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人性独立”要比“女性独立”更有意义

2013-12-21 来源:凯风网综合 校对:周原

陈文茜

  作者:陶然之水

  报载:陈文茜写作、从政、主持、采访,似乎什么都做,而且什么都做得像模像样,所以李敖说陈文茜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的确,陈文茜的聪明可以从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表现出来,也有诸多评论谈及她的个性:自信敢言、鲜明犀利。陈文茜最打动人的并非是她的聪明,她给人尤为强烈的印象是独立,这种独立既非思想上的,亦非精神上的。她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上的,那是一种真正的自我的独立。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认为“女性解放的成功唯有依靠男性与女性的共同的坚定意志才能实现。”陈文茜的做法在西方是很普遍的选择,而到了东方就成为一种推崇和赞扬,乃至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所有的一切都归纳为“女性的独立”,立刻把话题引到非常有意思的层面。

  除了爱情作为困惑陈文茜的理由之外,独立女性就是完美无缺的吗?按照1949年之后的理论来看,“半边天”的社会地位已经解决了女性的独立问题。自“独生子女”一代之后,“独立”已经不是女性或者男性需要思考的问题了,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早已经超越了“独立”本身,“独”是毫无疑问的,是不是达到了“立”的愿望就不一定了。

  所谓的爱情观,也是附着在具体社会生态环境之中的,纯粹脱离社会的爱情观不是不存在,而是不可能作为主流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把独立作为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女性专属的文化现象都是在预设另一个前提——男人才是社会真正的主宰者,个别“独立”的女性才会卓尔不群被男性们推崇。

  同理,所谓的“自由”也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相对于身体来说,自由的概念可能更有直接性的体验,与科学家霍金相比,大多数人都是“自由的”,身体可以随性所欲的移动或者生活,但又有几个人能够获得与霍金一样的思想上的自由呢?一旦话题转入到哲学或者宗教范围时,“一种生命上的,那是一种真正的自我的独立”是个令人艳羡的高度。

  单独拉出单一性别的话题时,很容易落入诡辩论的窠臼里,或者有意无意地在对立的观点上展开讨论。以中庸的角度看,或许人性本身的“独立”才是有意义的,“生命之上”高不可攀,还不如回归到人世间,反省自己的存在。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