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老市场见证南昌商业百年变迁(图)

2014-10-24

  南昌拥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优越区位条件。清末以前,南昌货物运输以水运为主;1912年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辐射四方的流通网络。本期《解密南昌》,记者带你了解南昌商业发展史,领略其中的百年沧桑。

  鸦片战争后南昌商业一度发展

  南昌自西汉初年建城,直至鸦片战争之前,长期处于封建的自然经济状态,商品交易大都集中在德胜门(今胜利路)、广润门、进贤门一带,每逢旧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即分别为赶集之日,商品交易多为农副土产品、畜牧水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省内物资也多在南昌集散。

  据《江西省商业志》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开辟九江为通商口岸,依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外国商人,以九江为据点,发展洋行买办商业,掠夺原料,倾销洋货。南昌商业受其影响,商品交易日趋增多。据江西省年鉴统计,清光绪三十年(1904)输出商品总值银元1916万元,输入商品总值银元1876万元;输出商品以谷米、茶叶、棉花、大豆、桐油、木材为大宗,手工业品以瓷器、夏布、鞭炮、土纸居多;输入商品有洋纱(棉纱)、洋布(棉布)、洋油(煤油)、洋烟(卷烟)、洋烛(蜡烛)、洋碱(肥皂)、洋火(火柴)等舶来品。此时,为振兴商业,发展民族工商业,清政府成立商部,制定商法,建立商会,南昌商业一度发展,市场日趋兴旺。

  曾掀起4次抵制外货运动

  据《江西省商业志》记载,辛亥革命后,连年军阀混战,外国资本掠夺日盛,棉纱、棉布、煤油、卷烟、五金、西药、海产品等市场被英、法、德、日等外商垄断。1912年南昌至九江轮船通航。1916年南浔铁路建成,没多久贯通浙、粤、皖、闵、湘、鄂六省的公路先后通车,水路交通日益便利,省内及邻省之间商品交易频繁,大批外货涌入南昌市场,民族工商业和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919年、1920年、1926年,南昌市民先后四次掀起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查禁、焚毁大批日英货物,矛头直指日、英、美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29年,南昌市商会在湖滨公园(今八一公园)举办国货展览会,展出省产产品900余种,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工商企业应邀到会,开始与南昌工业品首次贸易往来。

  1937年,浙赣铁路全线通车,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更促进了南昌商业的繁荣发展,南昌市区商业店鳞次栉比,生意兴隆,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解放前,南昌基本上是一个消费性的商业城市,工业基础很差,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大都为手工业。所谓工业,实际上是“以商养工”,整个商业靠虚假繁荣支撑。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商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昌现涨价潮

  1949年6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成立。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江西连续出现了三次涨价风潮。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凋敝、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局面,全省物价工作的重点是抑制物价上涨。

  据了解,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的季节,而集结在江西省内的人民解放军达到60多万人,还要动员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援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和华南。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以南昌市为中心的第一次地方性物价波动。

  据《江西省物价志》记载,1949年6月10日-14日,全省批发物价指数上升3.77倍。银元率先上涨,南昌市每枚银元的黑市交易价格由300元上涨到6000元。而同年7月下旬与6月10日相比,南昌市的食品、纱布、燃料、日用品、卷烟的批发价格指数均上涨了两倍多。

  为了制止这一现象,政府开展了稳定货币、稳定物价的斗争,禁止金银和外币的自由流通,组织金融工作队深入城乡宣传,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维护群众利益。据记载,1949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正式挂牌收兑银元,取缔非法金银交易;同年8月5日,南昌市公安局破获倒卖金银案件13起,严厉惩处了违法犯罪分子,对金银黑市交易活动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同时,银行还开办了折实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等业务,积极推行人民币占领全省货币市场。通过这些措施,迅速有效地遏制了第一次涨价风潮。

  1949年11~12月、1950年2月期间,省内又先后出现两次涨价风潮。这三次物价波动,使全省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物资严重匮乏。政府通过各方的努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成功打击制止了投机倒把和破坏金融市场的活动,使得社会虚假购买力退出市场,游资大量回笼,市场物价逐渐趋于稳定。之后,江西省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和稳定物价。

  南昌出现六大专业市场

  万寿宫小百货市场

  随着时代变迁,南昌商业趋向繁荣,至改革开放后,南昌先后形成了六大主要的专业市场。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暨抚督宪批准在万寿宫内设劝业场(注:商品市场),经营香烛、鞭炮,各式手工艺品。入场店摊按规定式样悬挂招牌,场内不准经营鱼、家禽、蔬菜、柴煤等鲜活、易污染商品,出售商品要用统一印制标签,标明商品场地、价格,不准抬价,违者由同行议罚。解放后,场内经营仍然活跃,1956年场内商贩组成合作商店。1959年,国营商业在场内设立小商品批发部。1966年,在破“四旧”过程中,万寿宫被毁,小商品批发部撤出,1978年小商品市场恢复,移向翠花街,改名翠花街小百货市场,专营小五金、小针织品、小手工艺品、儿童玩具、年画等,拥有摊位1000余个,占地4200平方米,年成交额700-800万元。

  高桥旧货市场

  地处象山南路中段,清末已初具规模,经营古玩玉器、估衣旧货、旧五金。商品品种多,规格全,价格低,交易时先看货后成交,按物定价。抗日战争期间,市场被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旧货商贩陆续返回,恢复经营。1947年8月15日,一场大火,场内店摊大部分被烧毁,业务停顿。1950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动员小商贩集资,重建高桥市场,后因少数商贩欺行霸市,成为盗贼销赃的场所。1953年取缔关闭,店铺改为住宅。

  北坛干杂货批发市场

  位于东湖区爱国路,是一个以街为市,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盖有过街卷棚的全天候市场。市场原是以蔬菜为主的农贸市场,1978年后,昌北的干杂货摊点迁入经营,自此逐渐形成拥有食杂店铺和200多个摊点的干杂货专业批发市场。市场淡旺季明显,自10月份开始到春节后为旺市期,生意兴隆。每天来自本省和外省的商贩有千余人,干鱼、干虾、木耳、香菇、笋干等成为市场上的大宗商品,日批发量在千公斤以上。北坛批发市场的兴起,带动了临近街道家庭商户的发展,东西濠街、豫章后街、东西万宜巷等近百户家庭经营干杂货。

  皇殿侧小商品市场

  位于中山路南段,1980年形成。改革开放后,有些商贩经常聚集在中山路入口处、百货大楼两侧,占据人行道出售日用工业品,影响交通和市容,南昌市政府决定利用皇殿侧自来水塔下面约500平方米一块空地,建立日用工业品市场,把聚集在百货大楼两侧的摊贩迁进场内营业,有摊位120个,经营商品主要为日用工业品和服装。

  高桥日用工业品市场

  位于渊明路,1982年形成,专营各种男女及儿童服装,货源大都来自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也有一部分自行采购面料加工成服装出售。市场南起孺子路,向北延伸至中山路,占据渊明路至高桥整个一条街道,面积约5148平方米。场内有塑料棚顶,定点定位经营,因系服装专营,市场信息反应灵敏,经营灵活,商品更新快,品种花色新颖,适合一般市民需求。场内摊位407个,从业人员1286人,年成交额六七百万元,有南昌“小香港”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移至西湖商厅内交易。

  子固路工业品市场

  建成于1983年,为半永久性塑料棚顶室内市场,南起中山路,北过民德路,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摊位340个,经营酒类、饮料、糖果、糕点、奶粉、肥皂等商品,以批发为主,批零兼售,货源直接从工厂购进。由于环节少,批零价格略低于国营商场,交易以现金进行,由于手续简便,当场看样取货,个体商业和一些小型的国营商场、基层供销社,均在此进货,交易活跃。后迁移至榕门路滕王阁副食品市场。

  上世纪末,万寿宫商城旁矗立着的宝庆银楼,是当时南昌城里最大、最豪华的黄金、银饰的品牌专卖店。这是当年宝庆银楼的屋顶,现已不复存在。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