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港府是如何处理谣言的?

2013-09-04 来源:凯风网

  香港是个开放社会,市民享有充分表达自由。各种言论都有表达空间,而虚假言论也不时出现,处理不好则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那么港府是如何处理这些虚假言论的呢?

  今年2月,正值香港非典十周年,此时网上有个消息风传,称博爱医院多人莫名发烧,新的SA R S卷土重来,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香港医管局马上出面辟谣,称新的非典子虚乌有,博爱医院病例实为偏肺病毒感染,并详解了该病毒病理特征,以及发现传播历史。随后,谣言偃旗息鼓。

  类似的个案并不少见,再如年初甚嚣尘上的港府打压楼市传言,网上说得有鼻子有眼,业界也有声音放出来,人人都相信会有。港府发言人则及时澄清,强烈谴责散布虚假消息、扰乱市场秩序者,并警告会将交由警方调查。此传言也很快消失,至于警方是否跟进也没见下文。

  以上两个个案都属于影响面大、公共性较强的谣言,其特点就是并非空穴来风,博爱医院的发烧病例确实引起市民疑虑,而香港楼价创新高民怨较大,也给调控政策出台提供了合理的想象空间。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恐慌。但只要权威部门及时澄清,谣言自会土崩瓦解。

  除了公共性的谣言之外,针对官员个人的谣言也很常见,官员的应对也大体类似。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悭电胆风波”,前特首曾荫权推出“现金券”补贴措施,结果被质疑向亲家输送利益。曾荫权立即出面驳斥谣言,而其亲家也主动登广告澄清,这条谣言也随后消退。与之类似的是林奋强的“偷步卖楼”传言,林奋强三番五次澄清无效,最后由廉署调查还了其清白。

  在香港的政治生态下,作为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多有一颗谦卑、宽容的心。当他们不慎被谣言缠身,有些确为舆论合理的怀疑,有些就是无中生有的抹黑,但官员往往息事宁人,多以出面澄清告终。其实,官员个人拥有维护自己权益的诉讼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少之又少。

  可见,谣言并不可怕,香港的处置简单而有效,权威部门或人士及时发声,是消除影响、澄清谣言最关键的一招。在开放的信息平台,舆论有自清功能,权威声音一出,谣言多会销声匿迹。而对于造谣者及传谣者,港府多抱有宽容态度,很多谣言出炉事出有因,且存在民众关切、疑虑之处。寻路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