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麻婆豆腐看成都 陈麻婆的百年技艺

2014-10-09

  提及川菜,麻婆豆腐可算是一道绕不过的名菜。作为一道极富地方风味的特色菜,它色香味俱全,是川菜的代表菜肴。肉末和葱末点缀其间,豆腐愈显软嫩细白,完整排布于盘上,被透亮的红油环绕,端上桌来,一股花椒的香味迎面袭来,令人垂涎三尺,凡到成都的游客莫不欲一尝为快。

  万福桥边陈麻婆

  万福桥是一座风雨廊桥,木结构,因桥头有“万福来朝”的匾额而得此名。万福桥历经风雨沧桑,横跨府河两岸。它始建于清康熙中叶(约1680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成都县令下令重修并题匾“万福桥”,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再次重修。当年的万福桥是一座不长的木桥,却十分宽敞。两旁有高高的栏杆,雕花生动细致,桥上还有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万福桥北段与万福街相连,可以从北门城门洞出城,南段则与文殊院背后的火巷子相对,沿城墙边往西通往外北五块石、洞子口和郫县两路口,可谓四通八达。

  那时的万福桥周边还是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一望无际的稻田绵延到视线尽头,青瓦小院的农舍鳞次栉比,一排排掩映在翠竹之间,清澈的府河蜿蜒流过,两岸杨柳依依。桥下游右侧的上河坝街,有一间看似普通的红锅饭铺,这就是陈麻婆豆腐的故址了。

  陈麻婆本姓刘,生于万福桥边的上河坝街,她自幼不仅聪慧机敏,还勤劳能干,成年后下地干活、缝补浆洗可谓样样精通,而厨艺尤为精湛,邻里亲友之间无不对这女子交口称赞。二十岁时,她与街坊陈春富结为夫妻,称作陈刘氏。清朝同治初年(1862年),二人在万福桥边开了家小饭馆“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陈刘氏除了勤俭持家,便只好每天烧锅炒菜维持生计。又因为脸上有麻子,人们便戏称之为“陈麻婆”,但陈麻婆这人性情温顺和善,却也不恼,对这个称呼欣然接受,“陈麻婆”的绰号就这样流传开来。

  陈麻婆豆腐这一佳肴的产生与万福桥关系紧密,万福桥是成都当时最热闹的地区之一,小工商业者、贩夫走卒等等人群常常在此汇聚。清朝年间,成都西城是满族旗兵驻防之处,因此西门只供满人进出,不对汉人开放,万福桥因此而成为彭县、温江、郫县、新繁等县乡百姓进出成都的必经之地,若逢夏秋水涨,木材商人从岷江上游松潘、理县、汶川等地运下大量原木,这里成为临时的木材市场,更是车来车往,人声鼎沸。

  不仅如此,到省城的贩夫走卒也都要从万福桥头经过,温江、郫县、新繁、彭县等地是川西坝子上著名的菜油产区,这些贩夫走卒常年不断地将菜油经万福桥运到北门内的草市街油市去销售。他们都爱到陈麻婆豆腐店里来歇脚打尖。清晨天刚蒙蒙亮时,他们就挑起扁担,装好菜油,朝成都市内走,而抵达万福桥时刚好正式中午,饥肠辘辘。他们便各自停脚休息、搭伙吃饭,这些挑夫生活拮据,自然不能奢望大鱼大肉,就经常在桥头肉摊上买点猪肉或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陈刘氏代为加工,这样既图个便宜,又能吃上荤腥。

  陈刘氏知道这些脚夫十分辛苦,谋生不易,奔波劳顿之后吃得要辣、要麻、还要热乎,最好还能下饭。思虑再三,她用一斤豆腐四两肉的比例,选嫩豆腐,用开水烫,除掉豆腐的涩味,然后切成方丁,再将牛肉剁碎成末,翻炒之后加豆豉、豆瓣、辣椒、花椒、酱油等等调味料适量,待汁水调好,就下豆腐,再浇肉汤,回至中火,此时红白两色在锅中交织,正所谓千炖豆腐万炖鱼,炖至豆腐熟透,便勾芡收汁,撒上花椒粉,再以葱段点缀,一盘麻婆豆腐就这样制作完成。

  麻婆豆腐声名远播

  日子一长,陈麻婆的烹饪技巧愈加成熟,烧出的豆腐味道不同凡响,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风格。酒香尚且不怕巷子深,况且万福桥边人来人往,来来往往的顾客变多了,一传十十传百,陈麻婆豆腐的名声便慢慢越来越响,每日来吃麻婆豆腐的,除贩夫走卒以外,亦开始有达官贵人慕名而来。这些远近而来的顾客,也多半是自带油、肉来找麻婆代为加工,久而久之这便渐渐形成了陈麻婆豆腐店不成文的规矩,也成了陈麻婆豆腐店的一大特色。

  “北门外有陈麻婆者,善治豆腐,连调和物料及烹饪工资一并加入豆腐价内,每碗售钱八文,兼售酒饭,若须加猪、牛肉,则或食客自携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号人多不知,但言陈麻婆,则无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惮远,与王包子同以业致富。”

  游宦四川的周询后来在《芙蓉话旧录》里对当时的情景做了详尽的记述,从这本记录了成都饮食实况的书中不难看出,陈麻婆豆腐在当时凭借食品的美味已声名远播,前来一尝为快的食客络绎不绝,食客们都遵守着自带食材这一规矩,等着大快朵颐一饱口福。

  蜀地气候潮湿,冬天尤为阴冷,用麻、辣去湿就成为川菜的一大特色,在冬天吃上一口麻婆豆腐,浑身舒畅,气血活络,疲劳很快能够消退。而麻婆豆腐大受欢迎的原因,不仅在于它集合了川菜麻辣鲜香的特色,更是因为它物美价廉,达官贵人和普通庶民都可以去尝个鲜,是真正意义上的平价美食,也是蜀地民间美食的一大代表,所以能够很快得到平民百姓的喜爱,迅速地推广普及开来,成为成都美食的一道重要菜肴。

  一直以来陈麻婆豆腐店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店铺的特色,就是陈麻婆豆腐店的炉灶都安置于店堂前,即便是成名之后,效仿者众的情况之下,这一惯例都不曾改变。顾客和过往路人均可在店门前目睹炒菜厨师的烹饪过程。那时灶上的人手并不多,他们切豆腐,剁豆瓣,调作料,从从容容,不紧不慢。陈麻婆豆腐店不仅长期坚持依顾客的先后次序单锅制作,还一直是当众操作。虽说前来围观欣赏的顾客很多,但学会者却几乎没有,陈麻婆豆腐店也因此一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何以美味

  麻婆豆腐扬名之后,陈麻婆因为珍惜名声,更讲究食材的选择了。单就做豆腐而言,她所用豆子粒粒精选,绝对不会使用陈年黄豆。泡豆子的水专用河边砂井之过滤井水,熬煮豆浆时也用松木明火,点豆花的石膏只用陕甘北路货,不可不谓费尽心思。除了上述的多种原材料,陈氏饭铺制作豆腐时,也还是有不少神秘的独家功夫。

  这不是一盘简单的豆腐,几乎处处都有讲究。首先,麻婆豆腐一定要选用石膏点制的豆腐,而不是卤水制的豆腐。因为石膏点制的豆腐才能更加细嫩。要加永川豆豉炒香,虽说豆豉的品种很多,江南地区的人们喜欢阳江豆豉,北方多用京味豆豉,而西南地区喜欢使用永川豆豉。永川豆豉色褐,口感浓重而醇厚,具有香而不腐的特点。这些是他种豆豉所不能匹敌的,也是形成麻婆豆腐特色的一大原因。

  除此以外,陈麻婆还认为,制作麻婆豆腐时,牛肉比猪肉更好,尤以无筋、净瘦的黄牛肉为上品,而且她认为为了避免油腻,炒牛肉粒时切忌用猪油。采用这种方式作出的牛肉色泽金黄,与豆腐嫩白形成色彩上的对比,给人以美的感受,菜色更是悦目。她还主张菜油的用量要大,用红油包裹住豆腐,起锅前再用水豆粉勾上一点芡汁,这样既能让调料更好地附着在豆腐上,还能保持菜品的温度,产生更好的口感。

  正是因为对食材和调料的严格把控,近乎苛刻的高标准要求,以及高超的烹饪技艺,才造就了陈麻婆豆腐的独特美味,引得食客趋之若鹜,并且愿意在饱餐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去,赢得回头客无数,这才是麻婆豆腐的魅力所在。

  豆腐绝技的传承

  陈麻婆夫妇膝下无子,陈麻婆54岁辞世后,其女鲁陈氏、女婿鲁希智继承豆腐铺,鲁陈氏逝世后由其子鲁世权承袭饭铺继续经营,鲁世权去世以后,其妻陈氏继续开办饭铺,此为陈麻婆豆腐店的第三代传人。因为鲁陈氏无子,其女鲁俊卿继承其业,这四代豆腐店的经营均由妇女当家,这也成为麻婆豆腐店一大特色。

  成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三十年代初,蜀中军阀割据混战,陈氏饭铺里的汉源花椒使用殆尽。有一段时间,店主只好向外县高价购买,实在购买不到,就特意在铺门上贴出告示:“因暂时缺上好花椒,我麻婆豆腐停业不卖”。正是这种诚实经营的做法,使其在同业中传为美谈,这种注重信誉和品格的销售方式也倍受百姓称赞。

  陈麻婆豆腐店起初没有招牌,食客都记得陈麻婆的麻脸,能找到店铺所在。后来因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仿效者众多,遂有了名店招牌的意识,60年代,陈麻婆豆腐店请四川著名书法家余中英先生写了“陈麻婆豆腐”的招牌,用生漆做底,上缀金字做成横匾,挽上红绸悬挂在店门口。经过多年的发展,陈麻婆豆腐店不仅局限于麻婆豆腐这一种菜肴,又开发出了多种系列豆腐菜肴,如熊掌豆腐、三鲜豆腐、菱角豆腐、锅贴豆腐、口袋豆腐等,还推出了豆腐全席、药膳豆腐等等多样的菜品,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陈麻婆豆腐店于1956年经改造后成为国有企业,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陈麻婆豆腐享誉国内外,1988年和2001年由陈麻婆豆腐店厨师两次东渡日本参加国际食品博览会,1993年中国烹饪代表团到日本表演,陈麻婆豆腐店烹制的系列豆腐菜品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城市引起轰动,求食者均赞不绝口。随着川菜走出国门,川菜厨师把陈麻婆豆腐带到了东南亚,带到欧洲和北美。如今,海外的中餐馆菜单上都有麻婆豆腐的大名。

  陈麻婆豆腐1990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1995年该店被国家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陈麻婆豆腐宴”在2002年全国第12届厨师节上评为“中国名宴”。

  陈麻婆豆腐店在50年代迁入市内,日后发展顺畅,分店众多;而豆腐店旧址所在的万福桥在解放前夕被洪水冲毁,只残留下一些隐约可见的木桩,成渝铁路通车后修建了人民路,又在万福桥的旧址上建起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取代了古老的万福桥,成为市中区到火车北站繁忙的交通要道。

  故地故景早已不在,麻婆豆腐这道菜却频频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段麻婆豆腐的历史也由此至今被成都市民们津津乐道。我们品味这一道端上桌来勾人食欲的麻婆豆腐,不免能够追忆起曾经的万福桥,以及曾经在万福桥柳树下那个小小的红锅饭铺。一道菜流传百年,品尝者唇齿留香。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