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怜子如何不丈夫?窥见历史的温暖和真趣味

2017-12-08 来源:新浪网

 

  “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这八个字是苏东坡对曹操临死之前所立遗嘱的点评。很明显,苏大学士认为曹操的遗嘱尽是些“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的话,实在很不英雄。

  东坡先生的为学与为人都是我很钦佩的大家。然而在曹操的这份遗嘱上,我却实在不敢苟同老先生的意见。正是因为曹操临死之前的絮絮叨叨,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历史也就因为这样的一些细节更见温暖和趣味。

 

  很多时候,读着古人的年谱或传记,得到的往往是一堆冷冰冰的经历。虽然能看到先贤经历的灿烂,但生动细节的缺失让历史偏于枯燥;发黄的书页也确实没有什么趣味可言。比如下面的文字:

  景泰元年(1450)庚午春正月补邑庠弟子员;

  三年(1452)壬申春省试第一。

  六年(1455)壬午秋八月举于乡。

  七年(1456)癸未二月,会试,文场火,八月再试,不第。

  成化二年(1466)丙戊春二月,会试第一。三月登进士第……中罗公伦榜第十七……

  这是明代桐城阮鹗所撰的《枫山章文懿公年谱》中节录。我读到的无非是枫山先生的简历而已,如果都是这样的文字,枫山先生也许就真的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让人景仰的偶像。

  对于章懋,知道一点乡邦掌故的,大多数以他曾官至正二品为荣。诚然,世人大多注意到他的官衔:弘治十四(1501)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以八十六岁高龄升南京礼部尚书;这实在也可以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可是我更却关注章懋作为一个父亲的经历。

  在年谱的最后,我读到了《枫山章文懿公遗嘱》。这份遗嘱写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写完后三天——十二月三十日,章懋逝世。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在行将就木的时候,絮絮叨叨地为他割舍不下的年方四岁的幼子作了妥善的安排,流露的是他对生活、对亲人深深的眷恋。

  就在章懋让亲友代笔写下这份遗嘱之前,正德皇帝在这年的九月刚刚否决了章懋的具奏辞免升职的奏章。之后,过了一个月,次子章捷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遭遇对于枫山先生来说已经不止一次。在《遗嘱》中有这样的句子:“先妻郭氏所生二子,长扩,扩生子?,?生子夔,俱已早亡,无后;次捷无所生子嗣,止生一女,已适郭愷,而捷亦逝亡矣。”很难想象,当章懋躺在病榻之上,口述着这样的句子,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上天对他何其厚矣!上天对他又何其薄也!

 

  而且,对于章懋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所幸的是,在他八十二岁时,他的小妾杨氏为他添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让章懋十分高兴,为儿子取名为“接”,宗支有继、接上香火的意思极为明显。可惜儿子年方四岁,他却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如何安排幼子的生活成了这份遗嘱的主要内容。他把致仕以来,用所积攒的余钱,买来的河西十七都薄田八石四斗五升,座落在郭村垅口的两口塘,一片山;还有外十二都严村坂约四石的无粮溪田都拨给章接管理。

  章接的居住问题也在他的考虑之中。他把晚年居住的天福山下的住宅也给了章接。曾讥笑致仕回家带回三四百两银子的侄儿章拯做了一笔好买卖,章懋为官的清廉可见一斑。这座房子还是在前任赵郡守的劝说下,花十两银子买下了兰溪城内一所久废尼姑寺基,前地起造了几间房子。不过四友斋作者何良俊所说,这房子后面有几间旧屋,有些地方低得让章懋站起来就会碰到帽子。在遗嘱中,章懋还把一十三根柏木、一根粟树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其中的缘由,估计是因为他的家庭情况或许真的不算殷实,以至于后来章接的养育还由章拯上书请求朝廷拨钱粮。

 

 

  对于章接长大以后的安排,遗嘱的开头首先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到行文最后又在遗嘱中写到:“接乃吾年老所生,恐不及耳提面命,异日长成,当学忠厚本分,无忝家世。”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轼的诗句:“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既要要忠厚本分,又要不能辱没家声;既要愚且鲁,又要无灾无难到公卿;谈何容易!章懋真的给年方四岁的章接出了道难题。他对章接的生活费用也作了尽可能的安排,长次两房已经无后,也就不存在和章接的财产争竞问题;就算有了过继的,也不能和章接争竞。他对唯一能接上香火希望的小儿子章接的不尽关爱和留恋尽在这些文字里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