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老茶馆”里触手可及的生活艺术

作者:江近岳 · 2014-12-05 来源:南方日报

  喝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正如民谚所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四川是饮茶古地,据《华阳国志》记载,川茶在周武王时已列为贡品。四川人饮茶的习俗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秦统一中国后,才流传到其他地区,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目前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茶叶品种、生产、茶艺等资料俯仰皆是,但史书中对茶馆的记载则大多语焉不详。我们无从得知古代的“茶馆”与今天有何异同,不过根据有关文献,至少在唐代便出现了所谓的“茶室” 即喝茶的公共场所。

  还有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也是起源于四川。另据《成都通览》,清末成都共有大小街巷约516条,有茶馆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成都《新新闻报》统计,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而当时成都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足见茶馆在成都人生活中的分量。

  成都人是闲则饮,饮则茶。在今天,说起中国茶馆数量最多、最有特色,至今仍保持着旧时风俗的地区,必定少不了成都。

  茶具:“盖碗茶”里乾坤大

  茶产自田野,成于人文。茶因产地不同而茶性各异,但饮之却都有回溯山川之感。饮茶从古至今,始终都是典型的生活艺术。它恬淡、平和、并不孤傲,让人在日常消遣中悠游于天地之间。

  古人饮茶喜寻幽觅静。文人骚客在作品中经常描述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号称“茶竹双痴”的清代画家郑板桥可谓其中代表人物。板桥客居扬州十余年,日子过得清闲自在。其《清风图》款识有云:“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石砚,一张宣德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未来,风声竹响,愈喧愈静……须置此身心于清风静响中也。”

  市井里的茶馆当然营造不出如此这般超逸出尘的境界,但成都的茶馆向来也很讲究自身与自然景观的相映成趣。正如一首民谣所描述的:“一去二三里,茶馆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深谙“闹中取静”旨趣的成都茶馆一般坐落于竹林之间,四面轩敞,座椅大多用斑竹篾条编成,带有扶手靠背,坐下去无比“巴适”(意为舒服)。茶桌一律及膝高,恰好与坐时手的高度相宜,方便茶客躺着也能取饮。

  一般准备到茶馆里泡上半天、一天的成都人,大多喜欢喝二花、三花的茉莉花茶。这种将本地茉莉与川茶叶子混合烘焙之后的茶饮,似乎与这方水土的性情最为投合。当然,对于不喜欢茶中夹杂花香的客人,普通茶馆也会有种类丰富的绿茶、红茶、乌龙、普洱等种类供人选择。

  时至今日,成都茶馆里泡茶的茶具大多用玻璃杯,高档点的也许会用紫砂。但在成都人看来,所谓“资格”(货真价实、地道之意)的老式茶馆,用的茶具理应是紫铜长嘴大茶壶、锡茶托以及景瓷盖碗。老辈人说起去茶馆,说的就是去“喝盖碗茶”。

  盖碗又称“三才碗”,这套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据说是由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它分为茶盖、茶船、茶碗三件套,分别代表天、地、人,各具功能且内涵深厚:茶船又叫茶舟,用它托起茶碗以免烫手;茶盖既可以保温,又可以用来拨动茶水,加速降温,方便客人赶快止渴,还可以顺手撇开茶叶和浮沫。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几下,使得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只要茶客们往竹椅上一靠,跑堂的伙计便大声打着招呼,前来冲茶。如同杂技表演一般的冲茶手艺是成都茶馆一绝。伙计边唱喏边流星般走到客人面前,抬手之间,手中一叠茶托已脱手划到每个茶客面前。茶托才刚刚停稳,盖碗已经紧随其后各就各位。

  伙计一手提壶,一手翻盖,水柱临空而降,蜻蜓点水般将桌上一圈茶碗挨着加满,茶水恰与碗口平齐,无半点溅出碗外。茶水冲好,伙计伸手过来,小拇指一掀,就把茶碗翻过来扣上,这便是所谓的“天地人和”。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只在须臾之间,让人看得目眩神迷、叹为观止。

鹤鸣茶社是成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茶馆之一。

  茶史:十步一茶馆,从早坐到晚

  成都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闲逸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茶馆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家萧军1938年到成都的时候,吃惊于当地茶馆之多,便不无夸张地感叹道:“江南十步杨柳,成都十步茶馆”。虽然茶是中国的“国饮”,遍及大江南北城乡,但几乎没有哪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与茶馆的联系,能像成都这样紧密。

  成都有如此多的茶馆,当然跟此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成都平原自古便得益于完善的灌溉系统,农民无须整年在田里辛勤劳作,有不少时间从事贩卖和休闲活动。在农闲之时,他们大多在城乡各色茶馆里消磨时间。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与成都的气候条件有关。成都平原潮湿的气候养成了本地人吃辣椒除湿的习惯。但辣椒吃多了会上火,而喝茶正好可以起到清热的作用。

  再者,老成都的井水含碱量高、味苦,而当时运送条件的诸多限制,使得城外水质上佳的河水很难运进城内,煮水而喝的茶馆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

  关于成都古代茶馆的资料非常有限,目前所能见者无非是几首竹枝词。据此可知,起码在元代成都就有了“茶房食肆”,元代费著的《岁华记丽谱》中记载了人们在茶馆喝茶时,歌伎演唱的“茶词”。

  到了20世纪,许多到成都的外地人乃至外国人,对成都的茶馆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游记中常有生动的描述。黄炎培先生民国时期访问成都时,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描绘成都人日常生活的闲逸,其中有两句是:“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教育家舒新城也写到,上世纪30年代的成都最让他难忘的是人们生活的缓慢节奏。在茶馆里,“无论哪一家,自日出至日落,都是高朋满座,而且常无隙地”。

  在游记作家薛绍铭的笔中,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的情形:“住在成都的人家,有许多是终日不举火,他们的饮食问题,是靠饭馆、茶馆来解决。在饭馆吃罢饭,必再到茶馆去喝茶,这是成都每一个人的生活程序。饭吃得还快一点,喝茶是一坐三四个钟点”。这些对成都茶馆情有独钟的外乡人,他们深受成都丰富的茶馆文化之感染,哪怕是短暂的茶馆经历,也给他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忆和遐想。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公私合营大潮,一度让成都茶馆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成都人泡茶馆的习惯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批传统老茶馆逐渐恢复开门迎客。很快,成都的茶馆数量恢复到600余家。这一时期的成都茶馆,其空间格局仍旧延续了早期茶馆的“当街铺”、“巷中寺”、“河畔棚”、“树间地”的老传统。在城中,绿树成荫的公园自然是茶馆的集中之地,但城外环境幽雅的茶馆也比比皆是。

  1990年代之后,成都茶馆的发展愈加多元。越来越多的茶馆逐渐从露天移至室内,不再延续老茶馆的敞开式风格,室内装饰一改传统茶馆的简朴而趋向豪华。陈设风格中西皆有,甚至融入更加多元、丰富的休闲项目以招揽人气。

锦江河畔的露天茶馆。

  茶趣:“龙门阵”里岁月长

  “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较之北京茶馆的大气堂皇,苏州茶馆的小巧玲珑,广州茶馆的饭香四溢,成都茶馆最大的特色就是“江湖味道”。

  在成都茶馆喝茶,当然要把“龙门阵”摆起来才算地道。据说,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薛仁贵是茶馆说书中的重量级主人公,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说书唱戏,最爱摆谈薛仁贵的故事,这些轶闻野史和薛仁贵布下的阵势一样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为了老成都人“冲壳子”(闲谈)的代名词。

  不过,和北方人“侃大山”不同的是,成都人的“龙门阵”不但要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要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了,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才叫过瘾。

  旧时茶馆里除了茶客间的闲聊之外,还有专业摆“龙门阵”的曲艺演员。那时候风行于茶馆的曲艺门类众多,其中以“茶馆评书”最为盛行。每逢下午或者晚上,安静的茶馆就变得热闹非凡。茶馆大堂中间摆开一张长条桌,一把靠背椅,外面立着一块黑漆粉牌,上书今日说书先生的大名和书名。眼看茶客满座,说书先生这才身着长衫走上前来,轻咳几声,右手折扇一抖,左手惊堂木一拍,堂倌随之吆喝:“开书,各位雅静!”霎时,满堂鸦雀无声,茶客听得如痴如醉,而堂倌、商贩则勤快地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

  说书人所讲之事从古至今、天南海北无所不包,那些有耐心的茶客天天流连于此,成为“铁杆书迷”,其痴迷程度不亚于当今影视追剧之人。说书除了能为茶馆增加茶水收入外,听书还得按场收费。所得三七分账,说书先生得七,茶馆得三。听众如有“赏钱”,全归说书者所有,茶馆不得分成。这是江湖惯例,不得随意更改。

  当今仍活跃在川渝两地的知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曾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茶馆说书人的“黄金时代”,那时候一个小茶馆一天能卖出三四十碗茶,讲评书的先生一碗茶能提五分钱。

  李伯清就是自小在茶馆里长大的,他在评书里用成都市井土语来讲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称作“散打评书”。段子不长,却在幽默诙谐的闲谈之间将人情世故娓娓道来。因为他的表演非常接地气,当时他所驻场的悦来茶馆生意火爆,名声不胫而走,从他评书中衍化出来的精彩语录在川渝一带广为流传。曾几何时,成都时尚青年腰里都要别一个随身听,耳机里传出来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李伯清的“散打评书”。

  世易时移,说书人已经不再是一份有“钱途”的职业。李伯清近几年来的现场演出渐少,但是这个不甘寂寞的老头儿仍在微博中将“散打艺术”进行到底,搞笑卖萌,吐槽反讽无所不能。

  如今,人们上茶馆不再是为了听评述故事或者交换信息,只为图个休闲气氛。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无论什么人都能在茶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茶馆作为成都最为重要的民间传统社交场所,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社会学及民俗学研究素材。

  茶人:对世俗生活的深情眷恋

  自由散漫的节奏,算不上精致典雅的生活,成都人的生活以简单、安逸出名。在这里最好的享受莫过于找个角落坐下来,喝一杯新茶。茶香扑鼻之际,说不准街角就忽然出现一个眉目清香、体态可人的成都女子,让人舒心又养眼。一碗茶反复冲沏,茶叶在水中淡了颜色,散了芬芳。人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与牧歌般的时光相对,心神笃定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天府之国四面环山,天然的地理屏障让四川平原千百年来远离战火,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位于四川腹地的成都更是四季青山绿水,良田万顷,演变成一座风流儒雅的大都会,滋养了世世代代悠闲自得的成都人。

  城市的性格孕育了成都的茶馆,成都的茶馆造就了成都的茶人。成都茶馆是成都历史文化的浓缩,是成都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当有人指责成都人生性懒散、蹉跎岁月时,成都人依然乐呵呵地自行其道。在成都人眼里,茶馆是分布在城市各处的会客厅,是生存之外的一处灵魂栖息地。这里蕴藏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开阔了他们的思维眼界,也给各自的人生带来一份别样的精彩。

  对于生活在成都的人而言,上茶馆喝茶只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习惯,一份对世俗生活的深情眷恋,也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纽带。茶馆伴随着人们生活而变迁,归根到底,茶馆就是最触手可及的生活艺术。

  风物辞典

  盖碗茶

  川人喝茶对使用的茶具有着特殊的讲究,一般采用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即“盖碗茶”。喝“盖碗茶”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当盖碗茶的茶盖置于桌面时,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顷刻即回,自然不会有人占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

  打围鼓

  “打围鼓”特指川剧戏迷在茶馆自娱自乐的表演聚会,不用化妆,也不穿戴行头,仅用简单乐器伴奏,由于基本没有动作表演,所以又称为“板凳戏”。“打围鼓”经常引得来往茶客驻足观看,有人经年累月地热衷此道,不觉疲倦,甚至从票友成为职业演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