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微信个展”:美术馆里的无形展品

2014-06-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王轶琼窝在美术馆的一个角落里,用微信和受邀来看展的人交流,人们看不到一个作品,而是通过手机看到他的想法。在他看来,思想是最大的装置,“文字装置”在人的心理空间中是存在的。

  前些日子,艺术家王轶琼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做了一个关于美术馆“负空间”的展览——《王轶琼微信个展》。这个展览不占用美术馆任何硬件设施和系统,只利用“微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负空间”,去做一个和传统美术馆和画廊常规展览方式完全相反的作品。这个展览在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上是第一次。

  微信个展怎么展?

  当天,中央美院美术馆正有一个展览,但在王轶琼看来,有些装置又大又笨,根本不适合出现在美术馆,大多数装置都静静地摆在那儿,和人毫无互动。而对于观众来说,漫步在美术馆观赏作品这种“美术馆的阅读法” 过于被动和经典了,而“微聊”这种对心理空间的展示其实就是对传统的“经典阅读”方法的背叛。

  王轶琼窝在美术馆的一个角落里,用微信和受邀来看展的人交流,人们不用看到一个作品,而是通过手机看到他的想法。在他看来,思想是最大的装置,“文字装置”在人的心理空间中是存在的。

  “文字装置”与《关进笼子一年》

  王轶琼和我谈到他去年9月至11月微信写作(轶琼称之为“文字装置”)的劳作强度问题,他当时每日写作的时间很长,最长的一天从早上6点一直写到次日凌晨4点,写到最后筋疲力尽,脑袋就像炸开一样有痛感,整个人都虚脱了。说到这时我就想到一个人:谢德庆,他的一件作品和王轶琼的“文字装置”一样,都有重度强迫症倾向,但两个人一个潮湿,一个干燥;一个虚无,一个实有;一个禁锢,一个迸发;两个人的探索指向了不同的心理实验空间。

  谢德庆《关进笼子一年》(纽约1978-1979) 的行为艺术(谢德庆在其工作室里,建造了一个木笼子,并将自己孤独监禁于其中一年。这期间,他不交谈、阅读、写作、听收音机,也不看电视。编者注),以艺术的名义浪费自己的生命一年,去表现生命中时光无情流逝的残酷事实。

  为什么将这两件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因为这两件作品的共性都是不产生形象,都是强迫症的病理表现,但两人却指向了完全相反的两极。谢德庆关禁自己一年,以不创作任何视觉艺术来对抗视觉艺术,而且对一切外来信息是抵制和不接触的。而王轶琼相反,他不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禁锢自己,每天一样看书学习画画,也参加聚会,但大家总会看到有一个人一直低头在用手机写作,随机和朋友们碰撞聊天,将思想即时发散出去。

  癫狂状态下的文字装置才能触碰思想?

  同样都是强迫性的重复,谢德庆重复的是无意义的生活对人性的禁锢状态;而王轶琼重复的是一种对思想言说的冲动。谢德庆在有限的空间内限制自己的行动和言说自由,重复无聊虚无的生活本身;而王轶琼在开放的生活大环境里打开颅腔,将大脑中的“物质”通过和朋友微信互动倾泻出来。在微聊空间因为参与互动的人多,言语呈现出错综复杂、混杂交叉的迷宫状态,王轶琼将这种复杂的“迷宫感”称之为“文字装置”,他说:“文字是有重量的实体。”我也认同这一点,“文字装置”在人的心理空间中是存在的。

  西方历史上曾将精神病患者分两类,干燥的和潮湿的。干燥的人有攻击性,歇斯底里。潮湿的有自闭性,重复做一个枯燥的动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轶琼的写作是一种“干燥”的状态。

  王轶琼同时有几个微聊群,这些群几乎24小时不停更新内容。这类似方迪(西里维奥·方迪(Silivio Fanti,瑞士著名心理医生,精神分析专家,编者注)微精神分析学的长分析过程。“长分析”是分析者(医师)与被分析者(患者)两人常住常出,衣食住行都一起生活,每天两人聊天八小时甚至十个小时,时间跨度在三个月左右。据说很多被分析者在分析到一半时因为生活失去了隐私出现了狂躁和歇斯底里倾向,语言出现了间歇性失语现象,方迪认为只有分析到了这一步才能触碰到精神的虚空本能,他称之为伊德能量。而微信写作就像这样,在24小时内随时随地即写即看。在一个微群里,作者写每一个字时就好像有几百双眼睛钻进了他的大脑里看你写作,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像钻进了一个语义迷宫,也就是一个“文字装置”。只有在不断的文字交流和碰撞中,才能发现日常语言交流表达不出的思想状态,触碰到内心的感受。

  “第五肢”是否夸大其词?

  微信群的手机是共振的,让思想得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出去,通过互动产生一种无法事先预定结果的传播效果。我认为微群是目前最好的“文字作品”传播媒介了,这个方式要比以往的任何方式都要前卫得多,是真正的传播革命。

  王轶琼说微信是“第五肢”,这个“第五肢”我的理解是“幻肢病”(精神病的一种)的新的变种。什么是幻肢病呢?是说有一些刚被截肢的患者经常在被截肢后,在完全空的残肢部位还能有正常人的触觉和痛觉。“文字装置”这个“第五肢”和“幻肢病”的共同点是都触碰到了不存在的虚空能量,夸张地说,作者长时间用手指参与精神劳作的“微聊分析”让手机里产生了作者的体温和血液,让自己的思想与“第五肢”长在了一起。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