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李自成皇太极都向崇祯提出和谈为何没答应

2019-12-07 来源:腾讯历史

  崇祯皇帝在位17年,朝内外一片混乱,先后经历党派之争、民间起义、外敌入侵,还有连年天灾弄得民不聊生,一副将亡之国的样子。崇祯继位本意想要将明朝从乱世中拉回,内除阉党、重用文臣,勤于政事、推动改革;对外重用卢象升、孙传庭、祖宽等大将,加强辽东、西北防线。崇祯也算励精图治,然而结果却很让人失望。

 

  满清统一草原之后对明朝虎视眈眈,崇祯十一年,多尔衮带精兵绕过山海关,直取墙子岭、青山口。负责守城的明朝将领要么不战而逃,要么一触就败。多尔衮兵马顺利进入内地,清兵以四轮兵马分袭大明腹地,河北、河南、济南,甚至连京都都岌岌可危。

  清兵虽然扣关成功,但想要拿下整个明朝太难,因此提出和谈。崇祯与一众大臣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杨嗣昌提出先对内再对外,与清朝和谈,灭李自成等义军,不过这个建议被卢象升等人拒绝。后来清兵战线吃紧撤离,孙传庭、洪承等人被调往辽东布防,反而令李自成有喘息的机会。 

  这一年还发生一个大事,清兵在撤退之前曾入侵济南,大批百姓被杀、财宝被抢,德王朱由枢还被清兵杀死!崇祯怒极之下,以“失陷籓封罪”,连杀36名官员。祖宽、李重镇、吴国俊、陈国威先后被杀,其中不乏一些能力极强的将领人才,但无一例外都死在崇祯手上。此事直接导致群臣惊恐,文臣武将一时间不敢再向崇祯提出建议。

  另外,没能灭掉李自成是清朝最糟的决定,往后4年时间,民间天灾不断、奸臣祸害百姓,李自成以“均田免赋”,最终形成席卷大明的闯王军队。历史无数次印证,农民兵虽然战力、军备不如正规军,但数量一旦到了一定规模就足以左右战场局势,张角、张宝带领的黄巾军就是最好的例子。

 

  1642年,已成气候的李自成更是令大明左右为难。内忧外患之际,李自成并没有顺势攻向北京城,而是向崇祯提出和谈。条件有三:1、崇祯给予百万粮饷安抚百姓;2、崇祯交出西北地区,让李自成以王身份自行管辖;3、不用上朝面圣。做为交换,李自成将会带领兵马为明朝与清兵交战!

  这个条件交换对大明来说是划算的,光是花在辽东战线上的军费,每年就高达千万白银。以百万和部分地盘让外人驱逐清兵,哪怕也承担军饷,也是划算的。崇祯纠结时,将此事交给兵部尚书陈新甲决断,但没想到没等这事谈成,皇太极和谈一事被提前泄露!

  1642年,松锦之战后,清兵俘虏洪承畴、祖大寿更是开城投降。明朝损失惨重,清朝兵马也亏损的厉害。皇太极随后向大明提出和谈,条件同样有三个:1、大明每年拿出黄金万两、白银百万;2、两国以宁远、塔山为界,互开市集促成贸易往来。做为交换,清朝会每年送大明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皇太极一开始其实不敢拿下整个大明,有元朝先例在前,皇太极怕重蹈覆辙。崇祯对此事也有些纠结,于是命手下兵部尚书陈新甲处理此事。陈新甲也不知道是怕去和谈时满清会设伏杀人,还是怕崇祯疑心,居然找了个五品官员穿二品朝服代为商谈。结果这件事记录到了手稿中,还被陈新甲自己带着上朝,当着众人的面念出来。群臣激愤高呼陈新甲是“卖国贼”,崇祯因此才会杀陈新甲。

 

  兵部尚书陈新甲被杀,和谈一事交给魏藻德。但魏藻德有才无德,怕崇祯疑心,因此始终拖延不做决断。最终主战喊声更大,崇祯只能拒绝和谈。结果可想而知,同时被李自成、清兵夹攻,大明战线数次崩溃,最终李自成先一步攻入北京城建立新国,不过很快又被清兵击败。值得一提的是,魏藻德结局也惨,李自成破城后选择投靠,却被大顺兵打入牢中惨死。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