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桃花林中的民族 带你认识广西龙胜红瑶族

2016-04-08

  世界的瑶族在中国,中国的瑶族在广西。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则是瑶族中的另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泗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光阴,瑶女的嫁衣

  正月初一,天还蒙蒙亮,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村,13岁的潘巧平就在睡梦中被妈妈的叫醒,“快起床了,得赶早在乡亲们起床前去水井许个愿。”

  潘妈妈拿起昨夜已准备好的3支缠有红纸的香递给了女儿,她自己拿着水瓢、鞭炮,拉着女儿匆匆赶奔村里的水井。水井边静悄悄,潘妈妈连忙让女儿插香祈祷:“水井公、水井奶,给我喝口新年水,教我乖、教我巧,教我会挑大虫爪(老虎爪)。”据老人说,这样做,慢慢长的女孩子会越来越心灵手巧,绣起花衣又快又好。

  以上的这一情景,是红瑶民族每个女孩长大成人前必须举行的“吾家有女初长成”仪式,这一天,也是瑶女开始了人生学绣花衣的第一步。

  说到老虎爪,龙胜红瑶族至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皇帝与其随从上山打猎,由于皇帝走得快,一下子就将随从甩得老远,独自进入了深山,结果迎面碰上一老虎。皇帝射虎不中,正在这生死关头,一瑶族姑娘从旁边射中老虎。皇帝为了感谢其搭救之恩,砍下老虎爪说:“朕今日没有什么贵重之物答谢,就以这只老虎爪作为朕的玉玺,今后凡持有老虎爪玉玺的人,见朕不须下跪。”随即用老虎爪沾上老虎血盖在瑶族姑娘的背上作印玺。此后,红瑶女的花衣背部都绣着一对老虎爪,世代相传至今。现在老虎爪泛指红瑶花衣。

   

  在有着“世界长发第一村”的黄洛村,83岁、身体硬朗的潘凤宣老人坐在自家木楼里,正在一块蓝靛染制的黑土布上绣着各式鲜艳的几何图案,连老花镜都不用戴。

  看到记者感兴趣,她连忙翻出她最近完成的“作品”,像孩子般炫耀着,一件黑色土布衣服,领襟、衣背、胸前及袖口处饰大面积的挑花和织花,手工之精细,色彩艳丽,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为外地读书的孙女绣的嫁衣,不管孩子将来在大都市有多时尚,嫁人还得穿花衣的。”

  “红瑶女孩子不会绣花会被人‘讥笑’的,”潘凤宣老人说,过去红瑶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对瑶女来说,花衣贯穿一辈子的美丽证物,幼时,织花衣是人生必修课,为人妻时穿花衣,为人母后传授女儿……

  过了年开始吃30岁的饭的潘永艳,在村里开了一家饭店,立志先立业后成家。由于黄洛因长发而出名,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潘永艳应接不暇。对记者的问话几乎是半天不回一句,但一提到花衣,她两眼开始发光,“嫁衣得自己亲手绣才有意义。现在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坐下来绣绣自己的嫁衣,”聪慧的潘永艳悟性很高,常常是看别人绣两下她就学会,“妈妈年纪大了,眼力不济,我得绣上两件,一件留给自己做嫁衣,一件做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孝顺的潘永艳说道。

   

  绣织 花衣的灵魂

  听说我们想见识一下绣、织手工艺全过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50出头的潘继凤放下手中活计,拿出针线、土布,不用描图打草稿,仅凭她那双巧手,对准线路布眼,从衣领处往外推算,按每幅花应占的位置,用白线先绣出方格缝出记号,再在白线外围绣上蓝线,然后按预先安排的位置,用绿线绣上图案的框架,接着开始用各色丝线往框架里填,银针不停穿梭着,看得记者眼花缭乱。

  “瑶绣多为平绣。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反面绣法,挑时不看正面,而是从反面运针,但正面却显得十分平整,纹路清晰。”刺绣是瑶女必学的手艺,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一件花衣是否绣得成功,全看一个女孩子的刺绣水平了。”

  “织腰带、头巾多是用棉纱、麻纱为材料作经线,各色彩线为纬线,通过机杼或手工织成的,所以织腰带最初的工序就是理出经纬线。”潘继凤边说边麻利地将两个木桩分别摆放两头,用石头压稳,中间放上两块木枋,“织多宽腰带就要多宽距离,”边说边将红白绿各色线搭配好,拉开,随着“咔嚓,咔嚓”声,织机的各色彩线上下沉浮着。

  “为了保证编织紧密,便于绕满线的梭穿引于纬线,需要用布刀压紧。”潘继凤边拿着布刀固定纬线边讲解。布刀是用优质的杂木制成,也称“打纬刀”,刃薄背厚,布刀厚背处挖空,两端弯如牛角,便于手握布刀将布打紧,“这样腰带会显得紧密细致。”

   

  接着潘继凤又拿出一条细细的、打磨得油光发亮的竹片,用它挑起一根根经线,“腰带上的色彩斑谰图案就是靠它挑出来的。”

  “绣一件花衣需要一年至三年时间,费时且繁琐。现在多数瑶女都绣些腰带、东把和头巾兜售,东把和头巾二三十元一件,合适的价格和纯手工刺绣很受游客的青睐。”东把是瑶话,是瑶妹子穿裙时吊在裙子两边的装饰品,长五寸宽两寸的长方形花片对折而成,下头吊有丝线花须,很是漂亮。

  “那些被巧手瑶女绣在衣服上、记录着红瑶民族生产、生活的飞禽走兽、药用花草、农作物等图案,早已成为红瑶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为此,红瑶服饰还被入选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了。”潘继凤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

  潘继凤口气急转直下,忍不住叹起气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观念也在改变了,加上传统瑶服制作繁琐,耗时长,很多人直接到商场买成衣还来得方便。加上女孩子求学的求学,出门打工的打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像长辈那样自幼学习绣花织布,红瑶服饰慢慢淡出瑶族人们的生活中。

   

  传承 晒衣节兴旺红瑶

  去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记者初次走进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采访一年一次的瑶族“晒衣节”,刚进村子,满村满寨红彤彤一片,像是彩霞映红了半边天。

  说起“晒衣节”的来历,据大寨村支书潘保玉介绍,早在2003年,大寨村开发了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相结合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为依托的梯田景观旅游。

  “当时看到不少游客对寨上身着红瑶服饰的瑶族妇女很感兴趣,常常是长枪短炮围着不停地按快门。”对新生事物很是敏感的潘保玉,立马捕捉了这一信号:人们对彰显民族特色的服饰有着一种“异常”的热情。

  潘保玉于是想到每年农历六月六。这天是龙胜龙脊大寨村阳光最足的一天,传说也是皇帝晒龙袍的日子,瑶胞也有每年农历六月六翻箱倒柜把花衣、花裙带拿出来晒的习俗。家家户户的晒上一排排的红红绿绿、色彩斑斓的红瑶服饰,整个村子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

  

  于是,大寨村从2004年开始,每年在农历六月六举办“晒衣节”,晒衣、纺纱、织布、绣花……浓郁的民俗民风年年吸引成千上成的游客前往大寨村旅游,浓郁的民族风情让游客陶醉,五彩斑谰的红瑶服饰不仅大饱游客的眼福,也让人们领略了红瑶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创造能力。

  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同样也回馈了瑶族同胞巨大的经济价值:2015年,大寨村光是旅游收入就达399.7万元。在黄洛村,记者看到从北方来的一游客拿着一条东把爱不释手,这条东巴是潘凤宣老人刚绣好的头巾,价格喊得比别家高出许多,北方游客咬咬紧牙还是买了下来,“过了这村没这店,况且很有收藏价值”。

  在潘永艳的饭店里,摆放着不少由她缝制的手工艺品,在游客吃饭的间歇,她会介绍东把的用途,头巾的图案,见缝插针传播自己民族的文化。

  尝到甜头的瑶胞们自觉地担任起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大凡不会绣不会织的瑶嫂瑶妹们,纷纷拜年长者为师,学刺绣学织布,红瑶服饰再现勃勃生机。坐在返程的大巴上,窗口时不时掠过一些红衣花裙的瑶家妹,记者知道,在这一片土地上,民族文化的传承,将一如红瑶红火的红衣一样,必将红红火火地兴旺下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