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电子书来袭 传统出版何去何从

2014-01-09

  从事媒体工作的李潭有阅读的爱好。她一般在了解图书的相关信息后,会检索电子资源下载电子书。“在网上,一分钟就能下载、阅读想看的书了。但是,如果是经典书籍,还是会购买纸质版本收藏。”李潭说。

  时下,阅读电子书已成为很多阅读爱好者的选择。据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累积用户规模达到11.82亿人次,其中电子图书的用户规模从2006年至2012年平稳增长。

  电子图书盛行,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出版业在争夺读者的同时,也让传统图书出版业久积的问题凸显了出来。

  出版需要外部力量的冲击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统计:2012年电子书的收入规模为31亿元,是2011年的4.43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的流行,以及各种阅读客户端的开发和推广,无线市场的收入迅速增长,同时知名电商也加入电子图书B2C市场,所以电子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中文在线内容中心总经理孙香娟说。

  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孙献涛觉得以上数据有些保守,数字出版、电子书,远比统计数据的份额要大。

  与电子图书欣欣向荣的境况形成反差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公布的《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数量较2011年减少4900余家,其中个体经营户减少4100余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认为,出版物发行单位的减少,除了数字出版的冲击外,还与国内的阅读环境有关系。“现在,国内公众的阅读率普遍偏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另外,现在很多人读书极为功利化,与应试、评职称、升迁相关的书籍才看。”

  孙献涛认为,出版物发行单位减少是业态的正常转变。“除了技术革命的因素外,还由于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滞后,国内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模式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一旦面临调整和改变,就有点无所适从。但出版行业的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冲击。”

  新模式与老问题

  在国内出版发行单位出现大规模的倒闭之前,国外出版业就已进入“寒冬”。2011年,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零售商Borders关闭旗下399家店面,其一度被认为是美国最佳书店,巅峰时期销售额高达40亿美元。具体到国内出版业,电子图书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体现在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内容生产等方面。孙献涛说:“网上有分章节阅读、分天阅读等模式,适应人性本身的需求。国外正在设计一种阅读互动软件,比如,你在阅读园艺类书籍的过程中,后台软件就会上网,然后测出你的方位、气候。如果你想要种植花卉,软件就可以根据你的阅读状况来量身定做你需要的园艺知识。”

  2011年10月,亚马逊宣布将与图书作者直接签约,将传统的出版模式“作者——经纪人——出版社——书店——读者”改变为“作者——亚马逊——读者”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直接绕开了出版商,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确实有着巨大冲击。但是这种模式存在内容的把关问题,而这正是传统出版社的优势所在。

  “上网的便捷度、端口的开放、自媒体的开发,使过去苦于没有表达渠道的人发现自己也可以像名人一样通过自媒体来传播自己的精神产品。”孙献涛说,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我国出版业过度依赖教材出版、学术出版、“虚荣出版”(个人成就宣传)等问题凸显。目前,韩国已经启动“电子书包工程”,学生不用背书包,直接用iPad就可以上课。如果这项工程在国内推行,可能很多出版社都会关闭。

  “国内每年出版的书籍,有的甚至是印出来就直接进库房。出版业不能这样发展。”肖东发说。

  探寻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数字化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不是要不要接受的问题,是必须要参与的问题。数字化将打破整个出版行业的边界、业态。”孙献涛认为。

  在数字转型的途径方面,肖东发认为,传统出版商的转型必须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借助外部力量。“数字技术不是传统出版社的强项,应通过与IT企业合作或收购IT企业的方式来进行,如中南传媒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中文在线的全媒体运营。传统出版社不必越位发展、一味求全,可以与民营力量合作,建立共赢的良性机制。”另外,传统出版业应立足自身优势,生产优质内容。“网络时代的‘内容为王’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即谁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集约整合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传统出版社在内容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其在产业链中仍然掌握着主要资源:知名作家、专业的编辑、销售合作伙伴、读者资源以及品牌优势。

  除修炼内功、寻求外部合作外,出版业的发展还需加强行业管理、削弱政府的行政干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肖东发认为,出版是永恒的朝阳产业。“信息与材料、能源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传统出版业永远不会消失,只是份额会相对缩小。人们的需要是多元的,对于老人和幼童,还是以纸质书为主。与其说人们喜欢技术,不如说更喜欢读书,而我坚信‘内容为王’。”肖东发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