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13亿中国人“吃饱”后如何“吃好”

作者:娄奕娟 · 2017-03-08 来源:新华网微信号

  原标题:13亿中国人“吃饱”后如何“吃好”?这位代表给出了答案...

  不到世界 9%的耕地,

  产出世界 25%的粮食,

  养活世界近 20%的人口。

 

  面对消费结构升级,

  13亿中国人,

  “吃饱”之后如何才能“吃得好”?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为全国两会上一个热点话题。

  改革如何见实效?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 万连步

  给出的答案是:

  联合协作,共筑生态农业之基

  要避免企业单打独斗,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新的过剩,必须集聚各方优势资源,搭建产业协作的大平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脱胎换骨。

  鼓励国内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抱团出海”,共同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做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落地,不仅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万连步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耕地土壤退化严重,耕地质量持续恶化;

  农业节水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使用、重设备轻技术等问题普遍存在;

  农业科技研发还没有形成市场导向的机制,贫困地区农技推广资源不足;

  创新资源分散,产业链协同不够,产业建设低水平重复;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作为深耕农业30余年的化肥龙头企业掌门人,

  万连步有话说↓↓↓

  今年,万连步带来了 《关于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关于联合协作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等5个建议。

  对耕地土壤改良

  首先应建立土壤修复系统工程,在顶层政策设计上要统筹考虑、全局设计、整体发力;其次应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土壤修复工程;再次需要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土壤质量保护责任主体,建立土壤改良效果责任追溯制度。

  对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相关节水设施设备的高效利用,配套节水农艺技术的操作,是决定是否节水高效的关键环节。国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水利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化肥零增长行动、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多方面因素,统一规划,协同推进。特别是在落实职责划分方面,既要抓节水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投入,也要抓后期的使用、管护。

  对现代农技推广

  应坚持“一主多元”体系,鼓励各类推广主体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加大对涉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定向委托、承担项目等方式,搭建农资、农技、农服“一站式”农业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落实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措施。同时利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这一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模式。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