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能坚持百年只因他的存在

2018-05-09 来源:视野镜头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一下子从盛唐走到中晚唐,从开元盛世变为军阀混战的局面。内有藩镇不听号令、频频造反,外有吐蕃虎视眈眈、屡犯边境。中晚唐时期战火纷飞,可谓是实打实的内忧外患。在这一时期,发生过泾原兵变、吐蕃侵袭,甚至连长安城都被攻陷,皇帝不得不逃亡避难。那么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大唐为何还能坚挺到黄巢起义,直到公元907年才走向灭亡呢?

 

  神策军起源于安史之乱前夕。公元754年,大将哥舒翰在击败吐蕃、收复黄河九曲后,上表请求设置洮阳郡,以成如璆为太守,同时兼任神策军使,这就是最早的神策军。此时的神策军是作为抵御吐蕃的边防军出现的,编制在两千人左右,只是一支普通的戍边军队,与日后的大唐禁军还相差很远,甚至没有进入大唐割据势力的中原大战。直到安史之乱后,朝廷征调大量边军平乱,神策军也在征调之列,赴难中原。

 

  此战,唐肃宗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结果唐军大败亏输,卫伯玉只好带着本部人马逃亡陕州。然而,卫伯玉发现神策军原来的驻地已经沦陷吐蕃,神策军突然无家可归,只好留在陕州,站在抵挡史思明进攻的最前线。

 

  政治上,取代唐前期的三省体制建立了新的中书门下-翰林学士-枢密使新三头体制,扩大完善了使职差遣制,形成适应局势变化的新机制。地方上虽不免藩镇跋扈,仍在宪宗年间强有力地推进了州级财政权、军权改革,成为五代宋初彻底废除藩镇的滥觞。科举制度在进一步完善,并终于成为最重要的取士途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