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明朝没有机械设备 如何搬运300吨重的巨石

2017-11-22 来源:搜狐网

  在故宫保和殿后面,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这块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达250吨(未雕刻前的石料更是重300吨),其个头在紫禁城所用石料中最大。

  这块巨石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紫禁城时,从北京房山大石窝运到紫禁城的。我在地图上测算了一下,现在从大石窝到故宫的距离约80公里。

 

  保和殿的“云龙石雕”。

  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这么远的距离,这么重的石料,人们是怎么搬运的?

  一般的石料,比如几吨、几十吨的,都可以用车辆运输。万历年间紫禁城维修,同样从大石窝取石料,明朝史料《两宫鼎建记》记载:“造十六轮大车(应有200辆之多),用骡一千八百头拽运,计二十二日到京”。

 

  “云龙石雕”雕刻的云、龙等图案。

  对于那些一两百吨重的整块石料,古代还没有什么车辆可以装载。古人的工具虽然简陋,但他们智慧无穷,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也能把巨石运送到目的地。

  我没有找到永乐年间搬运“云龙石雕”石料的直接记载,但从《两宫鼎建记》一文中可以看到嘉靖年间维修紫禁城时搬运一块“长三丈、阔一丈、厚三尺”的阶级大石(超百吨)的情况。

 

  保和殿正面。

  文中说:“派顺天等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每里凿一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十一万两有奇。”

  结合其他史料,详细的运输过程应该如下:

  运输时间选在北方一年中最冷的冬至前后,在路面上洒水,使其结上厚厚一层冰。先在采石地点与装载地点之间垫一个斜坡,用撬杠、人拽等方式让石料缓缓移动到旱船上。

 

  站在景山上俯瞰故宫。

  所谓“旱船”,就是用木材联结而成的木排。然后用人力和畜力拉拽旱船,在冰面上一寸一寸地滑向紫禁城。拉动过程中,还要用热水做润滑剂,洒在冰面上以减少摩擦力。

  据记载,从大石窝到紫禁城,一路上花费浩繁,累死累伤的骡马不计其数。28天走完80公里,每天行程仅约2.9公里,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