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竹制象牙:靖安竹雕往事(图)

2014-10-08

  靖安竹雕经过五代人的传承,从清中叶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在过去,它始终是木匠艺人的副业之一,正是这样的经历,让靖安竹雕与古代木构建筑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在靖安竹雕中,光洁细腻的翻簧制品几乎令人难以相信其竹制品的身份,也因此获得了“竹制象牙”的别称。

▲经典竹雕作品《故宫角楼》

  源自清中期发展两百年

  中国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一段用竹简刻字纪事的时期,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了竹刻。据了解,唐代时,竹刻艺术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明清时期已广泛流传。

  靖安竹木雕刻已于去年入选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据靖安县委宣传部汪高源介绍,在靖安县境内,以中源乡的竹刻历史最为悠久,发展最具规模。

  记者辗转找到了靖安竹木雕刻工艺传承人蔡长远,他1970年出生于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初中毕业后因贫苦辍学,自学工艺美术、书画、篆刻、诗词等。

  蔡长远告诉记者,清中期嘉庆年间,他的祖辈就开始从事包括木雕、竹刻在内的手艺活。传承至今约200年时间内,家族五代均以此为业。

  最初,靖安竹雕算不上一个独立的行业,蔡氏一家也是以木作营造为业。过去中国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蔡家人便经营各种木制建筑、各式家具制作,同时也在竹材上创作浮雕及刻字等。直到近现代,随着人们对工艺品的关注和追求,靖安竹雕才脱颖而出。

  内容取材于古代建筑

  记者了解到,竹雕艺术主要在中国南方发展,分为多个流派,如嘉庆派竹雕、金陵派竹雕、浙派竹雕等。湖南、浙江等地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竹雕流派。

  江西处于中国古代交通大十字的交汇处,与湖南、浙江、安徽等省份毗邻,地理环境决定了各种风格在这里融会贯通。蔡长远告诉记者,靖安竹雕的艺术特点之一便是兼具了各种流派的长处。

  200多年来,竹雕技艺在靖安代代相传,正因之前很长时间竹雕都是作为副业之一,所以当竹雕异军突起后,工匠们一直以来所从事的木作营造便为竹雕创作提供了灵感。

  蔡长远介绍说,靖安竹雕的特点之一是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取材,不仅花纹图案由古代建筑的门、窗花衍化而来,整体造型创意也源于古建筑的门窗、回廊。并且,通过靖安竹雕的造型图案不难发现,其中还融入了剪纸艺术。

  独创钝刀雕刻手法

  靖安竹雕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刀的工艺。经过几代人的钻研,蔡氏竹雕传人吸取前人经验,改良了竹雕工具。从小受家庭熏陶的蔡长远是跟着父亲蔡名拔学习雕刻技艺的,他说:“一般竹雕用的刀比较锋利,适合铲和削。但靖安竹雕经过改良,使用的是钝刀。”用钝刀制作竹雕,工艺也有所不同,不是铲和削,而是打磨,显然这样更加费工。

  据了解,靖安竹雕的钝刀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此外靖安竹雕竹材粗加工的设备以及造型外观设计,也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蔡长远的竹雕工艺技术和产品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大奖。

  传统的竹刻受制于竹木,靖安竹雕则创造出了以多层镂刻为主,类似象牙多层雕刻的技术,使得原本经过打磨已经光洁如玉的竹雕更加精致。

  兼具实用与观赏性

  靖安竹雕一般分为竹筒、竹灯、竹屏、竹根雕、古楼阁模型、竹簧、竹编和竹扇等种类。制作工艺包括镂空雕、竹根雕、竹簧雕、留青雕、竹微雕、浮雕、圆雕等技法。

  常见的单层、双层和多层刻笔筒、花瓶、茶筒、画筒,采用的是镂雕工艺;也有的在竹材上浮雕仙佛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竹根雕则更加多样,根据原生态造型打造成十二生肖、各类器皿、文房用品及渔翁船等造型。

  据了解,蔡氏竹雕现有镂雕、浮雕、根雕、圆雕、留青雕、徽雕等六大类上百个品种。

  过去人们追求器物的实用行,因此靖安竹雕做得比较多的主要是多层镂空笔筒、竹灯等,随后,根雕人物、古楼阁模型工艺品渐渐多了起来。1999年,蔡长远还为昆明世博园设计制作了99盏竹雕灯。

  在靖安竹雕经典作品《故宫角楼》中,角楼鳞次栉比的斗拱、飞檐,全部用竹雕的形式加以生动重现,令人叹为观止。

  精致竹雕取材于普通毛竹

  蔡长远告诉记者,靖安竹雕一般多取材于南竹,又称毛竹,竹根、竹中、竹梢都可以用,但以竹根和竹中较多。

  南竹在江西十分普遍,尤其在竹木资源十分丰富的靖安地区。但竹雕对材料的选择十分严格,要选出上等的竹材,首先必须懂得鉴别毛竹的生长年龄,主要从竹子的表面颜色进行区分。

  初生的毛竹,秆上呈现油绿色,并有细密软毛;第二年秆上细毛脱落,秆为青绿色,每个竹节下显出一道银白色粉环;第三年表皮变为黄绿色,节下粉环变为灰黑色并逐渐消失;第四年以后,秆上渐生灰白粉末,表皮逐渐变黄;到了7年以上,表皮就变为老黄色。

  一般来说,1~2年生的竹子,质嫩、疏松,雕刻后极易变形,不宜作竹雕材料;超过6年生的老竹,由于纹理粗糙,不耐精雕,也不宜用于雕刻。故采用3~5年竹龄的竹子最好。如果是留青竹刻,则以选取腊月毛竹为最佳。

  精致翻簧质地如象牙

  要了解靖安竹雕,翻簧不得不提。蔡长远告诉记者,翻簧是靖安竹雕工艺的一种,制取的工艺比较复杂,先须去除竹子的青色外层和中间层,取竹子的最里层大约2毫米左右,剖一条缝,经过高温水煮、防蛀、烫压、整平、粘贴成面状后才能进行雕刻。

  竹簧独特的质地与光泽比一般竹雕显得更加精致细腻,因此有“竹制象牙”的别称。翻簧竹刻工艺的品种、造型逐年增多,表现形式和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

  翻簧竹刻工艺的器物造型,由早期简单的笔筒、诗简等,发展到文具、花插、屏风、宫扇、花瓶、果盒、首饰盒等。从原有的日用品发展到大件的陈饰品,从竹制品发展到竹、木断面镶嵌的工艺美术品。

  在原先简单的线刻、留青刻的基础上,随着新技术的加入,发展到彩绘、电烙绘、浮雕以及在竹簧上采用硝酸腐蚀后加以雕刻、线刻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又新又旧,是记者采访靖安竹雕时对这一传统工艺的最大感受,传承了200多年的传统技艺,因为不断加入新工艺,成就了这一将历史融入现实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