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济南“骂嘴儿”:越骂越亲的“骂交情”

2014-01-15

 

 

济阳县崔寨镇北赵村与回河镇回河街村民有种特别的“骂嘴儿”风俗 记者赵尚梅 摄

 

一见面,北赵村赵乙财、赵丙圣就与回河街王克俭对骂起来。 记者赵尚梅 摄

  在济阳县崔寨镇北赵村和回河镇回河街有着互相“骂嘴儿”的风俗,两村人见面就骂,但越骂越亲。“骂嘴儿”究竟始于何时,起于何种原因,现在无从考证,只知至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了。村里老人说,“骂嘴儿”的风俗或源于两村村民曾有过“过命”的交情。

  有“骂嘴儿”风俗的两村,双方村民只要一见面就互相叫骂,男的喜欢给对方充爷爷、当爹,女的则喜欢给对方充姥姥、当妈。当然,无论叫骂得有多激烈,双方村民都不会翻脸,骂完一起吃饭、喝酒是常有的事。

  互相“骂嘴儿”是感情好

  别看北赵村和回河街两村村民一见面就互相叫骂,但多数人在“骂嘴儿”的时候,也就是沾点口头上的便宜,在村民眼中,“骂嘴儿”是感情好的表现。

  互相“骂嘴儿”,从不翻脸,在两村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关于“骂嘴儿”的起源,村里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今年60岁的崔寨镇北赵村村民赵乙财介绍,两村感情好或源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村民之间有过“过命”的交情。“传闻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回河街有两个人因贩卖大烟、钢笔等走私物,被日本鬼子押往济南处理。”

  “当时济阳到济南只有一条官道,从老济阳县城走黄河大堤再经过北大寺(现在的崔寨镇青宁村),然后路过崔寨镇前街村到济南。日本鬼子行至北大寺时,要停脚休息吃饭。就在这里,在北大寺当官的北赵村人偷偷放了回河街的两个人。”

  “当时的北赵村只有不到300人,但在整个北大寺说话却占有相当分量。吃饭时,我们村的这个当官的说‘给犯人松绑一下,但别让他们跑了’。听到暗示,一解开绳子,回河街的人趁人不注意,偷偷跑掉。”

  村里老人说,不仅仅北赵村人救过回河街人,回河街人也有救过北赵村人的传闻。“当时在济南的老天桥上,日本鬼子押解北赵村一人游行示威,下桥就要枪毙。正好押解的伪军中有一人是回河街人,听说犯人是北赵村人后,不知运用什么手段,下桥就把人给放了。”

  就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两村的“骂嘴儿”开始存在。但骂归骂,两村的感情却是相当好。

  骂够了,去谁家都得管饭

  “为争抢回河街赶集摊位,打得头破血流的两个人,只要一说北赵村和回河街,两人立马骂着和好,晚上收摊还要在一起吃饭喝酒。”崔寨镇北赵村村书记赵丙圣说,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两个村的人碰到一起,都会互骂一会,骂够了再一起吃饭。

  28日下午3点多,记者一行跟随赵丙圣,有幸感受了一下两村“骂嘴儿”的本事。

  去回河镇回河街之前,赵丙圣特意告诉记者,到了那儿你别说话,尽管看就行。不一会到了回河街一家饭店,赵丙圣推开门直接往内屋闯,嚷嚷着“你亲戚来了,赶紧出来伺候着”。而随行的其他北赵村村民则如同进入自己家一样,泡茶叶的泡茶叶,找烟的找烟,嘴里还不断叫骂着。

  该家饭店老板王克俭也不示弱,同样以不同程度的词语接招儿。“嚷什么嚷,没见你爷爷我睡觉呢吗。”随后,他从躺椅上坐起来,尚未醒酒。

  随后,在采访过程中,赵丙圣每给回河街的村民打一个电话,都是以“骂嘴儿”开始,骂完了才切入主题。

  “两个村,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可以骂着玩,随便骂,骂什么也行。”赵丙圣说,“‘骂嘴儿’说明到了一定交情,不然谁让你骂。”

  他记得,早些年在回河街上高中时,因为距家远不得不住在那里。“一听说我是北赵的,房东不收房钱,学校里的一个老师还给我弄饭票,热情到周六周天都不让回家。”

  赵乙财说,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己担任村里书记时,每次从济阳县城回北赵村路过回河街时,身上的钱都会被回河街村民一抢而光。“碰到了先互骂一会,然后他们把我从自行车上拽下来,搜全身,搜到钱他们就去买烟买糖等。”他回忆,因为任村支书往往身上都有二三十元钱,而二三十元在当时看来绝不是个小数目。就是这样的感情,两村一直持续到现在。

  冒充北赵村民吃喝被回河街村民揍

  在赵乙财的记忆里,“骂嘴儿”过后,北赵村村民到回河街任何一村民家中吃喝都不是问题,而回河街村民到北赵村也是一样。但两村的感情好,不代表外村人就可以随意冒充。

  “曾经北赵村有一个女婿,冒充北赵村村民跑到回河街上胡乱吃喝,被揍得不轻。”赵乙财说,除了北赵村敢到回河街“骂嘴儿”,其他村庄的不敢,也不能冒充。

  赵乙财介绍,有一次他和其他3个村民从回河街路过,3个村民均不是北赵村和回河街的人。其中一个村民问赵乙财,你敢骂回河街吗?赵乙财回道:“敢骂,不过你们要陪着我骂。”

  于是从回河街老窑厂到该街老书记家门口,大约2里地的路程,赵乙财见了回河街的人就骂,边走边骂,最后停在老书记家门口,骂完书记,在其家喝完水吃完饭,他们一行四人才回家。“其他三人都陪着,不敢骂。”

  提起两村“骂嘴儿”的事,赵乙财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故事地往外说。随后,他又给记者讲述了生产队期间,在回河街治河,连续3个月在回河街村民那吃喝,没拿一分钱的经历。

  “3条街上的菜园子都被扒光了,肉食店提供猪肉,杀猪的提供猪油,连续3个月治河期间,吃喝住没拿一分钱,都是回河街村民提供的。”他说,北赵村和回河街相比,是一个小村,至今也才400人左右,而回河街近3000村民。“相对来说,北赵村村民往回河街跑的次数要多一些,因为回河街属于乡镇。”

  此外,提起回河街与北赵村“骂嘴儿”的事,赵乙财说,大约在1974年,北赵村有个苹果园,每天回河街的村民都会拿着袋子来摘苹果。“当时还没有塑料袋,只有装面用的麻袋,随便他们拿,拿够为止。”他介绍,回河街上的人谁来都可以,苹果园大约存在3年,3年间一直有回河街上的人来摘苹果。

  “骂嘴儿”仅限土生土长本村人

  王克俭介绍,“骂嘴儿”说是可以随便骂,但还是有一定讲究的。“不弄清楚是不是两村庄的人不会轻易骂。”他说,碰到认识的人直接骂就行,但一般不认识的人,要先确定身份才能互骂。“一般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比较能接受‘骂嘴儿’,而后进来的媳妇或女婿等,一般很少互骂。”王克俭的媳妇吴立华,今年51岁,23岁嫁进回河街。对于两村“骂嘴儿”的事情,她虽然知道,但不能接受自己无缘无故被人骂。“知道两村之间有一些老交情、感情好,但也不能胡乱骂。像我们这些外村嫁进来的媳妇,一般没有和我们‘骂嘴儿’的。”吴立华坦言,要是挨了骂,一定会生气。

  对于“骂嘴儿”这样的风俗,赵丙圣坦言,目前来说回河街以及北赵村中,只有50岁左右的村民,还有互相“骂嘴儿”的习俗。而其他大部分村民包括年轻人等则选择了更加文明的交流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时就连赵丙圣、赵乙财这类的“骂嘴儿”老人也会觉得,互相对骂的打招呼方式太过粗俗,所以有外人在场时多少会有些收敛。尽管这样,但他们表示,几十年的老习惯不会轻易改变。

  相关链接

  崔寨镇

  1945年以前,崔寨归属历城县青、马两区管辖。1945年9月,划为济阳县辖区。机关驻现崔寨镇史家坞村。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崔寨乡人民政府。2000年,全乡辖31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2001年3月崔寨撤乡,与青宁镇合并为崔寨镇。

  回河镇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回河就曾经设置为镇,回河镇古称镇州城,相传,有一年济水河决堤流到镇州城,又从镇州城回流到济水河中,故改名为回河,明清时期济阳县共设13镇,回河镇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人口4.3万,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下设6个经济管理区,94个行政村。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