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东北边疆一座卜奎驿站 谱写流人文化绝唱

2017-04-07

  核心提示:“流人”即流放的人,特指古代中原流放关外的犯人。三百年前,东北边疆一座名曰“卜奎”旧称(卜魁、布魁)的驿站,因为流人的到来告别了蒙昧洪荒;卜奎城因为流人的诗词唱和,被记入了史册。品读流人文化,不是在剥裂历史的伤口,而是掬起那一段苍凉的时光,在追寻和仰望不屈不挠的流人文化精髓---被放逐的躯体,而自由的却是灵魂。他们用生命演绎了人间一段又一段的悲欢离合,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孕育了文化、深植了希望,谱写了叹为观止的文化绝唱。

  一、流人文化由来己久,明代不断发展,清代卜奎流人文化尤为甚之。

  说起“流放”,相信学过中国历史的人对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可是,你想过犯下什么样罪刑的人会被流放?为什么要流放到类似于“卜奎”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

  1.流放的由来

  “流放”这个字眼,在中国的历史里由来己久。封建王朝,为了维护江山稳固,流放成为对百姓、盗匪和官员有效的惩治手段。流放的人群中既有名震一时的江洋大盗、也有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更有叱咤风云的朝廷重臣。只是历史没有记下那些芸芸众生,却是让我们记住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李白曾称“谪中仙”,而被流放的苏轼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诗句。

在流放途中的犯人

  2.绝佳的流放之地

  明清年代,卜奎一直成为北疆战略要地。尤其是康熙年间,从抗击沙俄入侵、便于南北信息传递和巩固边陲统治出发,兴建卜奎驿站,亦称西站。卜奎的风雪和严寒,在三百多年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据文献《龙沙纪略》记载“卜魁四时皆寒。五月始脱裘。六月昼热十数日。”土人曰:”近颇称暖,十年前,七月江即冰,不复知有暑也”。气候恶劣可见一斑。

寒冬中的卜奎清寺

  3.卜奎的新客人

  卜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流人,他们中有站人、水手、官庄奴隶、文化流人。他们不同的命运,相同的流放,都只是与死神一臂之遥,漫漫路途、迎风冒雪、饥饿疾病随时都会让人未到卜奎身先死。流人在到来之前,己经经历了多重洗礼,那是与天地的搏斗,与命运的抗争。他们的到来,翻开了他们人生不屈命运的开始,也奏响了这座城市的新篇章。

  二、 “文字狱”的横空出世,吹响了卜奎流人文化的集结号。

  “文字狱”的案件中有不乏“莫须有”,更有千古奇冤,每一个血腥案件的背后都是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而受“文字狱”的牵连,大批受株连的文人发配至卜奎。在卜奎,“文字狱”似乎吹响了清代文人的集结号,让蒙昧荒凉的卜奎多了一丝文化气息,出现了众多文人学者集聚卜奎的盛会,他们以文会友寻知己,一扫严肃而冰冷的兵营氛围,卜奎文风稍起,出现了卜奎文化历史上的大集结时期。

  用文字温暖寂寞的桐城方氏父子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翰林院编修戴名世被左都御史赵申乔疏参文集有狂悖之语,后在刑部官员的深文周纳下,酿成《南山集》文字大狱,涉案300余人。清人史料、笔记和文集中多载述了此文字狱案的残酷性。因戴名世《南山集》中《与余生书》一文采纳过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某些论南明史的观点,所以已故方孝标也成了首犯。五十二年结案时,方登峄与子式济以及其兄云旅等方孝标嫡亲家属几十人受株连,被充发黑龙江卜魁。这是桐城方氏的第二次流徙塞外。

  方登峄与儿子方式济,是桐城方氏家族中英才的典型代表。提起桐起方氏,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中赫赫有名。它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 而且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对名满天下的书香世家桐城方氏,梁实秋曾不无夸张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桐城方氏把方氏书香文化传统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为方氏扬名立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他先是在康熙四十八年中了进士,后又委以清廷内阁中书。但听到父亲方登峄蒙冤发配至卜奎流放,毅然脱掉朝服,奔赴父亲的流放地,与父亲开始了流亡生涯。家里的生活困难,每天用铡刀铡荆棘,燃火取暖。两手冻得龟裂。他单身住在土屋里,每天随着父亲在  所照顾左右,侍奉双亲。但是,他们苦中做乐,与父亲吟诗做赋,研习诗集。闲暇时,他策马出行,踏访古迹,巡访百姓。

  两代诗人与卜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极边之地生存的方家,口碑极佳,为人厚道。在边塞蛰居的方式济,对卜奎的风俗人情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这样一部极为珍贵的《龙沙纪略》诞生了,这本书至今仍是研究黑龙江地方历史的重要著作。令人惋惜的是,在他“年四十二,以疾卒于卜奎城,边人如痛亲戚”。一代才子,似流星般陨落。

方式济著《龙沙纪略》

  方登峄、方式济等人从被捕到遣戍,虽沉痛幽怨,但内敛含蓄,且多抒自怜自伤之悲情。方登峄狱中《述怀》云:“我生及祸枢,忧患忽然得。”当其侄方世庄携来祖父方拱乾流放时期所作诗集《何陋居集》《甦庵集》时,方登峄有感而发:“五十年前罹祸日,征车行后我生时。岂知今日投荒眼,又读先人出塞诗。久远孙谋文字累,苍茫天意始终疑。携来笑尔非无意,似此生还亦有期。”诗中写及家祸接连不断,五十年前的江南科场案,祖、父举家流放,想不到那幕悲剧今日又重演了,天意真难预料,祖父当年更易字号曰“甦庵”,后果释归。但此次生还的希望还难定说。方登峄此诗看似不动声色的直白叙事,且带几分自嘲,但其中包含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凄苦与悲伤。

  方登峄之子方式济遣戍时悲恨交加,而很少直诉怨怒,如《日出城东隅》云:“边庭六千里,去与豺虎俦。强说归有期,慰我永别愁。”当前往戍地、行经第二道关口时,路途更加险恶,方式济却说:“此身已在重边外,不怕阳关第四声!”故作旷达,而其内心则郁积着长歌当哭的凄恻,因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之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是方氏所言“阳关第四声”。

  共同的谪迁命运使流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流人们在生活稳定之后,在卜奎写诗唱和,惺惺相惜,用文字温暖了异乡的寂寞,用文字驱走了塞外的寒冷,他们用文字记录了塞外见闻、心得感悟、风土人情,他们用无穷无尽的文字书写了一篇篇传奇。比如:方登峄父子流徙后,与满洲谪官讷尔朴、图尔泰以及汉族谪官陈梦雷交往密切,时常唱和并互相砥砺,其中与讷尔朴关系尤笃。讷尔朴,字拙庵,满洲旗人,康熙间袭一等男爵。方登峄《讷拙庵见过》云:“语深渐觉羁情惬,履险同悲世路艰。莫话九天身过事,萧萧残梦鬓毛斑。”方氏和讷尔朴被流放前曾同朝为官,如今同戍异地,有共同话语,“语深”“羁情惬”,“同悲世路艰”,即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同时又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感慨和饱经忧患的哀婉之意。

方登峄作品

  三、卜奎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有的似恒星般灼灼闪光,有的似流星滑过天际。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盘点卜奎那些文化名人

  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诗句形容流放在卜奎的文人雅士、治世能臣并不为过。这里有学历最高的刘凤诰、这位鸿儒曾是皇帝身边最会吟诗作对的“江西才子”。

  与乾隆吟对的探花郎刘凤诰

  提起刘凤诰是何许人也。也许,你会有所不知。如果提到一幅名闻天下的对联,你便会点头称赞,原来是他。

刘凤诰图像

  据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刘凤诰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中探花时,因其貌不扬(眇一目),乾隆皇帝心有所嫌,遂亲自出对试其才,句为:" 独眼不能登虎榜。"刘凤诰听了,应声对道:"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听了,心里暗暗嘉许。又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子。"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叹服。

  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深得乾隆皇帝的器重。曾以侍读学士身份随乾隆皇帝出游泰山。嘉庆九年(1804年)七月,刘凤诰山东学政任满离职时,山东巡抚、书法家铁保等人设宴于济南大明湖沧浪亭为其送行,席间刘凤诰赋得吟颂济南景色的联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铁保手书,刻为大明湖铁公祠楹联,至今传诵不绝。

大明湖畔传诵不绝的对联

  嘉庆十三年(1808年)秋,浙江乡试时,由于替代巡抚阮元监临考场,并对考生徐某有"徇情"事,违背刑律,十月遣戍黑龙江。刘凤诰遣戍到黑龙江后,被安置在卜奎。因他盛名早著,上自将军斌静,下到一般吏卒,"咸宾敬之"。与银库主事、满族学者西清尤相交厚。嘉庆十五年(1810年),西清写成《黑龙江外纪》,刘凤诰为之作序,指出该书"体务见大,事取传信,不作无益。"与流人程煐、戴襄谷等人也过从甚密,诗酒唱和。

  嘉庆十七年夏秋之交,刘凤诰曾代斌静写了《钦颁御制南苑大阅诗墨刻谢折》。嘉庆帝颙琰披阅《谢折》,断定非斌静手笔,对近臣道:"此刘凤诰笔也。"并说:"其文愈胜昔,可谓穷苦始工也!"

  刘凤诰的才华救了他一命。嘉庆十八年初,刘凤诰奉斌静命,办理墨尔根城迁奴武装起义案,为墨尔根副都统明德讦为有"教供情事"。但清廷派员审查,发现凤诰本人并无私弊,未予惩处,并于同年五月将其赦归。

  刘凤诰是众多流人中的幸运儿,漫漫黄沙中,能够全身而返故乡的并无几人。刘凤诰归乡后,于嘉庆二十三年,以翰林院编修被起用。道光元年(1821年),因患目疾,赴扬州就养。道光十年(1830年)2月2日病逝于扬州,终年70岁。其著述极富,但多散佚,今传有《存悔斋集》32卷,还有继彭元瑞未竟之业,穷20年心力写成的《五代史补注》。所作塞外诗,"豪宕奇崛,盖得山川之助也"。而塞外风光、民俗、物产、史迹,其诗中均有反映。都是当地物产风土及历史地理实录,是考边事者所必取资的"史诗",也是研究黑龙江史,乃至东北史的一份珍贵文献

  八旗士族之冠英和

  一提起八旗子弟,便会想到不学无术。而实际上,满清旗人中不乏文人墨客。比如:纳兰性德、英和。

索绰络·英和图像

  英和,满洲正白旗人。原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晚号脀叟。有史料记载,称英和既是流人中官位最高,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位。对英和如此称呼,也是名至实归。纵观其一生,有三大最为突出的特点。

  一是英和的人品。他生于乾隆三十六年,因“少有异才”,曾被和珅看中,欲将其纳为贤婿,英和却没有接受。后和珅案发被诛,英和因“不附其党”,而被纳入朝廷视线,“洊至大用”。并于嘉庆七年(1802年)授翰林院掌院学士。九年(1804年)加太子少保衔,旋授军机大臣,并赐一品补服及“清华励品”匾额……。在其五十岁寿诞之日,又赐给红绒结顶冠,明黄面貂褂,明黄辫朝珠,明黄辫大荷包,四开衩蟒袍、锁子甲,明黄带长柄腰刀等物……在其任职期间 ,也因丰功政绩,而屡屡被朝廷信任,成为朝廷和皇上所倚重的重臣和贤臣。

  二是英和的官品。他之所以被流放因为触怒了皇上的龙颜。道光初立,朝廷就在宝华峪营建“万年吉地”,并于道光六年七月派英和监修。英和知道这项工程巨大,耗费财力甚多,认为应该节俭为宜。于是就在闲暇之时,对道光帝从容言及汉文帝薄葬之事。道光是个崇尚虚名的人,一听此言,表示薄葬为是。于是英和又进一步言及宝华峪工程,结果议定照旧制可以有所裁省。英和大概曾天真的认为自己是为公认认真真地负了一次责任,应该得到皇帝的满意了。其实,他忽略了封建皇帝总是以天下为私的本质。果然,至是工峻,但却于八年九月发现孝穆皇后地宫浸水。道光帝闻奏大怒,严责在事诸臣,认为“英和始终其事,责尤重”,于是将英和革职下狱。十月初四被发往卜奎,充当苦差。其子奎照、奎耀,也被革职,随父前往。

  三是英和的文品。英和从他父辈始,祖孙三代都是诗人。英和不仅工于诗赋,而且擅长书法,一生著作甚富。留有《恩福堂笔记》、《容台集》、《民部集》、《瀛州集》、《恩荣叠唱集》、《石氏受姓源流纪略》、《恩福堂诗钞》、《恩福堂年谱》、《卜魁集》等。英和长子奎照,道光八年随父遣戍卜奎,在戍所写有长达1490余言的长诗《龙沙纪事诗》,与其父的《卜奎城赋》可以互相印证,互为补充,堪称史诗。就连英和的妻子萨克达氏,也是一位画家,并有《边疆少数民族风俗画》册行世。画册展现出的画风流畅、人物鲜活、色彩华贵,展现她非凡的画功。用现代的话评价:全家都是“文艺范儿”。

  到达卜奎的英和一家,寓于木城北门外,他更名脀叟。虽处逆境,仍不废诗书。他在戍所,写下了大量的咏诵塞上风光景物、民俗物产的诗篇。如其《龙沙物产咏》等。他“目验所及,询彼故老,征以旧闻”终成《卜奎城赋》。《卜奎城赋》被称作是文学题材的志书,并具有极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时人徐松誉之为“为封疆增色”,“足以垂不朽之作”。

英和书法作品

  2.成于文字,败于文字,又因文字而被后世永久记忆。

  流人中,有用功名博得仕途的达官显贵,有名满天下的才子,也学富五车的学士。他们因为“文字”而声名渐起,光宗耀祖 ,也因为“文字”遭受牢狱之灾和不白之冤,以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宗族流亡。他们远离了锦衣玉食、告别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走上了背井离乡、生死未卜的漫漫长路。这其中以吕留良后人为代表演绎了人间多少血泪传奇。

  悬而又悬刺杀雍正的吕四娘传奇

  雍正之死一直是清宫历史上的一个谜案。正史记载语焉不详,他的死,有猝亡说、有吕四娘刺杀说、有丹药中毒说。把历史定格在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白天雍正皇帝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

  由于雍正死亡的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这与普通百姓和文人,不喜欢雍正的铁腕政策和大兴“文字狱”有关。

  众所周知,皇家护卫森严,众多大内高手守护皇上,想要进宫行刺比登天还难。刺客非但功夫一流,而且胆识非凡,必定与雍正结下血海深仇,才会冒舍身及诛九族之危险尝试刺杀之举。所以,吕四娘报仇之传奇有待考证。但是,另一个实例却可以佐证,吕四娘确有其人,而且成为雍正的心头之患。雍正八年(1730年)他曾经询问过负责曾(曾静)、吕案的浙督李卫:“外边传有吕氏孤儿之说,当密加访察根究,倘或吕留良之孙有隐匿以致漏网者,在卿干系匪轻”。(《朱批喻旨》)可见,吕四娘刺杀雍正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证实被刺与否,只有发掘清西陵的泰陵(雍正之墓)才能大白于天下。

  提起吕四娘,不得不提他的祖父吕留良。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年轻时,抗清失利后,文以明道,并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吕氏的民族节慨与反清复明思想,多见于其著作《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

  吕留良死后的49年,即清雍正十年(1732年),因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一方面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吕留良被雍正皇帝钦定为“大逆”罪名,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无一幸免;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后被满门抄斩,铸成清代震惊全国的文字冤狱。另一方面,雍正得知曾静的反清思想是来自吕留良之著述,又查出他对自己的指责是从已经镇压的政敌诸弟、余党,并多次发布谕旨,极力攻击华夷之辨。后来把这些谕旨刊刻公布,称《大义觉迷录》

  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以美色充当宫女,以吹笛获雍正爱怜,故深夜以侍寝为名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吕四娘虽然为吕留良一家人报了血海深仇,但是却无法更改吕氏一家人被流放塞外终身为奴作婢的悲苦命运。而吕四娘那跌荡起伏的故事又被后人不断演绎,流传后世成为为多个版本, 小人书、评书、电影和电视剧。

  塞外苦寒之地,以吕留良后人为代表的“流人”,他们没有被风雪压弯了头,没有被暴政摧残了尊严。而是用自己的流放生涯来诠释了孟子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吕氏后裔繁衍成卜奎大户人家

  免死的吕氏12户111人被流放到宁古塔(今宁安县);乾隆四十年(1775年)吕氏家族的一部分又被发遣到黑龙江卜奎。卜奎的吕氏后人,在塞北创立了第一家私塾学堂,使得洪荒大地上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而嘉庆年间,卜奎发生了一场十分严重的瘟疫,全城的百姓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吕留良玄孙吕景儒研制一种解毒的中药,又自己出钱买花配制,将制成的药投放到灾情较重的十几口水井里,让有病的人得到医治,无病的人得到预防,从而使全城的瘟疫得到了控制,灾情很快解除。

  1912年10月15日,章太炎受袁世凯之命来齐齐哈尔。下车后,未及休息,风尘仆仆第一步就踏进了吕氏祠堂。撰文赞扬吕氏之后:“后裔多以塾师、医药、商贩为业。土人称之老吕家,虽为台隶,求师者必于吕氏,请犯官遣者,必履其庭,故土人不敢轻,轻后裔亦未尝自屈也。

  现今,齐齐哈尔还有10余户吕氏后人,吕氏家庭第15代传人吕岩泰依然住在老宅附近。吕氏家族的《吕氏宗谱》和他们用过的医书,作为一笔文化财富全部捐给了市图书馆。而老吕家的吕氏祠堂己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流人文化留给我们更多的宝贵财富,有待我们去传承。

  1.流人无以言表的功劳

  在经济上,流人们带来了关内发达的商贸和农业,教授当地人种植蔬菜瓜果,推广中原的农耕技术。此外,流人们带来的还有自身的技艺以及中原的民俗。他们与当地人杂居,共同生活,促进了民族融合。

  2.卜奎流人后裔与教育的渊源

  卜奎因为这些流人的到来变得不再蛮荒、不再荒凉。这些江南名士、中原文豪在“流放”的背景下,拖着沉重的书箱来到这片沃土,他们带来了书籍、并创办了书院和书房,教授汉文化。比如:流放在卜奎的吕留良后人,在塞北创立了第一家私塾学堂,使得洪荒大地上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一位叫崔璠的乡官,不惜重金购买《尔雅》、《管子》、《广博物志》、《明史》、《词林典故》、《通鉴纲目》等经史书籍,聘请家塾老师每年花用百余两银钱,被人称道为“巨擘”。从中我们可以窥得齐齐哈尔有识之士,尊师重教之风。身为水师营四品的果德兴,虽为朝庭命官,在求知方面却礼贤下士,当听到谁《四书》、《五经》讲的好,就啧啧称赞,并让自己的晚辈后生终日跟随其左右,学而不倦。汉军八旗佐领崔姓——达兴阿,非常重视学习汉书,能写汉诗,并尊贤礼士。

  先是1744年,时任黑龙江将军傅玉,奏请朝庭并获批准设立满官学;续而黑龙江将军永琨于1796年,即满官学成立52年之后,设立了汉官学;接着1806年在卜奎驿站附近建起了“文昌阁”,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祭祀文昌星;再又于1851年内城东南角又建立一座“孔庙”,每年由将军亲率文武官员祭祀。每到祭祀文化的节日,全城的私塾先生几乎都走出低矮简陋的茅草屋,大家在一起泼墨挥毫、纵情歌吟,大有扬眉吐气、潇洒一回的意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齐齐哈尔人正逐渐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有文化的流人的地位也在步步高升。

  1912年,国学大师章太炎至卜奎,对吕留良后人在卜奎兴办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

  3.流人遗迹何处寻

  流人们与当地的居民融为一体,所住与当地人一样。只是现在,他们曾经的居所大多己经踪迹全无。仅有一处吕氏故居依旧在风霜雨雪中挺立,它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承载了时代的记忆,留与后人凭吊和瞻仰。

  吕氏故居

  吕氏故居大院,位于齐齐哈尔市今建华区西二道街北段路西,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为缅怀先人,吕留良后人吕景儒从嘉庆和道光年间逐渐建成的,共有50余间房,二进式院子,占地万余平方米。吕氏祠堂居中,东西两侧各有正房、厢房。正房和祠堂是有脊砖房,厢房等为无脊砖房。东侧正房厅内原有“泉林容我静”匾额。祠堂为青砖结构,约20平房米,屋脊边上有龙吻,屋檐上有瓦当、滴水,两侧山墙突起部分(头)的戗檐上有雕刻精美的龙纹和精美的花卉雕饰。东西临街瓦房中间设一门洞,檐下悬挂着“姜水宗风”牌匾。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时吕氏房产上缴,并被他人租用。民国元年,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章太炎)来黑龙江视察教育,曾拜谒该祠,并就此撰文道:“齐齐哈尔人知书,由用晦(吕留良)后裔谪戍者开之。”这是近代学者对卜奎古城吕氏一族的高度评价。吕氏宗祠因其家族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作为惟一保留至今的家祠古建筑,被称为“卜奎第一家庙”。

  2002年,吕氏故居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对吕氏故居重新翻修。修缮的吕氏故居依然保留了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典型清代建筑风格。屋脊边上有龙吻,屋檐上有瓦当、滴水,两侧山墙突起的戗檐上雕刻有精美的盘龙纹,上面有精致的花卉雕饰。

现在的吕氏故居

  4.流人文化今绽放

  流人文化是卜奎的宝贵文化财富,时间愈弥久而愈显珍贵,它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这片地域的历史缩影。谁也未曾想到,这曾经的蛮荒之地,因为流人的到来,带来了众多难得的书籍,使得市市图书馆藏有古籍善本四、五百种,12万册,涉及经、史、子、集各类,许多典籍还是流放到老卜奎的文人,经过千辛万苦从内地带到边陲的,书籍中有许多是关外难觅的善本、孤本。他们是这座城市文化开创的功臣。

  当我们翻阅这些散发浓郁古息芬芳的书卷时,总要被一些名字所感动。编修著名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的陈梦雷;流戍卜奎15年,共撰诗作250题、3134首,集为《葆素斋集》、《葆素斋古乐府》的方登峄;考据黑龙江风土人情,用笔记体写成《龙沙纪略》的方式济;撰写黑龙江第一部剧作《龙沙剑传奇》的程煐;在戍期间,赋《寒翠堂植物十二咏》,临写《大唐王居士砖塔铭》,深得原作神韵的王性存;著有《存悔斋集》28卷的刘凤诰;在戍所以“目验所及,询彼故老,征以旧闻”撰成《卜魁纪略》的英和;在戍边期间写有《龙江百五抄》,咏黑龙江风土、民俗甚详的朱履中;将出塞时期所作诗辑录成《龙江纪事诗》2卷的张光藻;以及多有诗篇词作流传的龚光瓒、李慎吉、宋树谷、章汝楠、王霖、傅鼐、李仁山……等许多因“书案流放到齐齐哈尔的落难文人,却都成为这座城市文化丰碑上无法抹灭的名字。

  2014年8月,曾经的卜奎古城,如今的齐齐哈尔凭借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独特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环境、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边疆文化色彩,合理的传统格局和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凭借着诸多优势,齐齐哈尔最终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