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老字号国营店 嗅嗅昆明味(图)

2014-10-22

 

吉庆祥鲜点副食商场

地点:螺峰街107号

 

光华美发室

地址:华山东路46号

 

长春百货商店

地点: 长春路36号

 

位于螺峰街107号的“昆明吉庆祥鲜点副食商场”老店与一旁的老街巷面貌和谐统一。

  如果说文物古迹是传承城市历史的名片,这些经营数十年的老商店则更像承载着市民生活韵味的明信片。如今,他们身藏何处?经营状况如何?这些有生命的“明信片”是否能走得更长远?

  拨动秤砣

  仿佛回拨了时钟

  现今昆明吉庆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由昆明吉庆祥糕点厂改制而来。而“吉庆祥糕饼厂”自公私合营时由吉庆祥合并了18家食品店、铺,也是一时响当当的“中华老字号”和“云南老字号”国营商店。走进这家位于螺峰街的老副食商场,百余平米的门店被门柱自然地一分为二,正对着店门的左半边更像是一个现代的社区便利店。而右半部才是点心销售区,门前的一张宣传画“土样子、放心尝”吸引了记者注意,并列举了近30种传统的老昆明点心,比如重油鸡蛋糕和乳扇沙琪玛等耳熟能详却不容易在外面买到的点心。

  “要5块钱的茴饼”或“称20块的蛋糕”等声音不绝于耳,阿姨掀开罩在糕点盒上方的塑料透明盖,用食品夹给客人取出放进纸袋。称水果糖时的一幕更富有传统味道,铝制铲勺铲上一勺糖果往塑料袋里一倒,放到台秤上开始称,台秤更是现在难得一见的,白秤盘、绿秤杆,秤砣在秤杆上一拨仿佛同时也把时针拨回20年前。

  观察

  当年的老字号如今分店仅有3家

  “这个味道太老了,怕是难买到吧。”李奶奶说,重油鸡蛋糕的口感很实在,是因为油放得多,所以蛋糕厚实,油少了就干,不好吃,想要给老伴儿买点回去就得到螺峰街找。

  店员阿姨说,经过几十年的峰回路转,经营状况和人气也大不如前,这家老门市部的生意维持如此,首先是得益于多年来老顾客的认可,加上近年来部分经营面积也向社区便利店转型。目前吉庆祥门市部还在北京路环城北路交叉口附近及华山西路上分别开了2家。相对于满大街的嘉华饼屋来说,当年的老大哥不能不说是有些落寞。

  这里还能买到上百种纽扣

  长春百货商店上世纪50年代开业,后在1988年城市提升改造中拆除,在本世纪初期又重新开业至今,很多家庭必备的小商品在这里都能寻得踪迹。

  200平米左右的商场,商品琳琅满目,尽管店招和内部装饰并不时兴,同样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刚走进商店,就看到正对面的货架上放着“海鸥洗发水”和“蜂花护发素等产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日化区熟练地拿了金属盒装的“百雀羚”,还给老伴带了一盒“友谊”。

  天气转凉,老太太准备给孙子的秋裤重新装一条弹力橡筋,在店员指引下,她又挑了几根粗细不一的橡筋便走去结账。橡筋对面的纽扣货架上,大小、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纽扣分门别类放在透明盒子里,粗略数一下就将近100种。下次谁的纽扣丢了配不到,没准到这“国营”老商店里还能碰上呢。

  观察

  同款面膜要比外面便宜2块

  也许是因为这种主打“传统商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整个商场完全不因为貌似与时代脱节而造成生意惨淡。反而各个货架、过道前都有很多消费者能找到心仪的东西。而且老年服装区也有不少年轻人在给父母选服装,在临近冬季之际,两三位店员才能把服装区照顾周全。一旁的丝巾手帕等配饰也可以满足爱美的老年人需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商店里完全都是老商品,据介绍,近年来商场还是有意调整了销售策略,部分年轻时尚品牌的护肤品也在销售,甚至能看到“依云”的眼膜。他们一直秉承物美价廉的销售理念,美即面膜每贴要比外面便宜2元。“完全是老商品也很难走,但是上太多新的又留不住老客人。”店员认为转型问题就是经营的一个难题。

  辗转多次落脚租金便宜的路段

  按照当今的产业理论来看,蛋糕店和百货商场都属于实体经济,尽管面临一些发展制约,但仍在以老年人为主的消费群体中拥有市场。而“国营”理发店这种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现今的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在华山东路46号一个不算热闹的地段,记者找到了当年有名的“国营”光华美发室。

  那些年,国营理发店是一个自豪的名词,门外旋转着的五彩灯筒是每个城市的一抹风景。即使是80后的年轻人,对这样的情景也不会觉得陌生。不过,时至今日,同样是小推剪在理发,可屁股下坐的皮沙发已经取代了过去会旋转的理发椅,再不见口缸里清爽的肥皂水,刮面的服务也不再有。

  理发室老板说,这家理发店的前身确实是国营理发店,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变为私人营业了,近年来由于拆迁等原因搬迁了好几处,最终才在这儿落住了脚。

  观察

  传统理发室不少老服务却难寻

  除了光华美发室外,理发师们身穿白大褂小推剪剃头的美发室在昆明还有几家。记者在双龙桥和护国路等地都能看到,只不过很多传统技术都不在了。

  光华美发室的老板介绍,现在还经营老式理发室的老板,大多是当年各个老理发室里分流出来的理发师,很多都只会教早期的美发手段,如果没有继续学习,就很容易被新式发廊淘汰。

  发展

  “老字号”或将到各个社区开分店

  一块蛋糕隐喻着老味道、近百盒纽扣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老商品,还有那小推剪后面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留下纪念的生活标签。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过去极具人气的“国营”或者“老字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寞。数十年的老店铺至今只有3家门店,不得不令人唏嘘。

  如何把这些记录着市民生活信息的“明信片”寄给下一代,昆明市其实也有所考虑,今日随《昆明市关于加快商业服务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意见》一同下发的《昆明市社区商业建设规范(试行)》就规定,昆明市商务局负责制定商业服务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对各县区社区商业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加大对“老字号”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入驻社区设立连锁店;市商务局会同市规划局负责在项目整体竣工验收时核实社区商业的业态配置情况。

  建议

  保护老字号还须新瓶装“旧酒”

  在法国攻读历史文化产业专业的田小姐就曾以昆明多种老字号、老商店为样本撰写论文,她的导师也赞同其论文观点:原汁原味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要注重形式上的创新。

  同样是地方传统食品,她以北京的御食园为例,“去北京旅游出差的人,经常会在王府井、西单等老商业区购买到御食园的食品。”在她看来,御食园就算是新包装与传统食物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小包拆分,大包包装,让消费者一次可以尝到很多味道。“昆明老字号在借助相关政策进入社区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包装形式的创新。”另外,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就有传统的民间采耳技工,在旅游景点上为游客服务。昆明的传统服务业不妨公司化运作、统一形象拿到旅游景点统一经营,“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就能在保护的同时做到效益与传承兼顾。”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