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冰书挑战”不妨换个玩法

2014-09-17 来源:北京日报

 

  “冰桶挑战”渐渐降温,“冰书挑战”又开始走红。

  “冰书挑战”,看名字就知道沿用了“冰桶挑战”的游戏规则,只不过明显没那么疯狂,被挑战的人只需要迅速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十本书,然后再挑战十人,即可一路传递下去。9月7日,香港作家廖伟棠将这个国外社交网站上发起的新游戏引荐到国内的微博上,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有约1500万人参与其中,可见这个游戏还是深得人心的。

  当然,凡事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冰书挑战”流传的过程中,还是有人提出了一些异议的。比如知名书评人止庵,便拒绝参与这个游戏,他给出的理由很直接:“读书而已,挑什么战啊,有点‘煞有介事’。”还有参与者开列出的书单内容不过是些教科书,甚至凑不够十本书,令一些忧国忧民者再度对国人的阅读修养问题发了不少感慨。

  耐人寻味的是,游戏进行到现在,作为其重要推手的廖伟棠竟然也表达出一些失望之情。在他看来,人们开列的书单多有重复——比如四大名著就当仁不让地纷纷上榜;而且其中畅销书占了至少一半的比例——这确实印证了近年来所谓“轻阅读”的流行之风。总之,他眼中真正的“冰书”,或者说所谓冷门书,似乎并未因为这个活动的走红而被“捂暖”。

  凡是能够对阅读有推广作用的活动,我都一定要举手支持。就说这次“冰书挑战”,尽管因为游戏性太强而未免显得“煞有介事”,但至少给了公众一次参与讨论阅读的机会,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冰书不冰”的问题,我总觉得似乎不必太强求大众一定要读冷门书,只要是读好书,甚至只要是还在坚持读书,就应该给予鼓励。

  但对于“冰书挑战”的规则,我多少是有些不满意的。比如对被挑战者要“迅速”参与游戏的这则要求,看上去就有些荒唐。读书从来都是个慢功夫,挑选好书更是件要反复斟酌的事情,可挑战者偏要在时效上强人所难,拿读书当赛跑,未免太过儿戏。再比如被挑战者还要列出所谓“TOP10”,阅读的效果向来是因人而异,甚至可能牵扯个人隐私,更何况好书怎可轻易较出高下,如此开列书单难免有些无趣。

  至于这个游戏对阅读所能起到的实际推广作用,则更令我担心。

  1500万人开列的书单,至少是上亿本书的庞大规模,那些真正值得阅读的“冰书”难保不会淹没其中。而在不断挑战下去的链条中,单凭微博上的简单介绍和书名罗列,又有几个参与者真正有耐心翻一翻别人推荐的图书?如果没有人真正因此去读书,那么这个游戏很可能沦为肤浅的炫耀。倘若结果真是如此,恐怕也就没有玩下去的意义了。

  有鉴于此,我建议努力推动这个游戏的读书界大V们,不妨改变一下游戏的玩法。按照我的粗浅设想,挑战者可以挑选出一本有阅读价值又乏人问津的“冰书”,点名几个朋友,要求在一个相对宽裕的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且以一条微博的字数为限,写出自己的感受,方算过关,过关者可以继续点书、点名,让更多的人照此方法真正去读书。

  当然,这也许仅仅是我个人的异想天开,这个规则也许同样存在不可预知的问题,但我觉得这或许才能触发真正的阅读。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曾在《忏悔录》中提到一个令人难忘的事情,当他深陷迷惘之中的时候,邻近一所屋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反复唱着:“拿起来读!拿起来读!”确实如此,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比把书拿起来读更重要的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