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2015-04-19

   

  符氏宗祠收藏的玉玺(仿制品)

   

  玉玺(仿品)底部的虫鸟篆文

   

  兵符(仿制品)

   

  符氏宗祠

   

  符氏宗谱上文天祥的题字。

  宁波余姚朗霞街道天华村,有两件村民引以自豪的宝贝———存放在符氏宗祠里的传国玉玺和兵符。虽然都是仿制品,但它们的来历非凡,是符氏家族千年辉煌与荣耀的象征。

  公元前240年,符氏先祖姬雅为国君掌管兵符,出任符玺令,后因官赐得符姓,成为符氏的受姓始祖。

  当年跟随秦始皇南巡经过余姚的雅祖没料到,南巡1300年后,他的后人会到姚北落脚,开枝散叶,成就了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天华村。

  符姓与传国玉玺

  今天的天华村,因为建成了央视《乡村大世界》栏目的拍摄基地———锦绣天华大舞台而声名远扬。巨大的蒙古包建筑,成为天华村的新地标。

  天华村以符姓为主,千百年来,符氏宗祠都是该村的地标建筑,虽然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符氏宗祠依然挺立着,成为天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

  年近70的符凌恢曾是天华小学的校长,退休后致力于符氏文化研究,通过续修家谱、整修宗祠、广修宗缘,符氏家族的历史纹理渐渐清晰,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符氏家族片段逐渐连接起来。

  2012年10月,第16届世界符氏恳亲大会在天华村举行。这是所有符氏族人的大事。世界符氏宗贤云集天华,弘扬符氏文化,畅叙亲情乡谊,共谋福祉。来自新加坡的符氏后裔向天华村赠送了一件宝贝———传国玉玺,山东郓城符氏后裔赠青铜兵符,从而揭开了符氏先祖荣耀与辉煌的历史渊源。

  虽然都是仿制品,但用玉石打造的传国玉玺形象逼真,底座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遒劲有力,笔画间勾勒出这件宝贝的传奇经历。

  相传,传国玉玺是用绝世宝玉“和氏璧”制作而成,传国玉玺的传奇也得从这块和氏璧说起。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玉工前来辨识,不识货的玉工说是一块普通石头,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左脚。

  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玉工又一次诟陷,卞和再次被判欺君之罪,右脚被砍。

  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来由后,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果然雕琢出一块稀世宝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和氏璧”因此得名。

  和氏璧诞生后,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怪事。楚威王时,昭阳灭越国立大功,得赏和氏璧。后昭阳出游赤山水潭,在潭畔高楼宴请宾客,他拿出和氏璧来让大家鉴赏。当时潭中突然跃起一条大鱼,足足一丈多长,还带出一群各式各样的小鱼。众人觉得稀奇,都到潭边看鱼,回到房间却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昭阳怀疑是门人张仪所偷,对其严刑拷打,导致张仪背楚入魏,成为楚国死敌。

  昭阳在楚国势力很大,失窃后出千金悬赏,追查和氏璧下落。风声实在太紧,偷盗者长时间不能将和氏璧出手。多年后,和氏璧突然现身赵国首都邯郸。后来秦昭襄王知道了,就给赵惠文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由此引出了一段“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

  和氏璧之后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和氏璧落入秦国人手中,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称之为天子玺,由在皇帝身边掌管兵符的姬雅保管。兵符也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伏虎状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才能获得调兵遣将权。

  姬雅出任符玺令,因官赐得符姓,成为符氏的受姓始祖。

  天华村的符氏之源

  隐没在姚北大大小小连区成片的江南村庄里,天华村看上去貌不惊人,但幢幢精致的小楼以及精心设计的小桥流水,都在无声中透露出整个村庄的富庶和讲究。但在天华人眼里,物质的富足远没有精神层面的符氏文化更让他们骄傲。

  符凌恢说,天华村落已有1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符氏文化,这是符氏始祖姬雅当时恐怕也没有想到的。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早在姬雅当年陪同秦始皇南巡时,他就同余姚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南巡1300年后,他的一个后人机缘巧合来到姚北落脚,开枝散叶,成就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天华村。

  余姚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时设郡县。秦始皇最后一次南巡,声势浩大的车队巡至会稽郡,从越州到姚西“饮马于潭,屯兵渚山”,即今日马渚镇,又来到大隐,随同南巡的就有符氏先祖雅公。

  秦始皇见此地沃野平川,阡陌纵横,村邑星罗棋布,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繁荣景象。他龙颜大悦,下令就地驻扎酒宴几日,以解途中车马劳困,当年停车饲马之地就称为如今的车厩。

  就在饮酒时,有人来报姚北一带病疫已流行多时,百姓无力医治深受其苦。雅公关爱民生,当即奏报秦皇同意,派出御医赴姚北一带为百姓治病。

  御医奉令行医,不辞辛劳,日夜为百姓看病抓药,过一村就治好一方病人。而当时越州余姚县开元乡禾山里一带疫情尤甚,御医一路采集生长在路边、河岸的“马蹄金”药草洗涤干净,拿到村里放入大锅,加上“凤尾草”等几味药材,添足水煮沸,让病人服用几回,疫情终于被控制。

  村民感恩于秦皇天子派来的御医,称其为“天医”,后人为纪念他,塑了神像供奉,称为“天医菩萨”。

  时至东汉年间,神医华佗一路行医来到禾山一带村邑,为百姓治病驱疫。他采集村落园庭生长的艾叶,晒干后揉成一个个球丸状,给患有风湿性、跌打损伤的病人,用银针扎,用艾球熏炙,许多人的伤病被治愈。

  村民感恩,又为华陀塑了像,供奉起来,与天医菩萨共享香火。因村里供奉天医、华陀,村中贤达提议村落改名为天华。天华村名由此诞生。

  上世纪70年代,庵堂被毁,而两尊菩萨真身则由村民偷偷保护起来,留在民间。时至今天,两尊菩萨还保存在村里。

  到了北宋时期,符氏家族鼎盛繁荣。符氏颜卿公,九兄九封爵、五女三皇后,得子昭愿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官封魏王、太师。公元1002年,其孙君谟迁徙余姚天华村,即迁姚始祖符承谋。

  当时的天华村还没符姓,盛、沈两氏是大姓,望族盛清老先生与符承谋同朝为官,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不少,但也是莫逆之交。

  当时金兵屡屡南犯,北宋王朝风雨飘摇,符承谋辞官携夫人来到天华村,来到盛清老岳父家定居,入赘金紫盛家。

  符氏家族开始在天华村分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别具特色的符氏文化。

  符氏族人的精神家园

  今天的符氏宗祠,依然是天华村的地标建筑。宗祠为四合院式,坐南朝北,白墙黑瓦,由门厅、大厅、东西厢房组成,彰显仰望符氏发祥地———山东瑯琊之情。历经千年风雨岁月,几经毁坏与修建,至今耸立村中,成为天华村人的精神象征。

  当年的承谋公来天华后,忠孝勤俭,倡学教子,资助乡邻,和睦相敬。盛氏夫人也是慈悲之人,乐善好施,世泽流长,符氏渐成望门巨族。

  承谋公和盛氏夫人弘扬祖德,捐出天华盛家桥以西的书房、街边亭子,厢房小院作为过往行人和村民休息之场所,并把“天医”和“华佗”两尊菩萨迎请到书房供奉,后改建成庵堂,称“茶亭庵”,以表敬仰。

  上世纪70年代,庵堂被毁,两尊菩萨则被村民偷偷保护起来,留在民间。

  1008年,承谋公修建天华符氏宗祠,编修族谱。今天的符氏族谱,留下了许多文豪大家的真迹墨宝。大文豪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等人都曾为符氏族谱作序。

  符氏一脉香火相继,呈燎原之势,天华村也由村邑发展成天华街。石板铺成的道路横穿全村,两旁店铺林立,生意红火。村内晨钟暮鼓,朗朗书声,竹木翠绿,百鸟欢鸣,池塘星罗,犹如明镜,人们安居乐业,恪守祖训,成就了千年和谐之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符氏宗祠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了多次毁损与重建的沧海桑田。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火烧天华“宣古寺”。1862年,太平军攻入天华,一把大火让符氏宗祠成为废墟。尽管如此,符氏后人没有让符氏宗祠就此消失。

  1888年,符氏后人重建符氏宗祠的前进、中进和后进,耗时10年。在符凌恢的记忆里,解放后,祠堂一度被供销社征用。2001年,宗祠面临被转卖的危机,由村党总支书记符建定等人奔走呼吁,终于保住了这一历史文物。之后,天华村出资数百万元,还原符氏宗祠的原貌。

  在天华人的眼里,符氏宗祠多灾多难的命运,正是天华人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象征,无论历史风云怎么变幻,天华人都秉承着先祖的遗训,在姚北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生生不息。

  天华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具有百年校史的天华小学,其前身咸正小学,就是符氏后人符楩薌于1904年创办的,是姚北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取名咸正,其意就是培养刚直公正、坚持正义的学生。符氏子弟免费读书,学校提供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学校定期举行“堂试”,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还资助生活困难的符氏家庭。百年风雨历程,咸正小学后来改名为现在的天华小学,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人才。

  符氏家谱中有序赞曰:浙东胜地莫胜于越,越之胜地莫胜于姚,姚之胜地尤莫善于天华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