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新加坡国父的“光耀”人生

作者:黄沁原 · 2015-03-24 来源:凯风陕西

  前言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18分点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是在上个月5日因感染严重肺炎,被送入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的。期间多次传出病危消息,甚至有离世的传言。总理公署3月17日发文告说,李光耀的情况因受感染而恶化。3月18日下午1时20分,新加坡总理公署再发出简短文告说,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李光耀仍然病重,病情已进一步恶化,于3月23日3时18分离开人世。

  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国父”,为新加坡的建国和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在称赞他时,也经常批评他的某些作为。比如:他出身于华人世家,而对中国的态度却不甚友好甚至产生过敌意;他提倡民主却常使用非民主的统治方式……从而使他成为极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

李光耀

   经历: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他从小受英文教育,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并于1940至1950年分别在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中殿律师学院学习,1950年获中殿律师学院律师资格。

李光耀旧照

  1950年,李光耀返回新加坡,之后曾担任律师和工会法律顾问。1954年11月,他与一些从英国返回新加坡的华人,以及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次年,他在新加坡首届选举中当选为立法议会(后改称国会)议员。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动党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李光耀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

  1990年11月,李光耀卸任总理一职,于次年任新加坡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7年任内阁资政,2001年11月连任。

  2011年5月,年近九旬的李光耀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他不会在新一届内阁中担任职位。担任阁员的时间长达52年,是新加坡历史上最资深的内阁成员。

  贡献:

  A.经济方面:

  李光耀最大的贡献是在经济上。新加坡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新兴国家一跃变成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之一,与李光耀独特的经济管理能力分不开。李光耀创立的组屋制度、设立中央公积金、成立反贪局等多项政策,以及向西方先进经济体和日本出口高端产品;鼓励储蓄和投资,保持低通胀、低税率以及稳定汇率等措施,成功使新加坡在30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组屋

  从1960年到2011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涨幅超过100倍,达到现在的人均55000美元,其经济发展是很成功。现在的新加坡,是地球上最先进的经济体之一,以强有力的机构和开放的市场著称。

  B.政治方面:

  李光耀设计的新加坡是一个民主国家,她的政府是通过民主产生的,新加坡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从未间断过,而选举本身也堪称公正,从无舞弊、购买选票或选举中的操纵事件。由于议员要定期面对选举(这包括总理和所有的政府部长),他们也一定要直接深入社区、面对选民,争取每一张选票。换言之,他们要货真价实地参加竞选。 “人民代表高高在上”或者“不知道本选区代表是谁”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新加坡。

新加坡民众在医院外为李光耀祝福

  但是当选的政府历来非常强势,有些情况下甚至比真正专制社会的政府还强势,而且对反对党和异议者也一向出手狠辣。李光耀和他的行动党政府当选以后,推行政策时不惧公议,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且对反对党和异议者出手狠辣。可以采取相当不民主的手段对付政治反对者,利用《内部安全法》,采取不经正当程序和公开审判的方式,拘留并驱逐到国外,终身不许回新加坡。后来又改为以诽谤起诉政治对手,使其赔偿金钱,数额一般总是大到对方赔不起的程度,迫使对方宣告破产,从而一时或终身退出政坛。

  C.社会制度方面:

  李光耀在新加坡开创了诸多适合这个小国发展的社会制度,例如创立组屋制度、设立中央公积金、成立反贪局、进行教育改革、强调高质量的教育等多项政策,成功使新加坡在30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

李光耀全家福

  作为一个有浓重华人传统的国家,新加坡在如何教化民心,影响公论;如何长期执政而保持廉洁、效率,不腐化;如何建构税收国家、预算国家,如何依靠国有企业保持国家自主性;如何将国家治理的触角深入社会;如何建构一个标榜自力更生的福利国家;如何实践上通下达的双规政治模式,全面吸纳大众,分类吸纳精英;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争取政策共识,形成灵活而有弹性的强大政策能力;以及如何建构基于均值检验的格式化国家,治理一个真实的新加坡等方面,有独特的成效。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新加坡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廉洁、最有秩序的国家之一。

  D.新闻制度方面:

  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媒体自由受到很大限制,他也许从来都不相信有什么真正的媒体自由。在1971年在赫尔辛基的国际报业大会上,他就公开讲给国际媒体界,“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人员,也有权开除他们。”1988年4月在美国报章编辑协会演讲时,他也当着身处“自由世界领袖”美国的一堆媒体人,不客气地说,“将传媒视为第四权的理论,并不适合新加坡。我们不能让本地传媒扮演像美国传媒那样的角色:监察、对抗和质疑当权者”。

  关于为什么要用法律手段应对报纸和异议人士,李光耀在其自传中如此剖白自我的心迹:“有一件事是非做不可的,那就是跟指责我贪污或滥用职权的人直接对质”。

  对李光耀和他之后的新加坡领导人来说,利用新加坡司法系统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反对党或报刊对我的名声做出不公道的抨击,我不但没有压制他们,反而是每一回上法庭当原告都把自己的私人和公家生活一概赤裸裸地摊开,任由审查。要不是记录清白,这可是不必要的冒险。正因为我选择了这么做,而且把赔偿金捐给需要帮助的慈善团体,所以一直有办法维持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与中国的关系:

  新加坡的华族人口超过四分之三,因此与中国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李光耀就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中国改革开放后,新加坡与中国的交往逐渐增多,李光耀先后会晤过五代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

  李光耀一生访问中国数十次,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更为乐观,并支持海峡两岸统一。

  2005年5月,李光耀被复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8月来华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不得不提的是,这位1976年5月就来过中国的领导人,直到1990年10月3日才点头与中国建交,新加坡成了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这般微妙的外交态度背后,是李光耀对中国崛起的另一个态度:提防、警惕、引导美国介入东亚事务。

  作为“中国威胁论”的支持者,李光耀屡屡对东亚国家发出“警告”:在东盟其他国家纷纷积极引入大陆资金时大喊“谨慎”。对于美国介入东亚事务,李光耀则一再强调其必要性。”尽管中国表示决不会谋求对这些国家的霸权,但美国在该地区的强有力存在最符合它们的利益。”

  而在国内,为了切断华裔和祖国的认祖归宗渊源,他淡化族裔色彩,树立“新加坡国民”理念,关闭“南洋华人文化大本营”—新加坡南洋大学,确立英语为主要官方语言并在中小学强制推行,一手缔造了现在新加坡人“黄皮白心”,基本西化的国情。”

   结语:

  正如其他伟人一样,李光耀这一生也有不少争议,他领导新加坡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引来了一些非议,其中包括他提出的亚洲价值观。上个世纪90年代在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大背景下,李光耀曾提出“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这也被视为对其“铁腕治理”的辩护。但不管如何,其作为一个作出卓越成绩的领导人,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