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冷在哪里?热在哪里?小语种的冷热之间

2015-02-02 来源:光明日报

  在前几日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小语种人才缺乏”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来。

  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化,一些专家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小语种”虽然“小”,需要的人才却很多。这次会议还出台了《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意见》——目前和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通用的语种约95种,而我国仅能开设54种语言课程,预计到2017年,这个空缺将被完全填补。

  未来,小语种规划还面临哪些问题?在小语种人才培养上,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全面看待“小语种热”这个问题?在小语种热的背后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小语种,热在哪

  非通用语种,也被称为小语种,是指那些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范围不很广泛的外国语言,特指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之外的其他所有语种。近年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小语种专业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追捧的“香饽饽”。每年仅全国本科院校的小语种招生人数就超过5000人,在各地专科层次的招生更是数以万计。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在开设的26个语种专业中,每年报考小语种专业人数均爆满,学生生源质量普遍较高,其中甚至不乏来自各省市的高分考生。从就业情况看,国内各外语院校小语种毕业生,因其特有的语种特殊优势,培养取向明确,就业渠道相对稳定,有相对固定的用人单位,且以国家事业机关、驻外使领馆以及海外企业为主。即便是地方院校和民族院校培养的小语种外语人才在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有“用武之地”,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新宠”,为此备受考生的青睐。

  我国小语种教育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和东欧国家的友好交往,国家高度重视并逐步开展非通用语种外交外事人才的培养工作。60多年来,中国非通用语种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几经波折,在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等方面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外交、政治、军事、经贸、文化和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对小语种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1年,教育部在北外、上外、广外、北大、中国传媒大学等八所高校设立“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重点规划培养高层次小语种人才。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能够开设54个非通用语种课程,是国内开设小语种专业最多的高校,在语种上已经完全覆盖欧洲所有国家。

  此外,市场导向对于“小语种热”的产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市场对于小语种人才的“热捧”,不少高校都开始设立小语种专业,目前国内开设朝鲜语专业的各类院校就超过200家,仅上海就有10所高校开设朝鲜语课程。随着中国与巴西、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家在外交、文化、贸易等方面往来日益密切,葡萄牙语专业的市场需求愈趋旺盛,在国内持续走热,国内开设葡萄牙语的高校超过20家,而开设意大利语专业的高校也达到14家。与英语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相比,小语种专业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小语种建设还有不足

  然而,面对日益升温的“小语种热”,我们也要保持冷静,全面思考在新时期我国非通用语种教育规划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认同标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国家的非通用语种数量和质量是国家外语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通用语种在满足国家现实特种需求,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意义。

  首先,在语种数量方面,我国目前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和课程明显不足。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国防教育法”中将汉语、俄语、朝鲜语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语言列为重要外语,资助并鼓励大中学生学习。“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美国更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台“关键语言”战略,政府和军方更是斥巨资支持各大高校对危及“国家安全”的语种课程学习。仅哈佛大学就能开设90个语种课程,该校非洲研究拥有24种非洲语言课程,其中很多语言的名称在我国少有耳闻。据统计,目前美国大学拥有270种语种的教学能力。此外,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部分高校都具有开设上百个语种课程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在非通用语种数量上还很不够,在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至少涉及95种语言。但是,目前中国仅有一所高校能够开设54种非通用语种课程,其中不少语种还是近几年在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之下陆续开设的。国内其他几所外国语大学的非通用语种课程都不超过20种,这显然跟不上当前国家的需要。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