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行拘年龄降至14周岁 能管住“熊孩子”吗

2017-02-20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原标题:行拘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能管住“熊孩子”吗?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此稿一出,各种声音都有。

  一些网友认为,“熊孩子”早就该管管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治安“难题”,并对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校园欺凌行为起惩戒作用。

 

  还能再降!!!

  支持!如今的孩子成熟早,通过网络等媒体接触社会面广,参与社会事务多,降低执行年龄有助于彰显法律威严,并起到警示未成年违法犯罪的作用,关键是法律法规普及应该从娃娃抓起,根植于心!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学校里打架斗殴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还没成年,打人也没事。

  降到10周岁都不为过,别用年龄当借口,年龄小就可以犯法吗?

  另一些网友则持反对意见。

 

  现在由于儿童成熟得早,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趋势,有些案件确实融目惊心。除了一些问题少年是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造成的,更多的是他们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但“行政拘留”要降低执行年龄,需要慎重!

  过两年,是否降低为10岁呢?再过两年,是否降低为8岁呢?犯罪低龄化,是好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严厉刑罚,未必起作用!

  对此,有关办案人员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心智加快成熟,法律法规确实有必要进行修改、修正。

 

  办案过程中,有未成年人在恶劣犯罪后,甚至抛出一句话:“我是未成年人,不用坐牢”。也有犯罪分子凭借这点,蛊惑和利用未成年人进行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心智健康,并不是保护他们犯罪。

  建议降低适用年龄,并把未成年的犯罪进行分级处理,严重、恶劣行为犯罪,应当考虑入刑,与感化教育同步进行;对于一般犯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指导以及适当处罚。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及早矫正未成年人扭曲的心理。但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建立一套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矫治和预防功能的干预措施。

  一些专家则表示,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应慎重。

  成年累犯不少有未成年人时期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经历。而未成年人时期的拘留和监禁对于阻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并无太大的帮助,反而让他们在缺少分管分押的情况下,掉进大染缸。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充满矛盾,情绪容易波动,具有很强的叛逆性、冲动性,如果惩罚不当、管教不当,可能影响终身。

  行政拘留的适用上,年龄应放在考量的第二位,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缩小适用范围、如何慎重适用、如何严格程序。

  那么,降低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这件事,能管住“熊孩子”吗?你怎么看?欢迎积极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