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复杂连《史记》都搞错

2019-05-28 来源:爱讲故事的卡卡君

  关于孔子的姓名,我们的印象是: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这个介绍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没什么错。但如果从历史的眼光看,较真一下,孔子还真不姓孔。

 

  孔圣人到底姓啥呢?

  《通鉴·外纪》这样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是用来追溯你老祖宗的,氏,则是用来区别支系子孙的。

  “姓”和“氏”这两个字,现代经常并用。但在秦汉之前,这两个词有着严格的区别。“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氏”则是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

 

  姓氏的继承原则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哥仨,一娘生的,都姓“汉”,只有嫡长子(正房生的老大)可以继承“汉”姓,老二分封到辽宁去,他的氏就是“辽”,老三分封到吉林去,他的氏就是“吉”。

  然后老二又有仨儿子,大儿子继承“辽”的氏,二儿子分封到大连,氏“大”,三儿子分封到鞍山,氏“鞍”,然后仨儿子再有子孙,以此类推。

  当时对姓氏的使用,一般有三个原则:第一条原则:姓因生而定,百代不变,氏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第二条原则:贵族有姓有氏,一般平民无姓氏;第三条原则: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氏的使用原则

  怎么理解这三个原则呢,我们还是举例子。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孔子,他祖先是宋国的公室子弟,而宋国的始祖是商王室的后代,姓“子”,所以按照第一条原则,孔子应该是以“子”为姓的。但后来,孔子的祖先到了鲁国,以“孔”为氏,根据第三条原则,“男子称氏”大家就称“孔子”,而不是叫“子子”了。

  这里得解释一下,“孔子”这个名字中,“孔”为氏,后面的“子”是一种称谓,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人,比如“荷丈人”,这些人都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原因就是第二条原则,他们都是平民阶层,不配有姓氏。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屈原,按照第一条原则来说,屈原是姓“芈”的,和《芈月传》中芈月同宗。但屈原祖先的封地是“屈”,按照第三条原则,叫“屈原”,而不是“芈原”。那芈月为啥姓“芈”呢,也是第三条原则,“女子称姓”。

 

  屈原其实也不姓屈

  正是因为先秦男子称“氏”而不称“姓”,所以《史记》按后来的姓名习惯称周武王为姬发,称齐桓公为姜小白,就遭到了宋代史学家郑樵的批评。郑樵在《通志·氏族序》中说: “奈何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旦、文王为姬伯乎? 三代之时无此语也……”

  姓氏分开有三个社会作用:别贵贱、明婚姻、固宗法

 

  秦汉以后,分封制瓦解大一统形成,姓氏合并

  姓氏分开的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制度渐渐没法继续下去了。

 

  齐国大贵族田氏,最终没落

  贵族没落了,平民却崛起了,战乱让很多原来不配有“氏”的平民,变成了新兴的贵族。天下大乱,让“氏”已经不在有区分等级的意义了,那些有羞耻心的没落贵族,甚至还会主动放弃“氏”以免丢祖宗的脸。

  而且,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周朝分封制的政治结构,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个贵族爵位成为历史。

  这种以行政区划代替宗法血缘关系网络的政治结构,让先秦的姓氏制度彻底崩溃——连封地都没有,又哪来的“氏”呢?

 

  秦国以郡县制治国

  自此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二为一,而且自帝王到平民,人人都有得到“姓”的权利。

  所以,中国姓氏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