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黄帝内经》看养生:夏季身体最怕什么

2015-06-11 来源:北京营养师俱乐部

  从《黄帝内经》里看夏季养生之道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也是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医学著作之一,该书以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理机制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可以说,《黄帝内经》主张的养生这道对我们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黄帝内经》认为,夏季是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处在繁茂兴盛时期,人类亦处在天地气交之中,生活亦应符合自然界气候变迁。也就是说,夏季是高温的季节,不但植物生长较快,也是动物和人类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机,所以人的气息也要向外宣发,因炎热的气候容易使人消耗和烦躁,所以更要修身养性,避免心急燥热,使身体顺应夏季宣发生长的自然状态,把自然界的青翠秀美和勃勃生机容纳于心,以便让暑气疏泄,和季节的变化相对应,达到和大自然同步的和谐境界。

  中医理论讲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一到夏天,正逢人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候,那么,此时该如何调节饮食、怎样调整作息、保持身心的双重健康呢?

  晨练最怕早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因此,夏季空气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点前还未完全扩散。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肠胃最怕凉

  酷热难耐,一杯冰凉的冷饮会让人全身都感觉舒爽。这样的体会不少年轻一族尤其喜欢。

  夏天气温高,人的饮食胃口变淡,唯独对冷饮类的食饮比较喜欢。不过,这样由此以来也是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身体过高的时候,给肠胃浇下冷水,身体会不由自主的进行条件反射的收缩,容易引起痉挛。因此,医生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眼睛怕强光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夏季,阳光强烈,容易对眼睛造成刺伤。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

   

  身体最怕暴晒

  夏季阳光强,紫外线相对也强,如果不注意防晒,容易使给身体的皮肤造成灼伤。晒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鲜明的红斑及水肿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水疱、大疱等,并且可伴有瘙痒、灼痛或刺痛感。如果晒伤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因此,夏季需到强阳光时,外出时应撑伞,着长袖衣服,在露出部位的皮肤上涂防晒霜。外出活动时,避开日光强烈的中午,可选择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之后。日晒后皮肤热、痒应及时进行冷敷,越早地降低皮肤温度,可以减轻损伤。新鲜的酸奶外敷对皮肤具有消炎收敛作用。也可使用浓度为1.9%的盐水敷在伤处。晒伤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汗身最怕冷风

  夏季天热,不少人喜欢贪凉,喜欢对着空调、风扇吹,这个时候身体热时突遇寒风,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严重着还会造成中风、面瘫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身体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心理怕上火

  中医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减少,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静自然凉”。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