上抑郁症。

焦虑、高压、惊恐、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吸烟、高胆固醇饮食,这些消极情绪还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最终诱发猝死、危及生命。

也就是说,很多人感觉到的累,不是修路、砍大树、干农活的累,而是心累,是在废寝忘食中灯枯油尽……  【详细】

 03  《劳动法》一定程度可以解决“身累”,却对“心累”没什么办法

·我国《劳动法》内尚未存在“过劳死”概念

我国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也均有“休息权”一说,这是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休养的合法权利。但目前,《劳动法》中尚不存在“过劳死”的概念,对于过劳猝死如何赔偿,我国也还没有详细的规定。  【详细】

·完善法律机制,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有专家曾指出,过劳虽然只是诱因,但如果可以对过劳猝死追责立法,从法律途径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以此给企业、社会一些警示,或许是我们现在亟需要行动的。

其实,在欧美、日本等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对“过劳死”早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护。

美国企业为员工减压制定弹性工作制度;欧盟各成员国制定了《健康与安全工作法》等法规。日本则实行的事后管治制度,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如果疲劳过度导致死亡被认定为劳动灾害(相当于我国的工伤),可以提起劳灾保险申请,从而能够享受到疗养补偿、损害补偿、遗属补偿等。

·但即便如此根源问题似乎也并不能解决

对此,有媒体评论员指出,或许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具体完善当前在诸多劳动法律、条例中模糊缺乏的概念,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休息权益。

但也有人认为,《劳动法》和相关机制的完善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过劳员工的权益,面对企业过度的“加班文化”,上班族们总是有苦不敢言。

现实中,有多少用人单位会和工会、劳动者协商?又有多少劳动者真正有能力去与工作单位抗衡,维权?更重要的是,上班族们的心理障碍也根本无法触及,他们心理上的“创伤”更是无法衡量。  【详细】

 

 04 在进一步完善法律对雇员保护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求心理帮助其实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心理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有临床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28万人。

在美国,寻求心理咨询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曾有位美国的家庭主妇,虽然家庭幸福,但由于丈夫常年在外面发展事业,总有种孤独、“没劲”的感觉,于是她寻求了心理治疗,8周之后,她的心态不知不觉就恢复了正常。  【详细】

 

·心理上的放松才是身体的真正解压

我们的传统观念提倡,情感要尽力掩饰。

但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一个案例:

32岁的张某是一名公务员,谦和有礼,稳重而不张扬。但有段时间他却经常觉得胃胀、胃疼,还经常呕吐,到医院检查,却没什么问题。后来,医生诊断出他身体的不适是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感,导致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产生,并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

但张某认为见心理医生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就以旅游修养身心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没想到一个月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失眠、头痛头晕、便秘等诸多症状接踵而来,还出现了梦游症……

事实上,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疾病,也可以称的上是一种自救。

有效的心理暗示,比如安慰剂效应(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如果能让人从消极复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或许在无形中能避免一些新的悲剧。  【详细】

·心理疏导不仅仅是个人应该重视的问题

2011年《中国职场人健康特别调查》显示,在5000名职场人中,有43.2%的人面对种种身体不适时会选择“顺其自然”,仅8.9%的人会选择去看医生,调查还显示,超过40%的职场人在健康上面的年花费不足500元。

为什么上班族会有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自我修复”也不去接受专业的治疗?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优秀人才而言,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工作不光是为了金钱,同时想追寻人生的价值。但他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难免会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长此以往,心理反而会产生挫折感,并引发职业疲劳和倦怠感。尤其是目前的就业环境,节奏快、淘汰率高,更导致了就业者心理上的疲劳。

专家表示,在当前社会,面对转型以及一些还未改变的传统观念,我们的个人价值和成就主要还是建立在外部认可的基础之上。

如果企业能够多些人文关怀,开展一些娱乐、健身及其他兴趣活动,来帮助员工消除职业疲劳和倦怠。如果社会能够多些理解,而不是单一的从工作、职位、住房等因素去评判一个人的成就与否,或许当前的上班族会少些压力,“呼吸的更自由些”。  【详细】

 05 结语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假如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你服务的单位会第一时间找到人替代你,一切如常运作,你没想象得那么重要;而你的家人、爱人的天都会塌下来。

所以再别秉持神马家人生病不回家、父母死了不奔丧、老婆分娩不去陪而“坚守岗位”的变态价值观了……

“过劳”猝死,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的命题,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疾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轻松愉悦的面对工作、面对社会、面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拒绝做“过劳”猝死的牺牲品,这是上班族、企业和社会都该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小龟 李小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龟 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