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寒衣节:中国古代重要的祭祀节日

2016-11-03

  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寒衣节”, 与春天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中的“三大鬼节”。 在我国古代,寒衣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妇女们要亲手逢制寒衣,烧给已去世的亲人,好在阴间御寒。现在,这个习俗有些淡化,除老年人和新逝亲人的子女关心外,许多人对送寒衣已不太注重,甚至许多年轻人,对这个节日很陌生,不知道送寒衣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一种说寒衣节脱胎于先秦迎冬礼仪。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为已经死去的人“送寒衣”,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起源于朱元璋“授衣”。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所以南京有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但大多数人公认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据说秦时孟姜女的丈夫范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如今寒衣节也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此后,民间相沿成习,中国南北方都过这个节日,并有各地自己的节日习俗。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送寒衣的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比较简单的是把寒衣带到坟茔烧化,或者于晚间在门前烧化。比较郑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纸钱等装在里面,包封写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辈以及寄发人等,就像寄信和发邮包一样。有的地方,还习惯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虽然祭祀的形式不一样,但都表达了送寒衣的意思。这样做,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一种缅怀之情。

  民间有言:“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祭奠先人御寒气,敬老孝老世代传。” 

  寒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寒衣”,顾名思义,即御寒的衣服。古代防寒设施简陋,医疗手段落后,人们面对强大而神秘的大自然常常是无力抵抗的,史书中关于寒冬冻死百姓的记载屡见不鲜。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十分寒冷,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寒衣。《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受衣”,是对古代寒衣的一个重要提示,即进入九月份就要赶制寒衣了。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质地粗硬, 穿着不舒服,需要捣捶使之绵软以便裁缝,所以制作衣物的时间特别长,工艺也比较麻烦,需要很早就做。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送寒衣也寄托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家人在冬日到来之前赶制出棉衣寄给远在他乡的游子。这一风俗使得远游在外的游子每到秋尽冬至之时,便会想起家乡寄来的寒衣,对寒衣的期待,更添思乡之情。《古诗十九首》中已经有了“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的句子。杜甫也写道“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诗句。送寒衣的习俗会在特定的时间勾起人们的无限思乡之情。每当秋气渐凉、收获季节之后,女子们便开始赶制寒衣,在冬天到来以前寄到远行人手中。思妇在赶制寒衣的时候,往往会引发对亲人的思念,悲叹自身的孤寂,同时也有盼望夫君早日归来团聚的美好希望。在古代人们也将冬衣捎给边疆的将士,或者外地经商的商人、外出求学的游子,表达人们之间的牵挂和关怀。

  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正因为送寒衣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寒需要,给逝者送寒衣,表达了亡者的纪念。不忘先人、祭奠先人,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在冬天来临之前,古人能记得给先人们送去一份温暖,表达哀思之情、关怀之情、感恩之情,也向子孙们承传着美德。这正是我们的祖先重视寒衣节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