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最有希望挽救明朝的猛将 为何却见死不救

2019-01-06 来源:文天下任俊

 

  公元1642年,距离大明王朝的终结时间已经不多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再次对开封等地区进攻,开封危在旦夕。崇祯皇帝已经无人可用,只好再次启用罪将孙传庭,带领军队解除开封之围。崇祯皇帝疲于应对,另一方面,通过饷银五十万两拉拢左良玉,重新组织兵力,抗衡农民起义军。左良玉听从命令,招兵买马。

 

  左良玉最终在朱仙镇展开了激战,然而明军大败,左良玉逃向了南方城镇。对于这支明朝唯一的有生力量,李自成自然不会放过,左良玉跑到哪,李自成就打到哪。左良玉先是逃到了襄阳,李自成随后追到襄阳,左良玉马不停蹄又跑到了武昌,武昌本是楚王的地盘,但楚王并不支持左良玉,左良玉竟纵容士兵抢了楚王的钱粮。最终左良玉的落脚点在九江。在九江,左良玉屯兵二十万之多,后来张献忠攻克了武昌,崇祯皇帝命令左良玉出战,左良玉并不情愿,只好出兵把张献忠赶出了武昌,自己也以武昌作为根据地。

 

  孙传庭在关进牢狱之前就是李自成的克星,但是出狱之后,农民起义军的规模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人数,而是非常之多。公元1643年孙传庭率领十万人马重新扫除叛军,但是结果大败,可以说明朝在关内的最后一支精锐之师消耗殆尽。左良玉军队成为明朝最后一支有建制的军队。李自成从西安出发,一路进军北京城,直接攻击大明王朝的心脏。李自成已经过了黄河,危及山西领土,明朝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崇祯没有办法,只好多次催促左良玉前来救援,但是左良玉只是口头答应,并没有进行军事行动。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打通了山西,明朝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崇祯从命令变为了哀求,对左良玉的要求全部满足。崇祯答应封左良玉为伯爵,也给他儿子将军的封印。左良玉满口答应,拥兵八十万,却按兵不动,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吊死煤山。其实,左良玉的消极抗战也是有原因的,本来武将不应该参与文官斗争,但是崇祯一味的把文官的斗争牵涉到武将,包括袁崇焕,孙承宗,以及后来的孙传庭 。其实左良玉也是怕自己成为文官都整的牺牲品,毕竟袁崇焕的“教训”历历在目。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