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民间剪纸:百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风

2015-01-31

  说起剪纸,人们总会把它与春节、婚嫁、寿辰、庆典等联系在一起。红红的,象征吉祥、喜庆的剪纸,就像一朵朵艳丽的小花,点缀着节日的气氛,装扮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增添一个更加美好的心情。民间剪纸浓缩了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地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历史变迁等都可以通过剪纸这种最普通、常见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来。如果说“诗三百”是反映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史诗”,那么剪派则是借以表达人们僧爱和抒发自己审美情感的“民俗歌谣”。

  剪纸究竟始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剪纸是一九五九年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国遗址附近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三幅剪纸,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两幅是“对猴团花”和“对马团花”。与这一时期在民间广为留传的《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的诗句相印证,说明剪纸这种形式,在当时民间已经非常普遍。

  剪纸艺术根植于民间。作为一门民间艺术的重要门类,它的出现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有着渊源的关系。

  剪纸作为饰品。南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缕金泊为人,以贴屏风,亦置头之鬓,又造华胜相遣”;李商隐有“楼金作胜传荆俗,剪纸为人起晋风”的诗句。

  剪纸还有功利目的。旧时,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六月“扫晴娘”的习欲。“六月乃大雨时行之际,凡遇连阴不止者,则闺中儿女剪纸为人,悬于门左,谓之‘扫晴娘’(《燕京岁时记》)。 每年的清明,中元及“十月一”,是祭祀先人“追终思远”的日子。剪纸也会作为“冥物”,寄托人们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北方十月“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帛,做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日送寒有”(同上)。

  悲痛之余,也不乏诙谐、幽默,回过头来,又重新正视人生。广西平乐县保留了这样一首赞美男女爱情的歌谣:“生在阳间共个枕,死在阴间共个坟。三月清明人挂纸,得张纸钱两人分”。其两情相悦、彼此忠贞不移之情,有目共睹!

  民间剪纸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极广泛。涉及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就拿春节来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窗花和吊笺了。

  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具代表性的一个门类。陕西人称之为“烟格子”。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过年贴窗花的习俗由来已久。民谚中有“二四扫房换新家,二七、二八贴花花”的说法。表明这已成为传统节令中约定俗成的一项重要用内容。

  贴窗花的习俗原于古人祈求祥瑞的心理。自汉代以来,“阴阳五行”思想影响着当时人们的观念。南方为离、为阳、为火,“火离为凤”,所以用朱雀代指南方;朱即红,红为五方正色,鬼神不敢靠近。因此在古人心目中,红色有避邪驱祟的作用。窗花为红色,自然也就能求得家宅平安。

  在今天现代人的眼中,窗花的装饰作用早已远远超过其它,而成为人见人爱的民间艺术品。陕西剪纸全国有名。在陕北延安地区,农家女子人人都会剪纸,剪纸本来就是她们心灵手巧和聪明的体现,过年更被看成是展示自己才华、手艺的时机。因此她们都会把自己平时所剪的最得意的作品,贴在窗户中间最显眼的地方,供众人欣赏、评说。左邻右舍,如果谁家的窗花剪得比自己强,那一定想方设法也要得到几张“样子”,向比自己高的人虚心求教,回来后再反复琢磨,如何进一步提高。

  窗花的造形各种各样,有穹顶形、方形、圆形、条形等,窗花的外形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角上的角花和折叠式剪成的“团花”外,其外轮郭没有严格限制:独式、对称式、角式、团花式、“心”式(象形)等;线条的处理要均匀,突出窗花活泼,玲珑剔透的特征。。

  窗花的内容、题材包容万象。各种人物、动物、植物、花鸟鱼虫、家畜家禽,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窗花表现的对象。另外还有应时的“招财进宝”、“肥猪拱门”、“财神童子”、“十二生肖”等,也很受人们喜爱。

  吊笺儿

  又称“门笺儿”、“挂笺儿”、“花笺儿”、“纸笺儿”,取“吊钱儿”谐音。形似旌旗小幡,贴挂在门楣上。唐代诗人韦庄《春盘》诗中描写道:“雪圃作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阳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可见过年挂吊笺儿的习俗在唐代已经形成。传说吊笺是由古时的“彩胜”演变而来。彩胜是一种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人胜以戏之”。还有一种说法悬挂吊笺儿是为避邪驱鬼。相传上古时,“年”本身就是一个凶狠的恶鬼,每到春节都要吃人,尤其是专食童男童女,不然就给人们降灾,使人们在一年中不得安宁。为了消灾避祸,人们就用五色纸,剪刻成花花绿绿的纸笺儿,悬挂在门楣上,使恶鬼望而生畏,求得家宅平安。

  吊笺儿的内容,多以吉语和吉祥图案组成。文字用象征、谐音、寓意的手法,如“鹿鹤同春”、“四季平安”、“双喜临门”、“金玉满堂”、“太平有象”、“紫气东来”等吉语;图案有“八仙过海”、“刘海吊金蟾”、“和合二仙”等,内容与文字和谐统一。

  灯花

  在民间,除窗花和吊笺儿外,“灯花”也是春节中不可忽视的剪纸中重要的门类。民间素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怎样闹,取决“灯”。旧俗,在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彻夜不眠。“各式彩灯悬于门际,形肖人物、瓜果、禽兽、鱼蟹;或用纱绢,或用彩纸,穷工极巧,角胜争奇。”(《奉天通志》)。从近代民间流传下来的彩灯来看,“灯花”工艺制作主要是糊纸、扎纸和剪纸。外由软木做成骨架,再将缕刻好的剪纸糊贴在上面,内置蜡烛照明。考虑到灯花剪纸挡风牢固、照明的实用性,在装饰与造型上要同时考虑到聚先外衬的光学原理。所以这种剪纸多用阴刻手法,在“断”、“连”和点、线、面的处理上,充分借助光的作用,内外呼应,以“影”衬“像”;形式上采用最多的是“四菜一汤”式。即在灯的每个面的四角饰以角花,中间用“团花”式;也有的考虑到装饰变化上的阴、阳效果,四角彩用“贴花”手法,中间仍保留缕空的“团花”式。这种形式在后来的图案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专业名词——“开光式”。

  灯花内容有“戏曲人物”、“农木果蔬”、“家畜家禽”、“花鸟鱼虫”及“福禄寿喜”等吉语类,以烘托出节日气氛。

  喜花

  民间剪纸在人生礼俗方面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婚俗中的“喜花”为例。喜花也称“礼花”、“喜字花”、“嫁妆花”,是婚俗中的重要饰品和剪纸门类。喜花通常以红色纸剪刻而成,喜花剪纸虽然不像妆奁嫁礼那样有严格的规定性,但它注重自身体裁所特有的寓意化造型和整体视觉感,恰如其份地渲染出婚礼场面欢快、喜庆的气氛。

  旧俗中,喜花遍及婚礼庆典中的各个方面,凡是与新人有关的物品,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住的都要贴上喜花。大门上的自不必说,象新媳妇的“嫁妆”中的樟木箱、化妆盒、穿衣镜、手饰盒;新媳妇乘坐的车、轿;新房里的桌、椅、厨具、家俱,及花瓶帽筒、茶杯茶碗等都要贴到;新娘头上要戴“双喜彩花”,新郎胸前佩带“双喜”礼花;来宾中女宾头上也要戴上一串红“喜”字剪成的喜花作为头饰,寓意来时贺喜、走时也要沾上点“喜气儿”,不虚此行。

  喜花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长有数尺,如结婚装饰屋顶用的“顶棚花”,拜堂典礼用的“大喜花”,醒目夺人;小的不及一寸,如摆放在茶盘内的“小喜花”,玲珑可爱。

  喜花中最典型的形式是以“双喜联合”为中心组成的各式“团花”,如“龙凤呈祥”、“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凤穿牡丹”、“瓜蝶绵绵”等。构图以“”字居中心,左右相对衬以龙凤、禽鸟及牡丹、荷花之类;上面刻“龙凤呈祥”、“并蒂同心”、“喜结连理”、“美满姻缘”等祝福吉语。

  据传说,“”连在一起的写法是由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发明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幸遇当朝礼部尚书的千金,俩人私订终身,商量等大考结束后,再禀告双方父母成婚。三场下来,王安石果然金榜提名,位居榜首。新婚之夜,提及此事。面对娇妻、仕途两得意的王安石,兴致所及,提笔在大门上贴的喜字旁,又添了一个喜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囍”字的写法。

  鞋花

  除岁时礼俗外,民间剪纸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主要体现在刺绣、挑花等对衣着、服饰用品的加工上。如过去人们穿用的绣袍、绣裙、绣花衣、肚兜儿、绣花鞋、帐毡、背带、衣袖、枕头、枕巾、手帕;儿童的虎头鞋、虎头帽等,都是以手工剪刻的“花样子”为蓝本进行加工制作的。

  以鞋花剪纸为例,有鞋面、鞋帮、鞋底、鞋垫等。刺绣样式有满底式,纹样布满整个鞋面;对称式,由同一纹样在鞋前左右分开,两帮呈对称状;角隅式,一般只在鞋面的一角作为装饰。另外还有随形式、散点式、自由式等,都是先用剪纸剪出样子来,再覆在实物上面。

  山东、山西一带的农村,鞋花还是姑娘表达情感、传递爱情的媒介。在出嫁之前做姑娘时,就要练习剪、刻纸样,收集各式各样的鞋花。有了未婚夫,还要给未婚夫绣鞋垫作为订情物,等到出嫁时还要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花鞋。那时,在“盖头”未揭开之前,新媳妇脚的大小和脚上穿绣花鞋是众人品评的重点。“谁家姑娘好,要看针线巧”,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过去的“三寸金莲”,大都绣工技艺精湛,成为当今博物馆与收藏家竟相搜求和收藏的目标之一。

  鞋花还是旧时妇女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见证:“公一双,婆一双,那人一双我一双,再丢一双压柜箱。”

  民间剪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一张纸,一把剪刀,在农家妇子的巧手中,瞬间就会变出一幅精美的作品。一个个不同形状的点点、水滴形、锯齿形等近乎符号式的形状和程式代手法,概括浓缩了现实生活中诸如动物的眼、衣服上的花、鸟雀羽毛之类的“形”;它没有西方绘画中所表现的三度空间,也没有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有的是它自己独特的线条、虚拟的空间、物象的轮廊,及借轮廊、动势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

  剪纸主要分为单色剪纸与彩色剪纸两大类。

  单色剪纸,又称黑白剪纸,色彩有红、绿、兰、黑、白、褐、金、银等,是民间剪纸中流行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剪纸;彩色剪纸包括、分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拚色剪纸、衬色剪纸、勾绘剪纸以及木刻剪纸、熏烟剪纸、拉毛剪纸等不同的品种。

  彩色剪纸中分色剪纸和染色剪纸最有代表性。分色剪纸是在同一个画面里,用不同色彩的纸,分别剪出不同的物象。常采用层层堆贴的方法,物象与物象之间相互“借”色,使有限的色彩得到充分的发挥。陕西省旬邑县的库淑兰老人最擅长此技,并有“剪纸娘子”的美称;染色剪纸又称“点色”剪纸,在刻后的白纸上用色彩加以渲染。具体方法:以宣纸或连史纸为材料,用白酒调品色染绘。由于品色用白酒调合后,色彩只向下沉不外溢,一次可透染二三十张。这种剪纸河北省蔚县最有名。

  剪纸有阳刻和阴刻两种。阳刻是把形象的线条以外的部分刻法,类似于篆刻中的“朱文”;阴刻与之相反,靠剪刻后所留的空白来显示出形象,相当于“白文”。阳刻和阴刻是剪纸最基本的两种表现方法。也有的剪纸是阳刻与阴刻结合的。如山东高密剪纸,即是采用这种手法,人物头部用阴刻,服饰的衣纹用阳刻,有“线”有“面”,感觉充实而丰富。

  剪纸并非都是用剪刀“铰”出来的。在民间剪纸中,剪纸的“谱”(样子)一般是剪刀直接剪出,而成批量的“克隆”产品,则是用专用刻刀刻出来的,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剪纸,大多属于此类。

  丰富的民间生活是培育剪纸艺术的沃土。乡情、乡音,土风、土宜,想用一句话二句话来概括民间剪纸的风格是很难的。即使是同一省区,其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仍以陕西为例,陕北延安、洛川、安塞、永寿一带的剪纸粗犷、朴拙,形象简洁;陕南朝邑、凤翔、乾县、武功一带的剪纸精巧、典雅,注重装饰。“北山质朴、敦厚,秦川人粗犷兼有巧思”正是这一带人自然气质的流露。

  从全国范围看,情况也大致如此。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剪练著称;南方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除陕西外,甘肃、宁厦等地也是西北重要的剪纸地区。剪纸风格也大都粗壮、有力,有西北人特有的豪迈不羁的特点;东北吉林、海伦等地的剪纸画幅一般较大,浑厚朴实,人物形象婀娜生动。除在红纸上剪花之外,多用灯烟熏黑的办法,在剪好的黑色纸背面,再衬贴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色彩明快夺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山东高密的剪纸是华北一带的姣姣者。挺拔、光滑的粗细线条张驰有度,简约而不单调,有中国画中“工写结合”的韵味;

  河北蔚县的剪纸,吸取年画中的用色方法,模仿“天皮亮”的透明效果,采用阴刻的手法,戏曲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点彩”染色,信笔涂沫,自然天成,有很强的民族韵味;

  山西的浮山剪纸融汇了北方剪纸粗矿、明快的特点,除窗花、礼花外,把十二个月“桥花”串连在一起,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曾先后在广交会和全国各地展出,并销售到美、德、意等欧亚八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

  安徽省的阜阳亳州一带,也是我国剪纸的重要地区。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条组合、阴阳刻交替,融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朴实优美的艺术特色。

  南方地区贵州、南京、扬州、金坛、佛山等也是我国著名的剪纸地区。其中,贵州的侗族剪纸主要为服饰的刺绣花样。如鞋花、衣袖花、背带花、帽花等,表现形式侧重于纹样的轮廊,内部用针刺出,很少剪缕。制作过程是:先剪出纹样的轮廓,然后再用针刺出细部。这样出来的效果是花纹细致,弯曲变化自如。这种针刺剪纸以贵州台江县侗、苗两族居住地最有代表性;

  南京剪纸图案中的喜花最有特点。它吸收传统图案的造型特点。“花中有花,叶中套花,粗中有细、拙中见巧”,颇有唐代“宝相花”的遗风;

  扬州剪纸清秀、玲珑;金坛剪纸线条流畅,形式优雅;佛山剪纸历史悠久,苍劲古拙,结构奇伟、奔放;另外,泉州、潮州地区也以剪纸名闻遐迩。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正是这不同的俗与风才构成了各地民间剪纸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没有它,民间剪纸也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光彩。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