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你知道一代枭雄曹操死之后究竟葬于何处吗

2018-12-15 来源: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曹操在三国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他不但生前搅动天下,书写自己的历史,而且死后也留下谜案,令人探索。作为一代帝王,曹操死后究竟安葬何处呢?要想解答这个间题,我们还得从历史上流传的“七十二疑家”之说说起。史载:建安二十三年。,曹操预感自己寿数将尽,于是特意颁布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因曹操对邺城(今河北临障县附近)有着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他希望启已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两年后,这位杰出的风云人物病逝于洛阳,临终前他留下《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运回邺地安葬。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一的落实。于是,曹操“七十二疑家”之说始传于世。再加上漳河确实罗列着众多小山似的墓冢,所以这一说法就更加为人们所信。

 

  及至宋朝,这一说法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宋代后期,宋金对時,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金朝干脆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经难以辨认,于是,金人就将错就错,以“七十二家”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那么,上述史料所载是否可信呢?现代考古学家直在进行努力探测,试图找到确凿证据。

  1998年,考古学家在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出土一块墓志,墓主为卒于公元345年的鲁潜。志文中提到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据此推测曹操墓应在西高穴村附近。鲁潜墓的时间距曹操下葬葬不过百余年,因而考古学界认为这一记载十分可信。

  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发掘工作,在高穴村南发现了一座大墓,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这座东汉大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它主要由基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总长度近60米,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其中墓主人为男性,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推测是曹操遗骨。

  考古学家指出,该墓的墓葬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这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

  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墓地未发现封土,情况亦符合。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而曹操本人主张薄葬,曾写下“古之葬者,必必居瘠薄之地",临终亦留下“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等话语。如今发现的大墓虽规模不小,亦出土了200多件器物,但墓内没有壁画,装饰饰简单,十分朴实。

  随葬的兵器、石枕等,有文字证明是曹操平时常用之物,与他的丧葬观念一致。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高陵极有可能为曹操真墓,但是要真正下定结论,还需要更加确凿的证据。于是,考古学家们又对高陵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并且从墓葬中发现了更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这些证据是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的随葬物品。曹操生前先受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这些石牌、石枕所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是确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