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为什么别人狂吃不胖而你喝凉水都会长肉呢

2018-12-03 来源:中国临床营养网

  擅长:婴幼儿及儿童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孕产妇营养指导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內营养支持。

  参与第35版《马丁代尔大药典》、《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手册》、《Krause营养治疗学》中重要章节的译校编审及《中国临床营养培训网络授课教材》部分章节的审核命题。多家媒体营养专栏的签约专家顾问,并担任过数本母婴类图书主编。

  为什么别人狂吃不胖,而你喝凉水都长肉?

 

  “认识你自己”——今日份心灵鸡汤。

  微博上被提问:为什么有的人吃得比你多,但就是长不胖呢?

  所谓“气死人没商量”的拉仇恨,说的就是这样的“别人”,而喝凉水都长肉的朋友,你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把这样的“别人”当做榜样,每天激励自己斗战肥肉。要么彻底拉黑(不看TA的朋友圈),也尽量不要跟TA一起出门吃饭,避免一万点伤害对你脆弱小心脏的猛击。

  不过,“仇恨”归仇恨,仇恨毕竟解决不了小肥肉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弄明白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这么大,这样也有助于胖友们找到自己瘦不下去的原因,避免盲目的自卑和自暴自弃。

  以下,是屋主自己总结的若干点,可能不够全面,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提前谢过。

  No. 1

  遗传因素

  首先,是涉及能量代谢的激素水平会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包括但不限于瘦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雄性激素、胰岛素等。举个例子:甲亢患者就是能吃却消瘦的典型。

  再者,与营养素消化吸收代谢相关的身体中某些酶的分泌量会因为个体遗传基础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乳糖酶、脂肪酶等。

  其次,遗传导致的身体肌肉和脂肪构成及含量的不同,比如:红肌和白肌构成比例的不同,白色脂肪与褐色脂肪比例的不同。

  另外,肠道微生态的构成,也会受遗传的影响,而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会对身体的代谢产生互为因果的关系,菌群可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微量营养素和食品添加剂深入影响肠道菌群和人体健康,最近《科学》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综述,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所以,这些来自咱们“祖上”(不仅仅是母亲)的影响因素,是相当厉害的,绝对不能被低估。举个简单但不是最恰当的例子:肤色不同种族不同的人种,肌肉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经常在各种体育赛事中发现:黑色肤种的人,相对而言更擅长长距离的项目,比如长跑、游泳等,往往比白色人种的肌肉耐力更持久。

  另外,在既往的文章中,我非常认真地提醒过孕妈妈们,宝宝未来“喝凉水都长肉”的几率会不会更高,跟妈妈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及运动状况,以及母乳喂养与否,有很大关系的哦~(点击链接复习:喝凉水都长肉?那就更要加倍重视这件事!),如果宝宝出生的时候是早产儿或巨大儿,后天发生喝凉水长肉事件的几率也会增加的。

  No. 2

  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不同

  这是各位营养学专业人士最常提醒大家的一件事儿,屋主当然也没少唠叨过。换成大白话就是,抛开遗传背景,单就热量平衡而言,可能某人吃的东西跟你完全一样,甚至高热量食物摄入量比你还多,但是人家运动量(包括日常活动量/劳动量,也就是我们在发福中年少女的曲线拯救小分册(一)一文中提到过的NEAT)比你多,所以人家热量消耗比你多,自然也就在体重控制方面比你做得更好。

  另外,Keep Hungry是某些“吃不胖”朋友体重得以维稳的小秘笈——适当制造热量缺口,通过限制热量摄入、或者限时进食、或者隔日/周期性禁食(低热量饮食)等方法,激活人体的某些代谢机制,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和预防一些慢性病的发生。所以,你看到的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人,极有可能在你看不见他的日子里偷偷少吃……

  但是,屋主必须特别严肃地告诉大家:以热量限制和禁食为核心的饮食干预方法,虽然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仍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临床观察对照,也就是说,需要时间来验证它的安全性。毕竟,历史上的很多事件告诉我们:当初被热捧为健康卫士Top 1的饮食成分或者干预方法,在十多二十年甚至更久的实践后,才被人们意识到当初的惊喜发现其实是个误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反式脂肪酸。

 

  No. 3

  食物量≠热量

  食物量≠热量。也就是说,虽然某人吃得比你多,但膳食构成以低热量食物为主,比如非淀粉类蔬菜的摄入量大,肉类吃得有节制且都是低脂肉,基本不吃、或者很少吃那些能量过于集中、简单糖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糕点、甜食、大量坚果,薯片、蜂蜜、含糖饮料等。所以,虽然吃了“一大堆”,但是热量摄入并不高,自然不容易长胖。屋主自己就是个典型例子(更何况我还规律运动),呵呵呵,为自己打call。

  No. 4

  饮食模式或饮食结构不同

  这里主要指的是膳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供能营养素摄入比例的不同。比如:你这个狂吃不胖的朋友,是吃肉和脂肪特别多呢?还是吃碳水化合物特别多?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生酮饮食,常常是让一些特能吃的朋友保持“不胖”的原因。不过呢,依旧要严肃认真地警告你萌:今年《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篇研究结论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高或过低都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而与各国膳食指南相一致的50~55%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才是保证全因死亡率最低的饮食结构(点击旧文可以复习:。另外,高脂饮食会破坏长期代谢,也是有研究在跟进的()。还是那句话:短期内的有效≠长期安全和健康,还是要交给时间去验证。

  就好比有人说:最初我们追求爱情,后来爱情变成了亲情,但即便是亲情,也有可能经不住生活的考验而分道扬镳。所以,最终,唯有陪伴,才更为长情。

 

  No. 5

  肠道微生态环境状态不同

  这是现在营养学和医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在上文的第一条里,屋主已经提到了肠道菌群对于代谢的影响。而反过来,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和数量:熬夜、动物性食物为主、加工食物摄入量大、运动少、日晒少……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肠道内帮助你不长胖的有益菌的构成和数量被削减,从而反过来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营养素代谢、免疫能力、脂肪堆积等。

  所以,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真的非常重要——你只看到了别人吃得多,却没有看到别人睡得早……嗯,很现实的,你躺在床上刷手机,别人却在躺瘦 。

  No. 6

  基础代谢率不同

  性别、年龄、体温、身体构成、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会让每一个个体的基础代谢率不同。基础代谢率高的人,静静躺着啥都不干的情况下,能量消耗也比喝凉水都长肉的你高——多么痛的领悟。

  至于如何提高基础代谢率嘛~,增加肌肉训练、减少因为年龄或者盲目减重导致的肌肉量的流失,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前提是你有个靠谱的营养师和一个资质靠谱的教练。 

  最后,一定会有小伙伴问:那么,朋友圈里风靡的各种减肥“快捷”产品呢?比如不用节食的减肥饼干、酵素、xxx粉……

  我这样跟你们说吧:如果咱家有矿,不怕日后身体亮红灯的时候需要大把的医疗费来亡羊补牢,请随意交“智商税”,否则呢,这些产品的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要么是让你的能量摄入产生缺口,要么是添加了“不明成分”,下面两篇旧文有助于你了解这些产品的“幕后心机”:

  另外,所有这些产品都会打着“XX专利”、“XX专家”、“XX认证”……的旗号,反正呢,这些专家专利五六的,我们靠谱的业内人士,没人听说过(当然,你也可以当我们孤陋寡闻),倒是这些产品的“化妆变形”,我们一眼就能透视出猫腻。

  全世界的医学大咖们可能都是吃干饭的,所以至今没能借鉴利用朋友圈里的减肥产品来帮助患者;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委们可能也都是水货,所以至今没有慧眼识金地把最高奖项颁发给这些“专利专家”们,真是遗憾啊~~~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