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读懂《周易》的这十句话 你的人生就此改变

2020-05-12 来源:孔子学堂

  《周易》被誉为五经之首,历朝历代无数人从中了解为人处世,甚至是读懂天人之间的哲学。它可以用于预测,帮助人们了解事情发展的方向,也可以作为人行动的指南和成事的参考。

  不了解《周易》的人,容易把《周易》跟迷信联系起来,其实《周易》从成书开始,就是一部破除迷信的著作,是中国上古文化脱离巫术和鬼神崇拜,走向人文理性的伟大著作。

  无论是卦爻的推演,还是卦爻辞的书写和诠释过程,都体现出人的精神和意志是世间变化之主宰的主导思想。

  《周易》帮助人们领略心意的几微,从人心与人意发动之处反省体察,格物致知,为善去恶,进而改变人生,提振人心,帮助改变命运。

  人生的轨迹之变化在于如何实化意念,甚至主要在于如何把握和驾驭意念发动的瞬间。今天我们将以《周易》(经传)中的十句话为例,带你走进这部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总源头。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

  乾阳的创生之道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刚健强劲,君子应效法乾阳创生之道,坚志强意,奋发进取,绝不停歇。

  启发:

  对于所有存在的事物来说,从无始以来的乾阳元气的获得与保持,是其存续在宇宙和世界之中的根本,也是世间万物生命力量存亡续绝的根基所在。因为物的生机,皆依赖于无始以来的乾阳的创造性力量,这是万物本始内在的生命之力,此力在身体和世间发动,构成了性渊意海,生生不息,流转不止。

  心意之力乃元气所保有的内在活力,保持此内在活力对生命的维系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元气发动可以感天动地、同于大道的根本所在。

  人的心意通达事物,此即人心意之创生力量的开始。宇宙万物流转,如其本然,但没有进人意念的境域,就不能被领会,所以意在道先,宇宙万物的创生力量,是在人的意识境域领会之后而有生机。

  性本然地内在于万物之中,但意念领会之后,性的能动性和绵延性オ得以表达和展现。如果没有意念主动对生命之力的领会,人就是被生命元气驱使的肉体存在而已,与动物的存续没有区别。

  所以,意力是对性力(原生本性之力)的领会和主动驱动,是人通过意之力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在此意义上说,《周易》是一部通过意念的修持化生命的被动状态为主动状态的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坤阴之意象征大地的气势,顺承乾阳之意,化生并包容万物。君子修行人天之意要效法大地的气势,不断增厚德行,承载万事万物。

  启发:

  君子要顺应大地的势态,这样才能模仿坤阴之意的随顺。君子效法大地之无限广博和深厚的状态,起心动念之间,以及心意实化为德行念实化瞬间,都要不断加深加厚意境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融通心物的意念实化瞬间,通于包容并承载万物之意境。

  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译文:

  积累善意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吉庆留给后代;积累恶意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留给后代。

  启发:

  善心善行善业熔铸成为善境,这是儒家之教的要点,善心发动,善意升起,善行持续,成就善境于天人之际。善意发为善行,有善的影响和结果。余庆来自善良心意的累积;余殃来自恶意的累积,导致憎恶等恶心状态伴随当下心念的展开。

  防微杜渐的意识运作功夫说明意念事件与物理事件发生之间有着对应或联通的关系,对意识事件的控制,可能改变长远的物理事件生成与发展的状态。

  3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

  保持自己纯朴的本性,不失本色地谨慎行动,专心努力想去实现自己的意愿。

  启发:

  保持平素的心量去面对和认识世界,是因为认定心意之发不可离却自己原初的本性。

  心志合于天道,我行我素,安心专注,纯朴地顺性而为,则意量自然通于自然之节度,也通于人间之礼仪。

  心意合于天道有利于努力认识和理解存在的生机。如果人开始的意向就真诚纯粹,意向活动不夹杂私欲污浊之意,那么,人意的本质就是天意,人行的本质就是天行,故不可忘却心行的本性。

  4

  同人于门,无咎。

  译文:

  出门就能够合同于人,这没有什么问题。

  启发:

  主动与人同心同德,缘分发动。涉及意志的方向与场域。出门就是离开私人场域,进入公共场域,但有些人进入公共场域之后缺乏公义之心,结果还是私人一个。

  此爻希望人们心存公义之心,进入公共场域跟人同心同德。公共场域是意向交汇之处,人到公共场域寻找意向沟通的共在状态,并在意念与公共场域交流的过程中把意念实化。

  但每个人对于公共场域的理解不同,有些人的心念能够尽可能广大,而有些人则相对狭隘,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与人同心同德的范围和边界有所不同。

  5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译文:

  谦而又谦的君子,有能力涉越大川,吉祥。

  启发:

  意能因为谦恭的态度而增益,所以有能力成就大事。成就大事的能效来自于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是意能延展的前提。

  人能够梳理自己的意识能量与外在的力量相协调,才可能实化意念而处理好事情。谦虚的意能利于缘生、在乎与人之缘,期望与人同生之态度。

  犹如年轻人初人社会,表现谦虚,机会就会增加,这就是谦虚的意能有利于意缘的发动和聚集。谦虚者心怀他人,让周围人感到安心和谐,因为把自己管理好,也容易让人放心。

  心念的自我管理是打开他人心门的关键。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哲人态度,认为人在世间的顺逆,根本上源自人对自己心意的控制力度。

  6

  无妄,往吉。

  译文:

  没有虚意妄行,这样前往会有吉祥。

  启发:

  纯而又纯的感应状态如何可能?心中没有妄念去行动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心通于物,意识每时每刻都与物缘关联。无妄即是至诚之心自然流布,而意不为任何具体物缘所牵绕,不是意识没有物缘,没有物缘就不能有意识的显明,而是意识升起的时候,不执于任何物缘,随缘起缘灭,因为没有任何执着所以无妄而行,就会吉祥有利。

  意随心转,万事如意,但前提是心正意诚。

  7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

  君子看到泽水淹没大树这样的灭顶之灾,要坦然面对,以挽教危难的时局为己任,独立支持,毫无惧色,力挽狂瀾,扭转崩溃之勢,即使回天无术,也不怨天尤人,可以退隐避世,毫不郁闷。

  启发:

  心意之力道来自对通迫自己进入某种情境的外力的领会和操控,迫于情境而生的心意可能非常之大,大大超过平常,所以也就可能超越外力。

  心志来自对非常情境的理解与应对,因为这来自人对情境当中非常之力的意会,对情境当中大过寻常之力的感知,要有独立不惧、努力改变意缘的魄力。可见关键时刻,要能够得出去,才可能改变意缘状态。

  8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译文:

  不继续侍奉君王公侯,把自己的退隐行为看得很高尚。

  启发:

  在权力世界之外,或者看破红尘之后,就应该有一种超脱的意识出来,即放下对权力世界的执念,把自己退隐的行为看得高尚。

  无论是入世治蛊,还是出世自高,意识之中生机意识的维系一直都是整治的根本。入世治蛊之人要保持一种出世的意识情怀。一面治蛊,一面应该淡泊处世,在维系权力现状的当下又不过度留恋权位。治理蟲乱固然需要权力,但在运用权力的时候,又要不被外在权力的幻象所迷惑,不过分贪恋权位,随时能够放得下。

  9

  君子以致命遂志。

  译文:

  君子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

  启发:

  君子之志是实现道义,道义即真理,在极度困境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要有可以放弃自己性命的决心和壮志。

  在精神处于困境之时,需要有意能的转化和突破。人在困境之中,首先要能够处之泰然,之后寻求突破,而突破来自意能的提升和改变状态,在此过程之中,能屈能伸是一种基本素质。在困境中,人当纯净自己的意念。

  困到极致,需要回到自己的本性,孤注一掷,奋カ一搏,提升意能的等级与志向。大人有大的意能状态,但大的意能来自其经历过大的磨难。心大志大,困境自然相应就大。很多困境是来自没有突破自己的心灵意识境遇,而个人的心灵意识境遇如果不突破,就很难真正摆脱困境。

  10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译文:

  君子有鉴于象征抑制和停止的艮卦,体悟到思考问题不应当超出自己的身位(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人身被限止在两山之间的地位中,心思活动应该从身位开始,不离其境)。

  启发:

  象上人在两山之间,人在山中不可不知意之所止,即使不知,心意也无法超越山所设定的界限。所以人当于其意量之分限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而不作非分之想。

  互坎(隐伏)意味着人无法掌控自己,无法感知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活动,这种感觉是一种奇幻感,好像人的感知力突然达到边界而无法突破,虽然有些怪异,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祸患。

  修身即修心,而修心以知心之所止为界。儒家心法之不传世已久,而艮止之法为其大本大源,即如何内观,自证意量,为心止之法的根本。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