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康熙临终前为何交代雍正要善待礼亲王后人

2020-02-29 来源:寻根拜祖

  康熙临终前确实叮嘱雍正,要小心保全礼亲王子孙,并写在遗诏中。康熙大帝临终,要交代的事应该很多,一般的事情肯定没几乎唠叨,他竟然单独提及,这就说明礼亲王一系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康熙在留给雍正的遗诏中写道: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满清第一代礼亲王是努尔哈赤长子代善,康熙对礼亲王一系的关照,最大的原因就是代善自我牺牲,先后拥立皇太极和顺治。另外,代善的孙子杰书,为平定三藩之乱和郑经分裂立下了大功,深得康熙器重。

  代善两次拥立之功,是嫡系一族不能忘的大恩

  努尔哈赤驾崩时,并未指定接班人,能决定汗位继承人的只有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代善为四大贝勒之首,努尔哈赤临终前曾经将大福晋佟佳氏托付给他。 

  从四大贝勒的实力看,代善掌握两红旗,对他唯命是从的侄子杜度掌握镶黄旗;阿敏掌控镶蓝旗,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皇太极掌握正黄旗。另外两旗,正白旗旗主阿济格,镶白旗旗主多铎。

  从以上实力看,代善处于绝对的优势,又是长子,而且论战功和地位,他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人。如果他站出来争汗位,皇太极机会不大。

  代善的明智在于,他意识到无论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还是阿济格,都不是善角色,论打仗他不服谁,但是玩政治他信心不足。所以,在儿子岳托和萨哈磷的建议下,代善决定支持皇太极。代善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着实不易,他的决定避免了努尔哈赤家族内部的一场火拼,也为皇太极成为嫡系一族奠定了地位。

 

  皇太极突然驾崩,同样没留下遗诏,让满清皇位的归属,风波再起。这一次的危机比上一次更要严重。

  第一次汗位之争还是少年郎的多尔衮,这一次站到了一线,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针锋相对。当时的八旗归属是这样的:两红旗旗主代善,正蓝旗旗主豪格,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两白旗旗主多尔衮、多铎,两黄旗由皇太极直属。

  豪格的主要支持者除了自己的正蓝旗外,还有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及部分两黄旗;而多尔衮的支持者除了两白旗,也有部分两黄旗,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松口。这时候,代善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代善除了自己的两红旗外,他的儿孙们一大批,都在朝中占据显赫地位,有足够的能力影响各旗之间的政治态度,他偏向谁,谁就占据优势。当豪格与多尔衮各不相让的时候,多铎首先提出折中方案:由资格最老的代善即位!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事实上结果就是如此,不满六岁的顺治捡了大便宜,假如代善站出来,谁敢说他不能坐上龙椅?

  代善再次显示出了自己的智慧,他以自己年老为由,立场鲜明地把自己置身利益之外,又不露声色地表露了力挺豪格的立场。多尔衮眼看代善不在自己一边,觉得大势已去,赶紧抛出了替补方案,拥立小福临,避免输得一败涂地。

  可以说,代善的两次拥立之功,让满清政权度过了初年的两次重大政治危机,又保证了嫡系一族的地位确立。这个功劳,不光康熙及其后人要永世不能忘,爱新觉罗家族都不能忘!

 

  杰书两立军功,捍卫了满清政权的安全与统一

  杰书是代善的孙子,他是康熙朝平定东南之乱的满清勋臣,也是爱新觉罗家族,及多尔衮之后,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康熙即位后,满清虽然已经坐稳了江山,但是局部地区依旧暗流涌动。一是三藩势力强大,二是台湾郑氏家族的割据。这两问题的解决,杰书居功至伟。

  自康熙十三年,至康熙十九年,二十九岁的杰书转战浙江、福建、广东,先后平定了耿精忠叛乱,和郑经的入侵。

 

  杰书及时平定耿精忠之乱,对康熙集中兵力打击吴三桂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吴三桂敢起兵反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三王联合,立刻让满清失去江南之地。事实上,耿精忠很快在杰书的打击下投降了,没有起到策应吴三桂的作用。

  同样,假如三藩之乱时,郑经这个顶着光复汉统大帽子的前朝遗臣,一旦占据东南,与三王配合,对满清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

  所以,杰书的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因而,杰书回朝时,年轻的康熙皇帝,率领所有王公大臣,亲往卢沟桥迎接!可以说,杰书就是康熙王朝早年的定国之宝!

 

  嘉奖礼亲王一族,也是给满清皇室子弟树榜样

  满清一共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代善的礼亲王家族、多尔衮的睿亲王家族、多铎的豫亲王家族,和豪格的肃亲王家族,代善的礼亲王家族居首位。

  不过,铁帽子王享有的永世不降格礼遇,一直到乾隆朝才确立,并非开国就存在。确立铁帽子王,除了表彰这些家族的军功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激励后世的爱新觉罗子孙。

 

  满清入关后,跟所有少数民族入主汉地一样,在汉化的大潮下,皇室子弟迅速腐化堕落。随着多尔衮这些开国名将的离世,满清贵族子弟早就失去了马背民族的彪悍尚武,比汉人还要弱不禁风。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逐步恢复了多尔衮、多铎等后人的爵位,除了追念先祖之功,其目的跟恩待礼亲王一样,都是为了唤醒满人的雄风,鼓励他们学习先祖,为满清皇室效忠。康熙的这个举措,也为乾隆朝厘定铁帽子亲王制度开了一个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