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诸葛亮在军事上不如司马懿为何能名垂千史

2019-07-13 来源:文史检索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殚精竭虑,一心一意为蜀国谋福祉,希望能够恢复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可越打越穷的蜀国,一日日的开始走向山穷水尽的道路,以至于诸葛亮在后期的南下战争中并没有取得多大的结果,反而连累了朝廷,最后只好放弃。相对于“一路开挂”的司马懿,在军事成果上,诸葛亮的确无法和司马懿相比。

 

  但在当时两个人各自率兵进行对抗时,司马懿就万分敬重这位卧龙先生。这位从草庐走出来的书生,又何以凭借不成功的军事“业绩”而名垂青史呢?今日,我们就来简要地分析一下。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诸葛亮有厚德和胸怀。虽然在军事上他没有打下多少胜仗,却留下很多美名。犹记得董卓谋反,不仅烧了洛阳城,还带领士兵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虽然董卓得到了汉室的政权,可是朝中老臣并没有因为他的威严而被震慑,私下里怒于他的凶恶无耻,多次密谋杀害。假若董卓只为推翻摇摇欲坠的汉室,安抚天下,让百姓恢复民生,想必天下诸侯也不用联合一起大战于沙场了。诸葛亮若是攻城,卸甲投降的兵士不杀并善待,面对被连累的百姓,绝不抢夺他们的民财,还会尽快恢复原有的安宁。这是其一。 

  其二,诸葛亮在军事上和朝野上都拥有重大的权势,可诸葛亮只把自己当作曾经的谋士,不曾辜负当日白帝城托孤的重重嘱托。他拥有几十万兵马的兵权,刘禅也不疑心他会起谋反之心。这并不是说刘禅无用,连这一点都考虑不到。而是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值得别人去相信。诸葛亮不仅不拥兵自重,还事事亲为,考察地形,策划战斗路线,他是经常彻夜不眠。

 

  其三,诸葛亮注重于内部的团结。在多次北伐中,诸葛亮常常念在犯错之人为刘备旧亲信,才不轻易处置。这一点后世一直评论说诸葛亮过于胆怯,如果诸葛亮随意处置旧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收获,但是军中士兵和朝中臣子都会怀疑他图谋不轨,想要把旧人处置完,将所有政权都控制在自己人的手中。正是为了不引起这样的怀疑,不激起民愤,诸葛亮才选择忍让。这一点固然留下了蜀国衰败的导火索,但是刘备死后蜀国实际上已经大势已去。诸葛亮的坚持,无非是想让这个国家继续“苟活”下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