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和那棵“罪槐”的故事

2017-03-02

  关于崇祯皇帝轰轰烈烈、令人叹息的煤山自缢,大家应该都是挺熟悉的。不过,这一段往事,私还是再简单叙述一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正月,发生了“甲申之变”,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50万由西安出发东征北京,一路竟然势如破竹历三月而包围京城,李自成企图与帝议和,提出的条件是“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见《小腆纪年附考》)

  崇祯帝不从,可能是他不愿做李自成的唐僖宗(招降朱温,后唐室为朱温所篡)吧,于是谈判破裂,于是农民军攻城,于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开城投敌,于是李自成入,于是崇祯帝派人送走三个儿子~太子、永王和定王,又逼周皇后自杀,手刃袁妃、长平公主、昭仁公主,袁妃与长平公主幸而未死,而长平公主失去一条手臂,后来成为民间传说中的“独臂神尼”、金庸小说中韦小宝的师父九难尼姑。

  然后,崇祯皇帝带着身边唯一一个陪臣~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紫禁城北面的煤山。

  

  煤山原来叫“万岁山”,因为明初之时朝廷为了防备蒙古人围困北京城造成燃料短缺而在这里大量堆煤,所以又叫“煤山”,后来到了清朝顺治十二年,清帝又将“万岁山”改名“景山”~这个名字熟悉吗?地点就在今天北京城内的“景山公园”。

  煤山那里有一棵歪脖子老槐树(图中左上这棵槐树并不是真正的那棵“罪槐”,而是原址上的一棵“替身”)。

  

  崇祯皇帝从容地在身穿的蓝色袍服上写下,“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然后,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缓缓走向那棵老槐树。

  那里,是他人生的终点,时年三十三岁。

  “皇上,您真的要这样做吗?”王承恩悲悯地问道。

  崇祯微笑着冲他点点头,“嗯,谢谢你。”

  “既然如此,老臣愿再陪您走完最后一程。”王承恩动容道。

  两人都已有了最后的觉悟,没有更多废话,崇祯吊在了那颗老槐树上,而王承恩则吊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冷风袭来,挂在树上的两具尸体随风摇摆,说不出的苍凉与无奈。

  三天之后,君臣的尸体被农民军发现,李自成将崇祯帝、周皇后的尸体埋入了几年前死去的田贵妃的坟墓,帝后妃三人合葬-这就是今天仍保存完好的明思陵,而思陵的附近则有王承恩的陪葬墓。

  

  清朝,新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下诏判罚那棵吊住崇祯皇帝的老槐树,他们将它称为“罪槐”并用铁链紧紧地锁住,规定清朝皇族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

  可是,“罪槐”哪里有罪呢?它帮助崇祯皇帝完成了最后的心愿,有尊严地离开人间,相比北宋末年徽钦二帝的苟且偷生,哪一个结局更好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