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卓文君开私奔先河 看七大才女的爱情阙歌

作者:若水三千 · 2014-09-02 来源:凯风四川 原创

  泱泱中华五千年,自古便多出才杰佳人,其中更不乏才貌兼备的奇女子,她们不仅容貌倾城,傲人的才气更使得她们名传千古。

  自古美人配英雄,而属于才女们荡气回肠的绝美爱情也随着她们的才情流芳于后世。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那些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才女们的爱情故事。

  一、写出《女诫》的第一位女历史家---班昭:

  班昭是一位绝对的美女,她的父亲班彪是当时的大文豪,他的哥哥是《汉书》的作者班固。有人称她为一代文豪,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人都称她为女性世界的“罪魁”,因为她写下的《女诫》,给后世无数的女子加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班昭是个前无古人的旷世才女,但在爱情上却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她14岁就嫁给了同郡曹世叔为妻,夫妻两个人的个性相差很远。曹世叔性格外向,十分喜欢热闹,但是班昭却温柔细腻,是一个内向的女子。还好夫妻两个人都能迁就对方的性格,或者说班昭十分愿意委屈自己,来迎合丈夫的喜好,所以两个人生活过得还算美满。可惜曹世叔很早就病逝。于是班昭就过上了守寡的日子,以后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开始一片空白。也许就是这样的经历,给班昭的一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70多岁高寿之时,班昭写出了《女诫》,在她对婚姻生活残留的记忆中,就是对丈夫的种种包容,所以就自以为天下的女子都应该和她一样,应该包容丈夫的一切,甚至就算丈夫有了过错,女人也要忍,用自己的柔情来感化对方。这种可笑的理论竟然流传了几千年,而且无数的女子被这些理论所害。

  虽然这一代才女也许最初写下这些规则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是却奠定了以后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基础。

   

  二、一生三嫁,命运坎坷的东汉才女---蔡文姬: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蔡文姬的《悲愤诗》是对一生命运最低沉的痛诉。一生三嫁,让蔡文姬的一生画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在她身上,“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不能两全。

   

  蔡文姬非常有才华,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名盖过美貌的女子。蔡文姬第一次出嫁,远嫁河东卫家,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愤而回家。在回家不久后,又被羌胡番兵趁机掳到了南匈奴。文姬一路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去就是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还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派使者携重金把她赎了回来。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一旦要离开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

  归汉后的蔡文姬经曹操授意嫁给了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自视甚高,对于已嫁两次的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直到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不顾一切感化了曹操,救了董祀一命,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才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最后,两人隐居山麓,幸福地过完了一生。

   

  三、开创了中国男女私奔的先河----卓文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首《白头吟》,道出了一个女人心中对爱情最美好的渴望。蜀南才女卓文君和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的爱情,是对“白头到老”最美的诠释。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司马相如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遇见了上天赐给他最好的礼物---卓文君。身为卓府千金的卓文君,没有因为司马相如的贫困而放弃爱情,不仅在深夜与司马相如相约私奔,更是为了生活不顾小姐形象当垆卖酒。他用他的才气收获爱情,她用她的坚持守护爱情,在封建礼教严重束缚的时代,他们勇敢而无谓的爱情更显得熠熠生辉,也使他们成为了中国史上私奔的“鼻祖”。

  汉景帝驾崩之后,雅好文学的汉武帝刘彻即位,司马相如因一首恢弘磅礴的《子虚赋》获得皇帝的垂青,名动朝野。之后,司马相如久居京城,乱花迷眼阅尽红尘脂粉,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在知道丈夫变心之后,聪明的卓文君没有哭闹,更没有选择懦弱地接受现实,她用她满腔的才华和最殷切的期盼,唤回了属于她浪漫的爱情。最后,卓文君和她最深爱的丈夫司马相如相知相守,走到了白头。

   

  四、谈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薛涛: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薛涛的《春忘词》,写出了她对元稹满满的相思之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她和元稹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终于彻彻底底击败了这个曾经傲视红尘的绝色女子。

   

  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她因为她的才情被节度使韦皋提拔为“校书郎”,又因为自己的倾城绝色艳冠全城。她的前半生充满了坎坷,却在后半生遇见了她一生最美丽的错误---元稹。

  元稹出使蜀地,久闻薛涛美名,便特地约她相见。这一见面,薛涛便陷入了爱情的漩涡。尽管薛涛已经步入中年,但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极为炽烈。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随着元稹调离川地,她们的的爱情便画上了句号。

  薛涛不知,她在望江楼日日望眼欲穿,元稹却早在别地怀拥他人,她殷切的期盼,始终没有等回元稹。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直到最后。

   

  五、忠贞不渝,死方休----花蕊夫人: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是对丈夫孟昶最深刻的缅怀。她对丈夫的爱,不仅限于贵妃与皇帝,更像是一个妻子对丈夫心心念念,忠贞不渝的坚守。

   

  自古红颜多薄幸,花蕊夫人也不例外。后蜀皇帝孟昶是个善于享乐的人,常常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却独独盛宠花蕊夫人一人。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芙蓉花,于是孟昶命人大量种植牡丹,并许诺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并在成都之地广栽芙蓉,每当芙蓉盛开之时,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璀璨夺目。

  但是,孟昶的荒淫终于使得后蜀灭亡,自己也在亡国之后不久暴病身亡。宋太祖也趁机霸占了花蕊夫人,并封其为费贵妃。花蕊夫人不得已委身他人,虽贵为贵妃,却对孟昶念念不忘,更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虽然花蕊夫人最后被赵光义一箭射死,含恨而终,但是她对前夫忠贞不渝的爱却流传了下来,被世人广为传颂。

   

  六、晚年闪婚的宋朝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晚年的悲苦生活,造就了这个宋朝第一女词人一生命运的坎坷。她对丈夫的深情款款全部寄托于丈夫生前的字画上面,但是天意弄人,直到最后,李清照只能握紧两手满满的清风。

   

  李清照生逢乱世,但是她的前半生却过得十分美满幸福。她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文墨熏陶,才华横溢。靖国元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夫妻。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他死后,李清照立志要保存丈夫遗物,并完成《金石录》作为对丈夫最好的怀念,但是天不遂人愿,文物在逃难途中丢失了大半。后来,李清照定居浙江绍兴,字画却于夜里被小偷偷去,李清照伤心欲绝,为了重获藏品,不得不公开悬赏寻物。

  在李清照最为无助的时间里,自称是赵明诚同学的张汝舟对李清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渐渐温暖了李清照的心,于是她决定改嫁张汝舟。李清照的改嫁决定酿成了更大的人生悲剧。原来张汝舟的出现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阴谋。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为了拿到字画文物而不折手段,李清照为了早日摆脱噩梦,去朝廷告发了张汝舟。结果两人离婚成功,张汝舟被免职,李清照被收监关押。李清照后来被綦崇礼所救,虽只关押了九天,却受尽了凄凉之苦。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七、明朝大才子的贤内助----黄娥: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才女黄娥谱下了一曲《寄外》,字达意,曲传情,这恰到好处地表诉了一个女子对在外奔波的丈夫浓浓的思念之情。黄娥,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在杨慎谪守云南的30年期间,在家矜矜业业打理一切。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黄娥从小便受墨香熏陶,造就了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性格。黄娥及笄之时,虽有千万媒人做媒,她却像父亲表明心迹:非杨慎那样的大才子不嫁。终于,她对杨慎的崇拜换来了杨慎的深情。在杨慎原配故去的第二年,才子和佳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榴阁窗外微风阵阵,满园的石榴花香见证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婚后,黄峨竭力鼓励杨慎进京复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于民。杨慎在回京复职后,黄峨更是在京城的官邸里尽力辅佐杨慎,成为了杨慎政治上的知音和生活中的贤内助。可是好景不长,他们美满惬意的夫妻生活很快遭来了政治上的狂风吹折。杨慎因得罪了权贵,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一守便是三十年。黄娥在家独守空房,一等便也是三十年。

  服刑满期后,年逾古稀的杨慎回到蜀地不久,夫妻还没来得及团圆,就又被抓回了云南。而这一次,黄娥再也没有等到丈夫归来。悲愤至极的杨慎回到云南不到半年便含恨惨死,黄峨漫长的等待却只等来了丈夫的灵柩 ,留下一地无限的凄凉。

   

  古代众多才女,在诗词歌赋,历史文学上各有造诣,不分伯仲,但她们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曲折和跌宕。无论结局是悲是喜,这都是华夏儿女文化中的瑰宝。

分享到:
责任编辑:川君 阿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