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朱元璋最信任的功臣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8-05-22 来源:小史来了

  建文帝即后位,为了巩固政治地位决定削藩。在剪除了几位势力较弱的藩王后,直指实力较强的燕王朱棣。

 

  由于朱元璋在位时几乎杀掉了所有开国功臣,等到建文帝派兵攻打朱棣时,竟无将可用。考虑再三之后,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征讨朱棣,其实只有十三万。

  耿炳文是朱元璋开国功臣之一,但才能远不及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等人。但朱元璋在晚年非常倚重耿炳文,将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女江都郡主(建文帝姐姐)嫁给耿炳文的第三子耿璇。这桩政治婚姻其实是朱元璋为了保护即将即位的皇太孙,故意笼络耿炳文。

  朱元璋为何将“保嫡大任”,交给并不是大将之才的耿炳文呢?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同乡,朱元璋回乡募兵时,耿炳文随父亲耿君用入伍。耿君用官至管军总管,与张士诚作战战死,耿炳文承袭父位,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为朱元璋的谪系。

  耿炳文虽作战勇猛,但几乎没有机会独立统帅大型团战。明初较大的一些战役,他都是以副将的身份出现。比如:洪武十四年,随大将徐达出塞,打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洪武十九年,随颍国公征讨云南,平定曲靖蛮;洪武二十一年,随永昌侯蓝玉北征,到达捕鱼儿海。

  耿炳文虽不是大将之才,但也有很多优点。耿炳文为人谦逊,军事上特别擅于防守,曾死守长兴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耿炳文的长期防守,让张士诚无法前进一步,立下大功,在洪武三年被封为长兴侯。

 

  洪武末年,开国功臣尽陨,幸存的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二人。耿炳文终于有了独立带兵的机会。比如:洪武二十五年,平定陕西、徽州妖人之乱;洪武三十年,剿四川贼寇高福兴;洪武三一年,镇守辽东。

  由于耿炳文是朱元璋嫡系(忠心耿耿),和朱元璋还有姻亲关系,再加上众开国功臣不是死的死就是被杀,所以朱元璋晚年特别信任他,将“保嫡大任”交于他。

  建文帝元年,朱棣在北平起兵,六十五岁的耿炳文披挂上阵。耿璇(耿炳文儿子)建议父亲直捣北平,不给朱棣喘息的机会。但耿炳文行动迟缓,大军到达真定后,将大军分驻在滹沱河的南北两岸。

 

  当时时值中秋,防卫松懈,朱棣突然来袭,打的耿炳文溃不成军。建文帝十分失望,将耿炳文召回,派李景隆去应战。而李景隆根本不会打仗,连战连败,以至全军覆没。建文帝四年,朱棣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宫中大火四起,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棣称帝后,耿炳文遭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说他的衣服、器皿上有龙凤图案,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耿炳文怕朱棣对自己发难,自杀。他的三个儿子耿璇、耿瓛、耿瑄,也受到牵连被杀。

 

  关于耿炳文最后的结局一直存在争议。明史专家顾诚在耿炳文的墓志铭中发现耿炳文死于真定,朝廷痛惜不已,以很高的葬礼安葬了他。其他一些历史专家或历史爱好者,也很认可这一说法。

  不管耿炳文结局如何,他为明朝所做出的贡献不应该被遗忘。虽不是大将之才,但他对明朝忠心耿耿,也应当被尊重。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