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专题:中国式的科普尴尬

2014-09-24 来源:凯风网湖南频道

 01 科学遭遇阅读尴尬

2013年,“科学时空与阅读世界”主题论坛在上海市召开。台上,陈佳洱、欧阳自远、周忠和、李淼等重量级科学家演讲人口若悬河,台下,反应冷淡气氛全无。论坛主持人骆新不得不感叹:“科学”二字,在阅读面前遭遇了尴尬。

是的,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科学遭遇阅读尴尬,应该说是见怪不怪了。中国有太多功利心较强的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科学、科普,而是现实的利益。

那么,如果科学家不搞科普,那谁搞科普?科普杂志《新发现》主编严锋认为,写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很难。“尤其是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必须转化为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只能特约一些愿意写的作者,再通过我们编辑的加工处理发表。”不过,科普作家李淼倒是对果壳网、《新发现》这样的民间科普团体很看好:“书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人气一年比一年旺。这也说明,我们正在从功利时代走出来。我认为商业与民间组织的科普传播在未来更加重要。”

如今,中国正处于科普黄金时代的开始。可正是在这个开始的时刻,科普作品良莠不齐,一些伪科学谣言肆意传播、真假难辨。针对这些社会现象,有人向科学工作者发问,科普作品应该取高还是取低?

 02 科普遭遇教学尴尬

● 没有钱,如何玩得起!

我们都知道,任何学科都是要有投入,才有产出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如此。

说起科普来,也并非所有中国的小孩子都不喜欢。我们都有过童年经历,天生的那种好奇心和探索欲,其实就是追求科普的重要因素。只可惜,绝大部分的学生被老师、家长及陈规所羁缚。想看看科普书籍,自己动手研究一下灯泡、线路或者车子等等,很多时候是被禁止了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以深圳市罗芳中心的科普故事为例,来了解一下。

罗芳中学二楼“三模”(车模、航模、传播)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左右,黎老师在这里陪着它走过了足足10年。在“三模”活动室里,大大小小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器材和零件:台钳、内燃机、发动机、机翼……黎老师说,这些都是他十几年来从事‘三模’教学留下的“家底”。“我现在就是靠着吃这些‘家底’来开展学校的“三模”活动咯。”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有点呆,话里不免透出几分伤感和失落。

“在科技兴国的环境下,现在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了,可是投入经费还是有限,甚至是没有。”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三模”教学倚重各种各样的模型器具。如果没有这些器具,“三模”教学就无从开展。而这些器具成本不一,像橡皮筋做的螺旋桨,一件大概七八块钱,机器人一套50元左右,而像一些需要运用电脑软件的器具大概需要二三百元,有些甚至贵得吓人。由于投入成本大,导致一些学校常常犹豫不决,而最终选择了能省则省的原则。

黎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科普之于教学,没钱,还真玩不起。尴尬如斯!

● 搞补习,还是搞航模?

现在家长科普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问及对孩子科普教育的态度,大多数家长都很支持。可是,付诸行动上的支持体现得还不够。

事实上,现今的家长们更愿意带孩子去学外语、钢琴、舞蹈、数理化补习,考个等级证书什么的,这方面的热情远远比让他们去上航模班或车模班要高得多。尤其是外语、钢琴等,都有等级评定,而且在有些升学考试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砝码;而参加科技比赛获奖,虽然也是一个能力证明,但是目前能优先录取的也只有在参加全国类比赛获得好名次的,这个门槛是比较高的,能获得奖项实在不是那么容易。

而对学校而言,一方面随着每学期学生人数的增多和扩招,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学校不得不想方设法将各类“闲杂教室”利用起来,或改造为课室,或开辟为舞蹈室、图音室等艺术类场所。

●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动,究竟让青少年收获什么?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科普教育才是他们所需要并且感兴趣的?

我们曾很不明白,第七届高交会谢绝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场参观,这说明由政府操办的这场高科技盛宴,在专业性方向和社会公益性的摇摆中,开始朝专业化的方向倾斜;但是将非专业人员特别是青少年拒之门外,这一举动颇引争议。

所以,不难得出结论,要让青少年科普教育真正普及起来,需要软硬环境的双重支持。

● 要普及,还是要精英?

以罗芳中学的“三模”学科为例,如果每周上一节课,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交20块钱,作为购买“三模”设备器材的费用。每人每个学期这20块钱,应该买些什么?可以上些什么?黎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单元的课程一般需要一个月四节课的时间——一节在课室教授基本常识和原理,一节在户外教学生“试飞”,此外还有两节课是实践测验考评;按照每个学期教授三个单元的进度,每个单元准备一套模型材料,每套的选择标准也就大概只有六七块钱。而这就决定了只能购买一些简单的、易于操作的“三模”材料;相比之下,在面向整个年级甚至是全校的科普教学活动中,花几百块钱购置诸如机器人竞赛类的“贵族”科普项目所需的模型材料,实在是花费不起。

 03 钱学森之问:当科普遇上应试教育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科普遇上了应试教育。因为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让教育家办学,按教育的规律办学,把校园从衙门回归成教授和学生的园地。

 04 关于“科普”的思考:我们该向国外学习什么?

科普既是一个科技专项,也是科技工作八大主题计划之一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方面。积极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可以更好地丰富科普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国外政府部门采取何种方式支持本国机构开展科学普及?行业协会在科普事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博物馆、科学馆等科普场馆开展科普工作的运作方式和具体手段有哪些?国外是否有面向特定人群、兼具互动性、娱乐性和创新性的科普展品?国外在开展科普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 科普场馆建设与运营经费渠道应多元化

国外科普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三个渠道: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自营收入(创收)等。其中,社会捐赠既包括个人捐赠,也包括企业、基金会等民间团体的捐赠。自营收入包括门票、展品研发和销售、展览、吸引社区和家庭参加科普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相结合等产生的收益。科普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经费渠道的多元化已成为共识,也是一种客观的现实现象。

● 科普展览应多注重参与性、互动性与趣味性

据悉,美国和加拿大的科普场馆越来越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大都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为目的,这就需要科普展览应具有“动手型”、“交互型”和“参与型”的特性。科学馆接待人员告诉我们,在美国让观众自己进行实验探究的展览或活动已越来越普遍。这类展览活动,或者让观众动手验证一条已知的科学原理,或干脆让观众自己探究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而不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解释,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 科普展品要符合人们的价值理念

展品是科普场馆的核心和灵魂。国外的科普场馆都在充分利用展览开发人员、科技人员、教育工作者和艺术人员,一起参与展品的设计工作,努力开发“独树一帜”的特色展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科普展品的设计创意和展示方式,但不可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硬套。建议企业在研发科普展品时,首先应遵循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充分考虑到创新性、地域性,做好针对公众的科普调研,开发出富有吸引力、符合当地人群价值理念、人文特色、兴趣爱好的科普展品。

● 加强科普与学校常规教育的融合

我们应该承认,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少年科普工作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和环境,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科普场馆的推动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教育体制,使得科普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可以无障碍地结合在一起。而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关键是要寻找科普与学校常规教育有效结合的方式与手段。

 05 延伸阅读:“科普”一下全国科普日

● 背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发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推进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 由来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2003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而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

● 目的

通过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标识、主题征集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情,为中国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 历届全国科普日主题

2005年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2006年 预防疾病,科学生活

2007年 科技促进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

2008年 保护生态环境

2009年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2010年 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

2011年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

2012年 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

2013年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2014年 创新发展,全民行动

 06 结语

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明白我们的科普缺憾,了解方方面面的科普知识,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到方方面面的科普活动之中,去寻觅“科普”的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科普”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小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