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发现故乡之三:喜宴(原创)

作者:图文:康绍楠 · 2014-05-15 来源:凯风成都(原创)

埋锅造饭,大摆筵席

  1

  正午一过,百客陆陆续续也就往我家中赶来。打头的是自家亲戚,爸爸这边,有二伯伯、大姑妈、小姑妈这些长辈,堂哥堂姐这些平辈,小侄儿小侄女这些晚辈。妈妈这边,长辈有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平辈有表哥表姐,晚辈却只有几个小外甥,却是少个外甥女了。跟着又来了些邻里乡亲,伯伯伯娘、叔叔婶婶。因为自己是个内向已久的人,小时候不大爱见生人,长大了固然好些,但辈分上落下的功课,也还是没能补齐。几个常见的还知道如何称呼,有些眼熟的,就不知道该怎样欢迎了。只是把烟装上,笑笑,很热情同他们说,您来了,进屋坐,进屋坐。

  按爸爸头天晚上的分工,接待这块的事情全部由我来负责,大姐夫写人情簿收礼钱。我们郎舅两个,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客人陆陆续续过来,流水席摆了一桌又一桌,忙虽忙,倒也不见杂乱。

  邻里乡亲们过来赶礼,吃完饭也就散了。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平日里总见到,无非也就是过来坐坐,同时在父母面前感慨一番。

  你家二女儿,我们看着长大的啊,这下也许人家了,下来就只有儿子的任务了。说话同时将目光转向我这边,跟着又问,奇儿(我小名),在外面谈朋友没有?

  长辈们问我,我当然也就如实回答,伯伯,还没有谈呢。

  今年25、6了吧?可以谈了,眼睛莫太挑,心眼儿好就行啦!

  25咯,跟着就满26,是可以谈喽!伯伯,你说哪里话,我哪里还敢挑别人,别人不挑我就行啦!

  你这孩子净说这些!别个挑你什么?!又不缺胳膊又不少腿的。话语里分明是对我有着极高期望,转而更是憧憬到,你看你看,你二姐也出嫁了,你要抓紧啊,伯伯这把老骨头,还等着喝你喜酒呢!

  哎哟,伯伯,您老高寿,喜酒肯定喝得上咯!

  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总是流露在这些平常的谈话里的。现在的年青人不比他们那时候,只晓得埋头插田,要读书、要闯荡世界,只是追求外面的生活,平日里哪里见得到,还不是逢年过节见见面,有机会在他们耳朵边边上唠叨几句。性格温和的,像我,顺着他们的话说些耐听的,他们也高兴。性格顽皮的,总以为做长辈的越活越糊涂,就剩一张嘴,天天啰里啰嗦,他们也不往心里去,反正当说的还是要说。

  大概对我的表现颇为满意,就点点头,赞扬到,哎呀,我们奇儿不错,不愧是读了书的。边说着,慢慢也就走远了,颇为满足。今日来此,心理和生理上似乎都得到了极大安慰,比起多插几行秧、多种几垄棉花所获得的自在,差不了多少了。

  乡亲一拨人渐渐散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些爸爸的工友、二姐的朋友。爸爸是手艺人,常年在外奔波,很是结交了些泥腿子朋友,一个个骑着摩托、开着货车都来了,见了面总要互相打趣。骑摩托的见了开货车的就说,哎呀,你今天高级,一个人坐四个轮子的车,什么时候还把方向盘摸会了?正自纳闷,一眼望见这坐四个轮子的后边还跟着个儿子或徒弟一类人物,明白他哪里会什么开车咯,还不是别人帮忙!这玩笑话开得就更是热闹。哟呵,还有司机,当老板哦!

  当老板的如何会尽他们开自己玩笑,肯定要回击几句。唇枪舌剑热闹一番,跟着又来了几个人,当然也是相熟的,这下扯开喉咙就叫,老毛(爸爸诨名),来来来,老周、老五都来了,快来喝酒哦!几条好汉就相邀了一起上席,摆开架势,要在酒桌上分出个胜负。

  二姐的朋友呢,都是些工作上的同事。二姐初入社会的时候年纪尚幼,一路走来,朋友也不少。都有着相似的出身:或者上面有个哥哥姐姐,或者下面有个弟弟妹妹,生活遭遇相同,早早就出门工作,扛起家里一份担子。近十年间聚散离分,今年我送你出门,明年我送你出嫁。曾经的小姑娘慢慢长成了大姑娘,大姑娘又成了妻子、母亲、媳妇,有了新的人生角色。每次聚首,虽不像文人墨客要吟诗作对,但为人的正常感怀,总在所难免,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叽叽喳喳。这次二姐出嫁,得了机会相聚,当然也是要感慨热闹一番的。

  就这样,几路人马来来去去的,持续一段时间后,夜却也就近了。散客们都走了,只剩些至亲在家,最为传统的女儿宴,也就可以开席了。

  2

  所谓“女儿宴”,照我们那里习俗,是指女儿出嫁前的晚上在家里吃的一顿晚饭。因为天明就要出门,被夫家人接去成亲,做别人的媳妇。俗语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女儿出嫁就好比水泼出去,收不回来的,天明离了家门,再回来,就是娘家而不是自家了。

  但这些都只是字面上的一些讲究,实际当然不会如那般绝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嫁人不嫁人,女儿永远是自己的女儿。所以这“女儿宴”肯定就不会有丝毫离别的伤感了,也还是喜宴,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做兄弟姐妹的更是喜欢这“女儿宴”,为何,哪里去找比这个还喜庆的由头,几老堂、几老表坐在一起吃饭喝酒?

  二姐是主角,坐正席,大姐、大姐夫还有我是自家代表,旁边陪坐,又还有堂哥几个、表哥表姐几个,侄子几个,挤挤挨挨坐了一桌,好不热闹。长辈们是不参与其中的,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在忙,尽我们这些年轻人胡闹一番。

  自家人能胡闹到哪里去呢,也还不是多喝了些酒而已。我这些堂表兄弟姐们,大半为人都很本分实在,没有不相干的客套,当喝就喝,绝不皱眉头,爽快自然是爽快,但气氛上似乎就差了些。好在大姑妈家的两位表哥,最是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几杯酒下来,将我结婚时喝酒的规矩都定下了。今日我是做二姐的代表,二姐为大,她说如何喝就是如何喝。女孩子家当然没有男孩子懂杯中之事,酒自然是敞开肚皮喝,但没有些花花哨哨、稀奇古怪的讲究,他们做哥哥的似乎不甚满意。

  奇奇,你今天就是太理智了些,当哥哥的就想看见你不理智,说疯话。你晓不晓得哥哥结婚的时候,自家那帮兄弟是如何整的我,可乐喝了都快有一斤!背你嫂子上楼的时候,隔几层楼梯就摆一杯可乐,七层楼,我的天,你算算?

  哥哥哎,我就是个理智的人,你拿这个怪我,我岂不是好冤枉?

  哼,你是理智的人,你是酒还没喝多,才这么理智。你看哥哥我,平时哪里这么多话?还不是妹妹结婚,当哥哥的高兴!

  高兴,如何不高兴,都高兴,来,哥哥,干!

  做弟弟的也就这点好,可以在哥哥姐姐们面前耍些滑头。他们自然是拿我没办法,当弟弟的举了杯,又还是今日女儿宴主角的正式代表,情理上都不能推辞,酒自然是要喝的。喝归喝,心里当然是不服气的,口中自然要摆一摆当哥哥的威风。

  奇奇,你就拿着鸡毛当令箭吧,等你结婚合郎的时候,躲都躲不脱的。

  所谓合郎,又是与“女儿宴”类似的一种讲究。只不过嫁女的时候叫“女儿宴”,娶媳妇的时候叫“合郎”。

  我心想自己结婚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虽则是肯定会有那一天,但眼下还不足为惧,大可不放在心上,当哥哥的要说,尽他说就是了,反正也不吃亏。

  酒桌上尽情胡闹了一番,虽则说自己看上去还理智清醒得很,但自己心里早明白,已经到位了,已经到量了,不能再多。酒劲稍微一上涌,自己还是要醉,并且醉得一塌糊涂。

  事实与我自己预估也就差不多。只记得自己离了席,坐表哥的车到了姨妈家,躺床上睡下后,稀里糊涂和表哥说了些话,眼皮愈来愈沉,突然一下就睡着了,但刚睡下没多久,跟着又被叫醒了。

桃江风物

  3

  二姐夫家在益阳,这次结婚也要在老家摆酒席。益阳到我家有100多公里路程,家里定的是早上六点准时发亲,才四点过,我就被爸爸的电话叫醒了。醒后和姨妈几个坐车往家里赶,还只到自家门前大堰边边上,迎面便遇到了从益阳那边赶来接亲的二姐夫一行人。我只晓得接亲有很多规矩,眼下这个抱着一堆礼炮鲜花的男人一会儿就要去敲我家大门,凭力气和诚意将二姐从房中接出。当下也就不便和他打招呼,只是往家里走。

  到得家中,才晓得我同姨妈表哥一行是来得最迟的几个了,怪不得老早就打电话催。人齐后,爸爸将我们都引到屋中,关上门窗,只等二姐夫他们过来。

  关于老家接亲的一些习俗,我没有系统的研究,所知道和所写出的,都是些自己的主观印象。男方来接亲,新娘这边的伴娘也好、兄弟姐妹也好,总是要出些难题,不让你那样轻轻松松就将人接走的。先是看诚意,红包要拿,要多拿,喜烟喜糖要发,要多发。跟着拼力气,新娘这边一拨人,新郎那边一拨人,隔着一扇大门,你推我挤,场面气氛上,都要弄出十分热闹的模样。

  我们几堂表守在堂屋大门后,先是听到屋外响起了鞭炮烟花声,想是二姐夫他们已经到了门前了。跟着就听到脚步声朝大门走来,一个粗豪男子声音叫喊到,开门咯开门咯!我们就将大门让出一点小缝,回应到,要拿红包哦,要吃糖哦,要吃烟哦。话未说完,门缝里就飞进来红包、烟、糖这些物事,密密麻麻,如同下雨一般,只是往屋内散落。跟在我们几堂表后面看热闹的几个侄子外甥,忙就蹲下身往地上捡那喜糖、喜烟和红包,场面甚是热闹。

  图的只是个喜庆和吉利,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做一做样子也就够了。雨下了不几次,也就把大门给开了,让新郎一行人进来。类似“抢亲”的这个仪式,也便是完成了。

  接下来又是摆席,新娘家接接亲和送亲的亲戚们吃饭。饭吃完,良辰吉时一到,新娘子便可出门了。

  新娘子出门呢,在我们那里又有些讲究。若新娘子家里有未成婚的兄长和弟弟,还需这做兄弟的将她背出房门。背也不是说背便背,总需新郎家给舅佬个大红包。这些都是传袭下来的,我前面说过了都是自己的主观印象,不晓得根源,大概也只是为讨个好彩头,增加点婚嫁的喜庆气氛吧。

  我便把二姐背起,姐夫那边立即也就往我衣兜里塞进去一个红包。二姐出房门后,我做兄弟的任务即告结束,剩下所有事情,就都由新郎来完成了。

  新郎要将新娘抱上花车,总之从出自家房门到坐上往婆家花车,新娘子脚是不能落地的。新娘坐好后,我们送亲的一行人,便也就上车,往二姐夫家中赶,去参加那边的结婚仪式。

  4

  二姐夫老家在益阳桃江,属资江流域,县域内更是有条桃花江,很有些名气。我们坐车先到桃源,由桃源往东南向而行,过黄土店,便到得桃江境内。

  良辰为早上六点,天才微亮,乡间马路上,正是风光大好时候。四野之内,一块一块有许多水田,将将耕好,等着中稻的秧苗种下去。这些水田皆明晃晃的,若是一块块镜子,印着晨曦微光,极是明灿。间在其间的,也还有一些种了早稻的秧田,却又是绿油油一片了。秧苗新发,生长得还不甚粗壮,田间也就疏疏朗朗的,车行过,还可看到横平竖直的分垄线,很是工整。

  眼望着窗外风景,口中和长辈们说些话,不觉也就出了桃源县。窗外太阳越升越高,路旁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很过了些集市和岔路,从省道转乡村公路,又从乡村公路转省道,窗外可见成片成片的竹林,大姐便说,这下是快到了,你二姐说**(二姐夫名)这边产很多竹子,看着像。

  过了竹林竹海,又看到了远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极好。近处更是闪进来一条长河,河面宽阔,水色澄碧,上行许多挖沙的大船,那或许就是桃花江吧。

  一路奔波,车行虽如风,却也还是九十点过才到得目的地。二姐夫老家在一处平坝之中,四围皆环山,沿山就建了许多房子。那平坝面积也大,所容房屋怕是有近百户,依然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种原野的空旷。当中一条小溪,水流淙淙,卵石累累,远观时便极见情趣,走近一看,更是清浅可爱。做孩童的的一点顽皮习性,瞬时便被这流水勾活了,当下恨不得 跳入水中,捉鱼摸虾,玩上一番。

  桃江那边结婚习俗与我老家又有些不同。先是新人行结婚的典礼,礼成之后,送亲的亲戚方可进屋入座。待我们这一行人安排妥当,邻里散客和新郎一方亲戚,又才陆陆续续过来。

  坐定后先是吃茶,也便是煮熟的茶叶蛋了,因为是同干桂圆一同煮熟的,带些甜味,很受小孩子喜爱。吃完茶又喝茶,精致小碗内放些茶叶芝麻,开水冲泡而成。说茶不单单是茶,但与桃源擂茶比起来,又还差大米花生、生姜绿豆这些材料,味道也就介于茶与擂茶之间,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我将两道茶吃喝完毕,起身就到屋外走动。二姐夫老家是栋木屋,房屋主体结构全是木头,依山而建,为山上树荫遮蔽,很是清幽。5月天气,穿短袖正是适宜,但进得房门,必须要找件外套穿上,因为太凉。屋旁有很窄一道沟渠,里面流水极轻,渠中埋了些细细白色胶管,直同向屋内,想是屋内日常用水,便是经这管道,引山上泉水所得。

  屋前一条大路,连接房屋正厅与不远处水泥马路。正厅里摆了几张四方的木桌并长凳,来客先是到那里稍坐,再由主人引到休息区休息。但凡来客,身上总是带了一挂鞭炮,到门前便有专人燃放。或长声或短声,总之是表示有客自远方来,来向新郎新娘恭喜祝贺了。

  所有来客与我们待遇一般,只要坐定,就有专人送来糕点茶水,吃茶喝茶弄上一遍。帮忙的几个,腿上极是矫健,端着盆子碗筷,人群中来来去去,丝毫不见慌乱,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很见章法。放炮的迎宾的,端茶的倒水的,唱歌的贺词的,无一不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我见这农家喜宴里也显出一种井然的秩序来,很感有趣,便四处走动,观察他们动作。来来去去的,却发现屋外墙上贴着一张红纸,抬头一行,横排写着“**与**婚礼新婚庆典工作安排”,大字一下,竖排对应又标注着职位名称与相关人员,都管、总管、文客由谁担任,茶房、席堂、饭房、接亲分别几人,莫不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那些职位名称取得都很古朴,并且是手写而成,笔画上难免有含糊不清的地方。像“文客”二字,我最先以为是“丈客”,心想“丈客”说不通,只有“文客”,勉强可解释为收礼钱写人情簿的,剩下都管茶房这些,由字面即可推知含义,都很好理解了。

  走动不久,听到那边张罗吃饭了。就有管饭房的人走过来同我们吩咐,等下听到喊王爷墨本(音译,我也不晓得究竟是哪两个字)入席,你们就到正厅去坐下,也不全过去,长辈们另有安排。他所指长辈,是相对爸爸这一辈人而言。在新娘这边就只有外公一人,在新郎那边,就是二姐夫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

  不多时,果然听得物外人大喊,王爷墨本入席!我们就起身往正厅走。正厅内摆放有六张方桌,分左右,三三一组排列。我们进去时,六张桌子都还是空的,有帮忙的伙计将我们引到靠里两张方桌上坐下。按长幼之分,先让爸爸、二伯父、大姑妈、小姑妈这些本家的长辈坐好,我们做晚辈的再就空处入座。待我们坐定了,剩余四张桌子跟着也就坐满了。

  菜是一道一道端上席的,海碗装盛,分荤素和干湿,九菜一汤,共计十碗。菜品都很精致,鱼肉都切得匀匀巧巧的,入碗的时候也很讲究。菜色更是丰富,或红或白,或青或绿,观之让人欢喜,味道极具农家风味,既可口、更下饭。

  吃完饭,稍事休息,我们送亲这一行人也就预备动身回去了。比不得距离近,可以多待一待。时间不等人,回去路上还要耽搁两三个钟头,早动身总是要好些。

  回去的路也就是来时的路,风景还是一致,心情已然不同,就连身边的人也有了差别。大姐要回长沙上班,没和我们一起返程,由二姐夫那边安排车子经益阳送往长沙。来时接亲的一拨当然也不跟我们走,但车却还是那几张车,一下就多出不少空间。或躺或卧,总是绰绰有余,只是地方大了,心里也像是更空了,心里一空,话也就少了。

  我不知道外公、爸爸还有伯伯姑姑他们想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姐夫想些什么。外甥躺在车里睡觉,他才7、8岁,只是酣睡,当然不会像我,有那样多心思。车徐行,我心思却是反反复复、变化无常。

  一时间闪过自己有两个姐姐,可谓是再幸福不过了,方方面面总是有人照料、有人操心,觉得温暖。一时又闪过两个姐姐这下都结婚了,有了自己家庭了,且二姐嫁得又还这样远,以后过年回家,便只有我和父母三个人了,又觉得失落。同时还闪过自己大学毕业将近四年,忙忙碌碌的,看似更事良多,实则心性能力上,并不见成长多少,前途事业上更是一片渺茫,以后家庭的重担,慢慢也就挪到自己身上,再没有姐姐在前顶着了,更觉怅然。千头万绪,心思寸结,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拖车

  5

  回得家中,见到家中情景,一时又想到昨天姐姐还在家中当着姑娘,今天便已经嫁给别人做媳妇了,更是感到失落。前夜睡眠不足,本就困乏,加上忧思忡忡,更感疲惫,于是倒头就睡,一睡就从下午直睡到中夜,醒来时,屋内外一片漆黑,万籁俱寂,仿若天地间只剩下自己一人,一时间只感到分外压抑。

  但好在有黑夜就有白昼,有失落也就有昂扬。白昼象征光明,光明的到来,自然是遵循亘古不变的规律,昂扬表示心情的改善,之所以能跳出沉郁的泥淖,则又拜家乡风物所赐了。

  家中新过了事,用过的一次性杯子碗筷、空啤酒瓶、纸箱子这些,可作为杂货卖到杂货铺里,未用完的烟酒这些,更是要拿到街上批发部里退还。一清早起来,我便跟着父亲收拾杂物,清点存货,将一切大小东西全用板车装好,捆扎牢固后,拉着板车便往街上走。

  爸爸拉车,我和母亲跟在后面照应,遇到上坡或沟沟坎坎,就在后边推上一把。三人合力将一车货物拉往大街。其情其景,让我轻易就想起小时候到粮店缴粮的种种情形。

  那时农业税还未取消,每年稻子收割,先要按家中人口数,按照每人多少斤的标准打包装车,统一拉往粮店缴纳,那时一家人也就是像这样往街上走,只不过当时是坐拖拉机,这会儿却是自己拉着车了。形式和内容上,大概与城里人周末亲子出游相似,不过一个为休闲计,一个为生活计,意义上相差,当然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过了秤,交齐了规定数目,国家交代的任务也就完成,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如何放松呢,当然尽我们姐弟几个想法,吃雪糕不吃冰棒,冰棒就是水做的,里面放了些绿豆而已,雪糕花样些,奶油巧克力什么的,做孩子的如何不喜欢?

  吃雪糕就吃雪糕,在那一天,父母总是最宽容的。宽容当然是对我们宽容,自己却只吃冰棒,把雪糕给我们三个吃。

  眼下雪糕当然算不得奢侈品了,对我的吸引力自然不能跟从前相比,况且5月份,雪糕也还没有上市。但做父母的,却还是同以前一样的心思,卖杂货得了点钱,退换货又得了点钱,总还是要不停的问,佬儿,你吃点什么不吃,买点东西回去吃?

  当妈的一问,当爸的就想起我早上无意间说到的一件事。他不是说要吃叶叶菜,买点叶叶菜回去吃。

  妈妈照常跟土地打交道的,知道这季节这时间,菜场上买不到什么叶叶菜的,当即也就否决了爸爸的提议,还哪里有叶叶菜卖,吃点其他的不吃。

  不吃,什么都不用买,我们回家。

  回家就将车推着走,空车又不要花费太大力气。路上又到外公家里坐坐,他在路边租了个房屋做些化肥农药的买卖,方便得很。

  坐坐当然就是摆摆龙门阵了,无非问一问剩了多少货,退了多少钱,准备好久出去等等等等,说话间有村人经过,打招呼就问,阿公,那个事情弄好没有?

  外公就举手,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个下午两点的意思,口中同时回答,再等等,包你下午两点有东西拿。

  同那人说完,跟着就像我们解释,村里搞选举,托我帮忙写些宣传的横幅,昨天交给我的事情,今天要拿东西给他。

  话题于是又转到村里选举上,听说这次村长的候选人还是我小学同学,那人做孩子时候很憨直,高中还是初中毕业后去当兵,当兵就没见过了,当完兵回来,马上却要做村长了,倒还真有点让人感慨世事无常。

  听人说选他当村长是想借他的一点关系,他伯伯还是舅舅不是在市里做什么局的局长,他若上位,总还是能得些实惠的。

  为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又感慨村民的朴实和政治上的智慧,谈着谈着,也就热闹起来了,并将话题由同龄人转向我身上。做老人长辈的,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个意思,不求你富贵,不求你腾达,踏踏实实做事,做个本分人,在外地能找份安稳的工作,成家立业,做父母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些话虽然常说,但也常说常新,每次听到,总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处在一个多变的年纪,将将进入社会,方方面面都还没有着落,任往哪一个方面发展,似乎都有无限可能。但人活一生,最忌讳的不也就是想法太多,在一点上用心钻研,比起各处用力,获得成就的可能,似乎要大一些。

  因根本意思上,做晚辈的和做长辈的并无太大出入,所以极容易就达成了共识。外公那边有人送给他一些粽子,就分了我们一半,带回家去吃。同时还拿出几瓶饮料,一并和粽子放在一起,口中又说,每次过来,嘴巴都没有打湿,这次总算能打湿嘴巴了。

  推车又往回走,到家后母亲即开始张罗做饭,将饭煮好后,匆匆就往外走,边走又还边说,佬儿想吃点叶叶菜,我去别人家菜园里看看,摘点叶叶菜回来吃。

  ——全文完

  今日我离家,离家闯天下

  天下宽若海,人是海中砂

  五月秧苗青,遇水即生根

  拔节更抽穗,饱暖万千家

  ——《打油·离家》

  声明:本文来源为凯风网原创(综合)内容。转载或引用本内容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作者及网址http://www.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