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颐和园:从皇家私园到平民乐园

2014-07-04 来源:北京晚报

 

  开放之初,颐和园门票价格昂贵,游客非富即贵。

 

  “为开放京畿名胜场所并酌订章程;所有京畿名胜为天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历代山陵等处,择一二处开放,其余酌量情形再与各主管机关陆续协商办理……”1914年5月21日,中华民国内务府呈报大总统的公文拟择期开放皇家苑囿庙宇。从此,北京各处皇家园林掀起了神秘面纱,陆续开放。这些禁地不再是皇室私属的领地,逐步成为平民百姓娱乐休闲的天堂。

  在此后的100年里,这些皇家园林在饱受战乱和穷困的纷扰中,在走向新生,重现辉煌的步伐里,演绎着一段段故事。

  10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翻开历史,寻找百年前足迹,让人们了解那段往事……

  在颐和园昆明湖畔,眺望着万寿山。园长助理、文物部主任秦雷说,开放以来的百年,一个世纪的光阴,占据了颐和园全部历史的近三分之一。在此期间,虽不曾有沧海桑田的变易,但却饱经人世间的星转斗移,政权几经更迭,权属多次转易,沦入过日寇铁蹄的践踏,也成为过国内战争的前线。幸运的是,颐和园不仅在战乱频仍的情况下得以保全,还逐渐从皇家私园变为国家公园,变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至变为世界文化遗产。

  禁苑初开

  女性不得入园

  100年前,刚刚开放的颐和园,不但女性不能进入,而且每个月只开放三天,每天只能进10个人……

  秦雷介绍,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作为和平交权的补偿,民国政府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每年400万元的皇室经费,而且故宫、颐和园等地仍作为皇家的私产,由清室内务府管理。尤其是颐和园,原准备作为溥仪将来迁出紫禁城后的常住之地。

  但这个时期,倾慕于颐和园风光的闻名遐迩,中外人士纷纷要求到颐和园参观。1913年4月24日,步军统领衙门不得已制定了《瞻仰颐和园简章》。

  《简章》规定,参观时间每月以三次为限,以阴历逢六日为参观之期,其余日期概不发照。每次参观,以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为限,逾时不得在园内逗留。

  各政党及军学界人等入园参观者,政党由本党部长、军界由本管统制,学界由教育部,前三日将姓名、年岁函至步军统领衙门,以便填发执照。每次参观,以十人为限,概不多发,女界一概不发执照。

  在注意事项中,园内各处陈设,参观者不得任意抚弄。园外秩序由步军官兵维持,园内由内务府稽查导引。

  可见,当时参观颐和园很难,不但一照(票)难得,而且女性是不得入内的。这些规定,给达官贵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妇女界强烈反对“女界概不发照”的规定,所以章程实施不久不得不放宽。不但参观日期可以与步军统领衙门协商办理,也给参观的妇女发特别执照,于阴历每月六日参观。

  正式开放

  门票大洋一块二

  “凭照参观”实行没多久,由于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皇室经费逐年欠缺。为增加财源,1914年步军统领衙门与内务府商定“于开放游览之中,寓存筹款之意”,提出《颐和园等处售券试办章程》。准备于5月6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颐和园。

  秦雷介绍,我们在目前的各种史料上,还没有看到明确的记载着颐和园对外开放的具体时间,因为这个《试办章程》在5月25日才获得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直到6月5日,民国政府外交部、内务部等部门还在进一步修订该章程。

  颐和园向社会开放时新制定的章程中,规定入门券每张售大洋1元2角,园中的排云殿五角、南湖三角、谐趣园二角、玉泉山五角,其它地方不收费。同时还提供帝后的御舟供游客乘坐,每船按游程计价,至少1元,最高可达10元。按当时的币值计算,一元大洋可以买到30斤上等大米或是近10斤猪肉,这个价格可以算得上是天价了。

  正式向社会开放的颐和园还有很多优待政策,如外宾参观,可凭介绍专函发优待券。但无专函,就只能照价收费了。对于军人,每张门票只收大洋六角。对于损坏园内设施的参观者,可酌量罚款1元至10元,情节严重的可交地方官办理。

  对于园内的员工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对于向游人索要钱财的,一经查出或被人指出,立即斥革。

  在当时,颐和园内还有一些供游人休息的茶坊也是收费的。像清宴舫上层,每人4角,每桌2元;石丈亭每人2角;鱼藻轩每人2角……

  颐和园开放以后,每月平均卖票收入约2000元左右,并逐年增多。

  那时参观颐和园,只能从东宫门北小门进入,“导游”已在颐和园出现。1914年5月28日至29日的《群强报》记载:予等至宫门照壁前下车,照壁前有极壮丽之牌坊。从前无论何人,至此皆须步行。牌坊以南,各部公所在焉,以外交部公所为最宽敞。予等至门前,由典守者验照放人。予等入门后,即该雇园中二役为前导(导游),不仅可以指途径,并可以备咨询。其人皆甚褴褛,面有菜色,盖即以此为生活者……

 

 

  各个时期的颐和园门票

  几易其手

  从没住过颐和园的末代皇帝

  1924年5月23日,溥仪派他的英国师傅庄士敦管理颐和园。就在同年11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并修改优待条件,不再有清帝移居颐和园的内容。由此,溥仪终究没能住进颐和园。

  冯玉祥的国民军进驻颐和园后,将各处殿宇陈设查封,但整个园林依旧开放。

  到了1926年,京城卫戍司令王怀庆,因感激溥仪曾赐给他紫竹院之恩,居然把颐和园又还给了清室。

  直到1928年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派员入京,7月1日国民政府接收了颐和园。

  从1914年至1928年,颐和园虽然一直在开放,但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个人私产,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

  公共园林

  票价比北海高24倍

  1928年8月15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直接管理颐和园。从此,颐和园成为真正的公共园林,当时的票价仍为1.2元。直到1931年才降为1元,此后又随着货币贬值不断上涨。相比中山公园票价大洋5分,北海公园铜元20枚,颐和园的票价要高数十倍,在北京所有公园中始终高居首位,票价的高门槛也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从1933年的统计数据看,颐和园当年的售票数仅为北海公园的10%,中山公园的8%。这其中,除交通原因之外,票价昂贵,平民难以进入,也是重要原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于7月31日占领颐和园。从此,日本人游园不仅不需购票,还有免费的茶水招待。1945年,日本制造军火献铜,伪公务局从颐和园拆走多个铜缸和铜香炉,但还没有来得及从天津出海,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图片资料由北京颐和园管理处提供)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