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卡梅伦率豪华阵容在华二度“掘金”

2013-12-03 来源:丰华财经

 01 卡梅伦两次访华代表团阵容比较

2013年12月——超豪华庞大阵容:6位部长级官员,130位工商界领袖

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中英工商峰会上致辞。(摄影:人民网 郑青亭)

重量级大臣6人: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环境大臣欧文·佩特森,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玛丽亚·米勒,大学和科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贸易和投资大臣伊恩·利文斯通,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雨果·施维尔。

商界领袖130人:包括汇丰银行、Arup集团、渣打银行、劳埃德银行、英国石油、罗尔斯罗伊斯等知名企业领导人。涵盖领域囊括工程和制造、建筑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能源、采掘行业、金融和专业服务、食品与饮料生产商、医疗保健、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休闲和旅游、零售、电信等在内的15个领域。【详细】

2010年11月——200年来最豪华阵容:重量级大臣4人,商界领袖50人

2010年11月9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重量级大臣4人:分别是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商业大臣文斯·凯布尔、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

商界领袖约50人:其中包括壳牌集团、维珍集团、乐购集团、巴克莱银行的总裁等。

而彼时卡梅伦访华目的有三:一是G20首尔峰会即将举行,英国在峰会前夕需要协调经济、政治、环保等各个战略领域的声音,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峰会上有重要的话语权。二是英国国内经济不景气,需要中国的商业大单。三是卡梅伦上任刚半年,他要展示英国保守党对于亚太的重视。【详细】

 02 2013年卡梅伦访华阵容简要梳理

跟随梅伦访华的英国贸易代表团阵容豪华,主要由中小型企业组成。在130名政商界要员的随行名单中,英国首相高级政策顾问Rohan Silva、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迈凯轮汽车老板罗恩·丹尼斯和汽车巨头捷豹路虎公司前总裁拉尔夫·斯佩思格外引人注目,而强大的企业阵容还包括劳斯莱斯、英国石油、巴克莱银行和利物浦大学。

耳熟能详的企业与组织

劳斯莱斯: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世界顶级豪华轿车厂商,1906年成立于英国,公司创始人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Rolls-Royce出产的轿车是顶级汽车的杰出代表,以豪华而享誉全球。

随着超豪华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业绩的步步攀升,劳斯莱斯日前将其最佳中国展厅转移到了北京时尚商圈三里屯。2013年底,劳斯莱斯汽车在中国地区的授权经销商将达到20家。 【详细】

英国石油:1909年,BP由威廉·诺克斯·达西创立,最初的名字为Anglo Persian石油公司,1935年改为英(国)伊(朗)石油公司,1954年改为现名。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BP的太阳花标志是根据古希腊的太阳神命名的。

自1973年在华拓展业务以来,BP在一系列商业项目中累计投资超过40亿美元,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迄今BP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天然气生产企业,中国第一家液化天然气(LNG)的唯一外方合作伙伴,石化领域最大的外资投资企业,中国最大的液化石油气(LPG)进口和营销企业,唯一参与航空燃油服务的外方合作伙伴等。主要的合资企业有:向海南和香港供气的崖城天然气田、BP广东液化天然气站线项目、上海赛科、宁波华东BP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珠海PTA、重庆扬子乙酰和蓝天航空燃油服务公司等。 【详细】

巴克莱银行:巴克莱银行(BarclaysBank),英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1862年成立,叫Barclay&Co.Ltd,1917年改用现名,总行设在伦敦。1998年总资产为3652亿美元。巴克莱银行是位于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后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公司。巴克莱银行在全球约60个国家经营业务,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巴克莱银行经营消费及公司银行、信用卡、抵押贷款、代管、及租赁业务,此外还提供私人银行业务。

巴克莱于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最初业务是为大型设备购置项目安排出口信用融资,80年代涉足企业借贷业务,90年代则发展至项目融资结构及债券资本市场等业务。2005年,巴克莱开设上海分行,为在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及风险管理服务。上海分行于2006年获准经营衍生品业务。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持有3%的股权。2007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巴克莱组成商品战略联盟,共同发展中国的商品业务。2013年3月22日,巴克莱银行加入了唱空新兴市场。 【详细】

利物浦大学:利物浦大学建于1881年,是英国久负盛名的研究型重点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也是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作为英国著名的老牌名校,利物浦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顶尖的学术研究享誉全球,吸引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学者和学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先后培养出八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包括英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Sir Ronald Ross。

2006年5月,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创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成立,它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 【详细】

声名显赫的重要人物

Rohan Silva 是英国首相卡梅隆的高级政策顾问,工作地点也在唐宁街10号。他专注于科技和技术领域的政策制定,经手的项目有在东伦敦的Tech City(科技城)还有创业者签证等等。 【详细】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详细】

罗恩·丹尼斯,18岁的时候就加入Cooper Maserati车队成为了Jochen Rindt的技师从而步入了F1的世界。1980年代初期,罗恩·丹尼斯与他旗下的Project 4团队在接手了迈凯轮车队之后即一心希望打造出革命性的F1赛车,当时的Project 4团队中人才济济、里面的核心成员后来几乎都成为F1工程界中的传奇人物。 【详细】

汽车巨头捷豹路虎公司前总裁斯佩思(Ralf Speth)。捷豹路虎是一家拥有两个顶级奢华品牌的英国汽车制造商,于2003年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捷豹路虎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捷豹路虎全球第三大市场。2012年3月,捷豹路虎CEO 斯佩思在第82届日内瓦车展上接受访谈时表示:“捷豹路虎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这个成长中的中国中的一个参与者。” 【详细】

 03 卡梅伦访华两大目的

除去上述重要人士及知名企业外,还包括英国联合食品George Weston、 洲际酒店集团的Richard Solomons、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董事长Jorma Ollila、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Xavier Rolet、渣打集团CEO Peter Sands等。这声名赫赫的长串名单里,经济机构团体与人士占绝大多数,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卡梅伦和英国期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共享经济成果的热切期盼。

再度“掘金”,希望成为中国成功模式的组成部分

卡梅伦是个典型的“商人”,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英中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曾在2010年承诺到2015年把两国贸易额翻一番,达到620亿英镑。但是,上述政策似乎未奏效。

卡梅伦在12月2日上午第四届中英工商峰会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中英两国的开放政策符合彼此的利益,未来合作潜力巨大,希望两国在政治、经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能够达到新高度。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中国的工业化革命的速度是英国的10倍、其规模是英国的100倍。“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与中国合作的机遇是巨大的。”“我们希望中国成为21世纪的成功模式。我们相信这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英国的利益,符合世界的利益。”【详细】

打破中英僵局,翻开历史“新一页”

不过,卡梅伦此次率众多重臣出访,经济目的虽然仍居重要位置,但媒体普遍认为打破中英僵局仍是卡梅伦此行要务。

2012年5月,由于卡梅伦执意会见达赖喇嘛,中英关系陷入低谷,许多较低级别的英国官员同中国官员的会晤也被临时取消,当年的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也未能举行。正如英国《贝尔法斯特电讯报》认为,此访将结束卡梅伦会晤达赖之后两国关系出现的僵局,为两国合作翻开“新的一页”。卡梅伦此前曾表示,作为首相第二次访华将使两国关系向更深入、更紧密、更高的层次发展,两国在商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的合作“没有限制”。 英国《金融时报》亦表示,卡梅伦希望通过访问获得商业合同,但同样重要的是访问的象征意义。唐宁街10号把此行作为两方争端之后“掀开新篇章”的机会。文章援引英国首相府一个消息来源的话说:“我们在达赖喇嘛问题上已经翻开新的一页,这次访问是向前看,是着眼于未来的。我们希望加快中英关系的发展。”【详细】

 04 结语

访华前,卡梅伦在中国《财新周刊》杂志撰文时指出:“西方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像英国一样,愿意向中国开放投资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希望中国与G8、G20和欧盟开展贸易往来。英国愿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国展开对话,解决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中国与众多来华英国企业家一样,期待着中英两国未来的美好发展。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