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长寿之乡铜鼓敬老习俗 须由女儿唱主角

2014-10-10

  自古以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都是中国人对老人常用不衰的祝福语。究其原因,在中国传统的敬老文化中,福和寿是最被推崇的,而“长寿”更是人们永不懈怠的执着追求。

  因此,“祝寿”在民俗意义上显得尤其重要,它集中体现了敬老尊老的内涵。在江西首个“中国长寿之乡”铜鼓,敬老尊老的风俗源远流长,至今仍沿袭着颇具地方特色的“祝寿”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铜鼓都会举行长寿节,进行“十大寿星”评选。

  江西首个“中国长寿之乡”

  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的铜鼓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全省之首。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长寿文化提供了天然条件,正如当地有句俗语称:“六十岁老人比较小,七十岁老人不算老,八十岁老人满街跑,九十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正因为长寿老人特别多,2012年,铜鼓县被正式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这也是我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

  “铜鼓是湘鄂赣边界的客家中心,客家人乐观勤劳、崇文尚孝的优秀品德孕育了源远流长、风韵厚重的客家文化和长寿风尚,爱老敬老氛围在当地非常浓厚。”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对铜鼓进行考察后评价道。

  自古敬老习俗众多

  据铜鼓县委宣传部邱桀介绍,自古以来,当地敬老尊老的习俗就有很多,如分了家的兄弟都要赡养老人;老人想要跟着哪个儿女生活,全由老人自己决定;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辈有交情的亲友,被投靠的晚辈要把老人视若亲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称,为其养老送终等。

  除此之外,当地每年还会举办许多敬老活动,如每年都会评选“孝子贤媳”,能够评上的家庭都会以此为荣,成为周围邻里羡慕的对象;更为热闹的还有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举行的长寿节,期间会进行“十大寿星”评选。活动期间,人们会向长寿老人赠送贺礼,争相与他们握手合影,以沾沾长寿老人的福瑞之气。

  当地民俗专家朱可山告诉记者,在这些习俗中,要数为老人祝寿最为热闹、最充满骨肉亲情。

  祝寿活动由女儿倡仪

  《庄子·盗跖》篇中有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就是说人活到60岁,过生日才谓过寿。但在铜鼓,人们为父母祝寿则是从50岁就开始,此后,凡是逢十的大寿,都要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因为父母50岁时,做子女的大都已经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再需要父母供养,该轮到他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朱可山说。

  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铜鼓为有儿有女的老人祝寿,并不是由儿子首先倡仪的,反而是一定要由女儿提出。

  之所以有这样奇特的习俗,据邱桀介绍,是为了表明女儿不管嫁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父母,时时都在祝福父母健康长寿。到了祝寿日,更是要借此机会表达孝心。

  因此,铜鼓为高寿老人祝寿一般是由女儿前期张罗,约齐自家的兄弟商议庆贺事谊,一切就绪后再告知亲朋好友。

  寿礼准备各有讲究

  祝寿当天的计划敲定之后,具体的工作便交由儿子负责,女儿则要开始认真准备一份寿礼。

  “作为祝寿的重要部份,每样寿礼都有所讲究。因为它寄托了后辈对寿星老人的美好祝愿。”朱可山说。

  寿礼中,必不可少的是雕龙刻凤的大红寿烛,因为这象征着老人“光耀门庭,光耀后人”的高风亮节;还要送一把长长的“龙须面”,取其“长”的寓意;一般的寿礼中还会有一封千响的爆竹,号称“千子”,用来夸赞老人子孙满堂,后代连绵,福寿双全;当然,新衣、新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准备双份,父母都要送,祝愿老人穿新衣、踏新鞋,过完一岁又一岁。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描金贴花的寿联、寿幛,不同的寿辰对应有不同的寿联。如六十岁的寿联为“颂晋林壬欣介眉,算周花甲乐延年”;七十岁的寿联为“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遐年”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还会给老人送些蜂王浆等延年益寿的补品,或是讨老人喜欢的蛋糕、彩画等。

  送寿礼热闹非凡

  寿礼准备有说头,送寿礼的过程更有讲究,在外地人看来,其热闹程度堪比旧时送彩礼。

  据朱可山介绍,在正式拜寿的那天早晨,女儿要从婆家将寿礼抬到父母家,用来盛装寿礼的是一个木制箱子,长约4尺多,高约2尺,上面扎好红绸,由两个人抬着,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团红色的火焰,煞是吸引眼球。

  木箱里分为几层,第一层放寿面、寿烛、寿桃、新衣、新鞋;第二层放补品,鸡、蛋、猪蹄花、猪肉之类;第三层是看盘,即只看不吃的,每盘都是请糕点师傅专门制作的鱼、龟、松、鹤之类。每层礼品上必须铺上柏树叶,象征长寿。

  除此之外,送礼的队伍前还有人吹打乐器、有人撑旗、有人拿着大红灯笼,一行人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沿街而过。父母家也会安排人以同等规格前往迎接。两队汇合时,更为热闹。

  如果是女寿星过寿,其娘家人也会这般隆重地将寿礼送过去。

  拜寿环节是高潮

  如果说祝寿就是一出戏,那么拜寿就是这出戏的高潮。到拜寿环节时,厅堂里寿烛高照,鼓乐齐鸣。迎送宾客唢呐吹奏《大开门》曲牌,待宾客坐定之后,再开始演奏《闹杨州》、《大乐》等一些民间流传较广的、热烈而欢快的曲牌。

  氛围在此时达到最高潮,由村中懂文墨且口才好的人担任司仪,开始引导老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在宾客的注视下,按从大到小的年龄顺序依次给老人拜寿。一边拜寿,一边由司仪领唱:一拜寿比南山;二拜福如东海;三拜日月同春。拜寿之后,老人会赏给后辈一杯甜甜的冰糖茶,寓意希望儿孙甜甜蜜蜜地过日子。

  朱可山说,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如父母庆寿时儿子不能到场,就要由儿媳或女儿穿上男子的服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向老人拜寿,宾客则在一旁高声道:“令郎给您拜寿来啦!”老人的思子之心也能在此时得到缓解。

  最后,丰盛的寿宴正式开始,一般有四盘八碗,多的有六盘十二碗。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种叫“包圆”的食品,“包”在客家话中有“一定”的意思,“圆”是“团圆”的意思。在寿宴上摆包圆,是希望全家能团团圆圆、子孙满堂。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