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微博时代 还有很多人写诗

2014-10-14 来源:凯风网 作者:西荔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结果出炉

  ■2个月收到6528份稿件

  “谁说中国诗坛正在倒掉?看到这一群新诗人了吗?”这是网友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10月10日发布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获奖名单微博下的评论。短诗大赛完全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策划,以上海交大团委和研究生会的微博为平台,将新媒体和短诗结合,历时半年,最终于10月10日完成终审并发布结果,湖北美术学院彭彪的《过故人庄》拿下特等奖,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和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据大赛总策划兼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仁义介绍,获奖作品中约1/3出自非文学类专业学生之手。

  人们对诗歌的热情超出预期

  著名已故诗人张枣在旅德期间,每当向陌生人介绍自己时都会说,“我叫张枣,是个诗人”,这句话曾感动过很多年轻诗歌写作者。原因在于,曾经作为“高于文学”的艺术门类,诗歌在如今愈发远离大众视野。原本被“宠爱”的诗人也渐渐失去头顶的光环,甚至“诗人”身份逐渐蒙上灰色。没人写诗,没人读诗,“诗歌已死”的话语愈发成为大众和媒体谈论诗歌的关键词。

  在这样的语境下,这场以“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为主题、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的原创中文短诗比赛在策划之初,组委会也担心万一没人投稿怎么办,然而上线第一天就收到了160多份投稿。从5月13日比赛正式启动至7月11日,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在内的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纷纷而至,“如果按首计算,总计数量可能过万。”担任初审评委的复旦诗社社员苏宸介绍道。截至10月9日,在组委会尚未公布大赛最终获奖作品之前,微博话题#短诗大赛#的阅读总量已经超过6000万,仅初审结果发布时阅读量即有200万。

  读者的反应也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很多评价让他们感动异常。网友“陈里”说:“诗一样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诗歌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理想和梦想。这种形式很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他们的梦想和希望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支持和赞扬你们举办的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网友Joyce宅小宅说:“我不爱读诗,更不会写诗,但终评和复评的每首诗我都看了,这条(微博)里的所有的致辞和感言我也都看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

  新媒体和篇幅短让赛事成功

  马仁义组织举办短诗大赛的初衷是想为青年诗歌写作者提供平台,而以微博发布和只接受短诗相结合的形式,“灵感是来源于最近两三年风靡微博和校园的‘三行情书’大赛”。“三行情书”最初是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一项诗歌体裁,要求作者以60字以内、排列成三句的诗歌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参与门槛较低的赛事曾在日本风靡一时,后在中国网络走红。虽然最初的构想源于此,但马仁义认为“三行情书”、“微情书”等名称过于局限,很难再出新意,于是用更为开放的“短诗”这一名称替代。

  “如果诗歌太长,不仅创作门槛被抬高了,而且也会影响微博用户的阅读。如果你来一篇四五十行,甚至上百行的诗歌,放在微博上,恐怕真没几个人会耐着性子读下去。通过两年的微博管理经验,我能感知到微博用户对14行以内的短诗,还是有着较高的容忍度的。如果你想在微博平台搞一场散文大赛或小说大赛,几乎是不可行的。”马仁义从一开始就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阅读思维有所考虑。

  在赛事开始发布消息之初,并未得到过多的关注。但本次赛事初审的评审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每天都有遴选结果的持续过程。初审评委由140名来自两岸四地79所高校的研究生担任,其中约52%为文学类相关专业。马仁义说,这些研究生评委受邀而来,多有写诗、诗评等文学背景。组委会预选团队分为三组,每组11人,每隔两周轮一次,每组每天从100份稿件中选出9首直接晋级下一轮的作品,以及9首待定作品,并即时发布到微博上。这样,评选结果的发布同时又是二次宣传和传播的过程,读者会被诗歌作品吸引,之前可能“漏网”的写作者也有机会持续加入进来。

  短诗和新颖媒介传播方式无疑是促成这项诗歌赛事反响热烈的主因。评委肖水认为,这次比赛的要求是“短诗歌”和“一首”为诗歌大赛带来成功,但是两者都指向:取消难度。所以这次诗歌比赛,与其说是一次“竞争”,不如说是一次“嘉年华”。它对公众加深对当代诗歌的理解无甚用处,但是对由此激发每个人内心的“诗性”无疑是一件好事。

  评审机制或有待提高

  短诗大赛吸引了众多的诗歌写作者甚至成熟的诗人参与,如曾获得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等国内重要青年诗人诗歌奖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叶晓阳,但其并没有进入到终审。得知这个消息,臧棣感到诧异,认为可能问题出现在评审机制上,并从批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很多作者在表达上缺少必要的自我反动,大多沉溺于某种抒情套路中无力自拔。肖水认为评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终审稿件质量没有达到期望,“部分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未名诗歌奖、光华诗歌奖得主的作品在初选中就被出局。目前的评选机制为求影响的最大化,让部分读者级的媒体从业人员担任评委,本身就无法保证质量。”对于这一问题,马仁义认为,虽然他们力图将所有好的作品都选出来,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

  本次赛事,经过初审评选出的118篇晋级作品,在复评阶段是交由17位媒体文化记者、编辑共同打分,选出72篇终审作品。最终,由包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主任须文蔚、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胡晓明、复旦大学教师肖水、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陈先发、《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半月谈》执行主编周清印,以及《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在内的10位评委按百分制执行终评。其中,臧棣、陈先发是中国当代重要的诗人,须文蔚是台湾著名诗人,而肖水则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之一,其他评委或为诗歌评论家,或为诗歌刊物编辑,都是当代汉语新诗的在场者。因此仅从终审评委的构成来看,赛事的评审质量是值得信任的。

  然而,对于初评、复评和媒体评委,虽然在整体上与诗歌和文学相关,甚至还有如《生活周刊》副主编陈陌、《燕赵晚报》文化记者孟醒石这样的诗人担任媒体评委,但大部分对于当代汉语新诗的理解处于爱好者、读者的阶段,甚至初审中一部分成员是上海交大研究生会的工作人员,最终呈递到终审评委手上的72人名单无法达到评委的期望恐也就不足为奇了。谈及作品的整体质量,臧棣还是有些失望,“没能达到我预想的水准”,但对于赛事本身的组织、策划,以及在大众层面产生的效果都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样的赛事从加深大众和诗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方面来讲是好事。

  诗人和大众双方需要更多沟通

  “最令我痛感的是,这不是这些作者本身缺少才气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诗歌教育有问题。我们的诗歌教育并没有鼓励这些作者激活对语言的想象。”在臧棣看来,赛事整体作品质量未能达到他的期望的原因不是作者才气不足,而是诗歌教育的问题。

  对此,特等奖作品《过故人庄》作者彭彪向早报记者坦言,现在社会包括大学都难逃“功利”。他希望大学能注重诗教和美教,不再用研究科学主义的方式去研究人文学科。而一等奖获得者李鹏飞(笔名文刀)认为,如今诗歌是一种饱受非议的文学题材。“人们的价值观日趋现实,很多大学生在谈及诗歌创作时都持否定态度。此外,以单纯赚取稿费为目的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无论如何,收到这么多作品,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说明我们的青年人还是非常重视诗歌的,读者对新诗也是感兴趣的。”对于诗歌和诗人在近二三十年的境遇,臧棣认为里面有诗人的责任,“有的诗人很傲慢”,也和我们的大众及大众文化有关。

  近些年,臧棣之所以热心于诗歌在大众层面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使诗人和大众读者能够有更多沟通和交流。在臧棣看来,其实,当今诗歌的写作生态是越来越好的,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眼界成熟,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并不像一般的看法那样是式微、衰落、边缘的。而长期进行校园诗歌活动,对当代诗歌和校园诗歌非常熟悉的肖水认为,“本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文学作品展示平台变得多元化,变革时代人的内心也变得丰富、复杂、深沉,急需表达,大学生中的诗歌写作者的数量比1990年代有急剧的增长。同时阅读变得便利之后,他们的视野也更广阔,其诗歌写作水平远远超过一二十年前的大学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