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效仿英国 “丢书大战”为何丢出大写尴尬

2016-11-17 来源:央视网

  11月15日上午,北上广三地上演了明星“丢书”戏码。由黄晓明、徐静蕾发起,多位明星参与的中国版丢书,拟将一万本图书随机放置在地铁、航班和顺风车上,以期引发病毒式传播。活动确实引起了关注,不过,相对于伦敦地铁上艾玛·沃森发起的“赫敏藏书”,“丢书大作战”却遭遇了尴尬,不少网友质疑,这究竟是分享知识、倡导读书,还是一场利用公共资源的作秀活动?

  北上广三地上演的明星“丢书”戏码,本质上是一次以倡导读书为名的营销活动。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地铁里,都可见乘客们捧着书静静地阅读,而不是拿着手机刷屏。这样的场景,能否复制到中国城市的地铁中,让乘客以读书代替刷屏?此次营销活动,显然是想借“赫敏藏书”这个热点,结合国内乘客爱刷屏的痛点,博取关注度。

  

  图片来自网络

  从目前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国版“地铁藏书”面临的却是“大写”的尴尬:上海地铁许多没人看的书,都将被保洁人员收走。正如有评论指出,类似的文化营销已成一大社会景观。其实,“丢书”营销以前也有过,但似乎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恐怕是因为,当打着文化招牌的营销活动开始泛滥,人们已经体会不到最初的新鲜感,转而心生厌倦。

  只需稍有理性,人们就能辨识此类营销本身存在的软肋——所谓文化价值观与阅读习惯都需要长年累月的培养与领悟,不是靠几次营销就能快速成功的。而文化营销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气息,甚至被人变成了强行灌输的精神传销,不惜用假大空的口号或者矫情的心灵鸡汤来迷惑公众。也因此,人们不会再盲从这些缺乏内涵的营销活动。

  阅读是较纯粹的精神性活动,有一个注重精神性的文化维度,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将超越商业利益。而作为“文化营销”的藏书活动却面临着二重性,即精神活动的超功利性与商业运作的功利性。就好比这次的“丢书大作战”,明显带有文化维度与商业维度交叉和渗透的色彩。书籍是文化纬度最好的工具,为获得商业利益就需要迎合大众趣味,所以,营销公司请来了明星,尽管他们可能和读书并无必然联系。于是,一万本图书被放置在地铁、航班和顺风车上,文化维度完全嫁接到商业维度上,商业逻辑就成为传播影响力的主导。

  与其说“丢书大作战”是让民众消费具有精神含量的文化产品,倒不如说是一次成本较低的品牌营销,借倡导读书之名,引明星娱乐之势,企图形成全民狂欢的广告大秀。只可惜,这个尴尬来得有点早。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