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法轮功痴迷者转化关键点的心理动力分析

作者:林良华 卓旭东 · 2015-06-01 来源:凯风网

 

  现有文献对于法轮功痴迷者已经有了许多研究。比如四川省综合治理-法轮功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认为,他们有着自我肯定意识、无罪错意识、封闭排外意识等障碍心理。海南大学王齐冰等认为是依赖人格。等等。这些研究对于如何转化法轮功痴迷者只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大多数是间接的指导意义。迄今文献中,还没有研究者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来对于法轮功痴迷者促成转化的因素进行深层心理动力学分析,以釜底抽薪的形式帮助法轮功痴迷者转化。  

 

  据此,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用OPD这个可操作化的心理动力学分析工具,尝试来揭示法轮功痴迷者的深层动力,寻找转化的关键。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分析法,以半结构化的形式对每一位受访对象提问,大约2小时左右。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法轮功痴迷经历、转化经历、以及相关的成长经历。  

  研究对象:共有2位受访对象。这两位受访对象由法轮功主管部门提供,曾经是非常痴迷法轮功的中坚分子,目前已经转化。  

  研究目的:痴迷法轮功的关键因素以及促成转化的关键动力。  

  研究工具: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评估工具(operationalized psychodynamic diagnosis,简称OPD)。该工具是德国精神分析师OPD工作组,以团队的力量,花费20多年时间发展出的心理动力学评估工具。OPD系统现在不仅已经在德语国家获得成功,同时被译成多种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和中文)。目前已经是第2版。  

  OPD非常可操作化。不仅评估病人的状态,而且还可用于过程诊断。在临床实践中,运用OPD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能够为在治疗计划框架内作出决定或行动提供有用的提示信息。  

  二、研究结果  

  (一)“促成痴迷法轮功原因”的质性材料整理  

  1、个案甲接触与痴迷的原因是:亲身体验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受益,疾病痛苦减少。  

  个案原话摘录如下:  

  ……很简单,那时身体不好。我在上班的时候,经常请病假,到处挂病号,单位真的为我花了不少钱。什么高血压、动脉硬化,从头到脚什么病都有。造孽造的太多了,所以这些病全都摊上了。那么后来呢,他们说,这个去练练身体健康。那么我们也就稀里糊涂地去了……进去后他们说要盘腿打坐什么的,我们也就跟着练吧,练练,看起来是有点效果啊。……总得来说呢,我们练了那个,人确实是好起来了,脸色也好看了,人也看起来年轻了。这是很厉害的,练了之后,你说像我们都没什么月经什么的年龄了,练了那个功之后,再给你来了……  

  身体也健康起来了,药也不吃了。哦,那时候我在单位上血压最高时220/150,最高的时候抢救过来。别人不知道,我说我真的几十年的这个,三天两头杭州市中医院就像是娘家,哪个药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烦都烦死人了啊。我是真的是这个药吃了,火车都可以开。真的,这个一把一把的药吃了,真的很难受。一天三次药吃了没效果。  

  但是练习那后,全都好。那你说,谁不会去?那是肯定的啦!  

  2、个案乙接触与痴迷的原因是:一直渴望找到“心里面的人生真谛”。  

  个案原话摘录如下:  

  我就是追求自己心理上的渴慕吧。因为我总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我觉得我不是为了能够在世上吃穿,能够就这就这么一辈子。我总觉得,有另外一个东西在主宰我,我总得我人的生命不是为了活个几十年,最多一百年吧。……我就觉得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是为了这个生活。进了浙大以后,我自己读书,……领导对我印象很好, 因为我这个人是很认真的人,就是说一就一,说二就二,我不会玩虚的,我也很直爽。(领导)要我入党,那个时候,七十年代就是入党做官的。我这个人不想走这方面的路,我就想把我自己的工作做好,我自己追求一些我自己信仰上的东西。  

  ……(佛教师傅)就给我灌顶。灌顶以后,我就觉得我真的好像找到了这条路,那么我就觉我要信。……关于佛教方面的书也是非常非常的多,我也找了一些看。可是我看来看去,这个学说太多,这个派有这个派的说法,那个派有那个派的说法,我抓不到真理,我抓不住……真谛找不到,不能满足我心灵里面的需要。……当时就去问那个沈师傅(灌顶师傅)。他给我一句话,他说这个没有什么好探讨,他说你自己去悟。他这么说了以后呢,我心里就很失落。哎呦,我这个悟性太差,我悟不出来,我悟了六年,我也没有找到我心里面的人生真谛是什么。虽然他们都说你了不起,双盘腿不痛,而且能坐那么长时间,而且能打坐,能启动(好像是打坐的一种境界,作者注)。那么我说我思想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心灵的渴慕没有解决。  

  ……我说你有没有信仰这方面的书啊。她就果真给找了三本也不知四本书,拿来给我看。这是95年的时候,反正我记得有一本就是转法轮这本书。  

  那么晚上是个夏天,那个我晚上吃完饭没什么事情干,我就看转法轮这本书,转法轮这个本书这么厚,三百多页,我一个晚上就给它看完了,看到挺晚的。我一个晚上就给我看完了,当时给我的感觉我就是找到了人生真谛,这个就是我要寻找的神。那么而且就是解决了我心里面的渴慕。那么后来呢,我就是下决心要练……  

  那么当时就觉得我找到了真谛以后,我就非常非常虔诚。挺好的吗,我说我练练身体也很好,精神寄托也得到解脱。  

  (二)“促成走出法轮功原因”的质性材料整理  

  1、个案甲的转化经历:  

  (1)开始是死硬不肯转化。  

  原因有3。  

  第一个原因是:练习法轮功对她的身体的帮助的获益。  

  个案说:你说要枪毙了也就枪毙了。我病的痛苦我也承受这么许多年,我也承受不了了。我对政府有情的,对共产党绝对有情的。为什么呢?要不然我没退休工资啊。我退休了还有工资给我呀。我一直就是这样说的,我是很感恩的。但是这个(法轮功)对我身体有健康啊,你叫我怎么脱离?脱离不了啊!就是一个依靠,一个依赖。  

  我想这个很好的东西么,你们干嘛要给他取缔掉?你说你们又没有好的东西拿出来让我们能够练。对,我的身体你能够把我弄好吗?  

  恩,(练法轮功之后)我用不着吃药用不着跑医院……关键就是对我们身体有好处,就是治病。这个绝对是很有效的,马上就能,很快的速度。这个速度相当快。我那时候就这样的啦,别的我真的是没什么想法。不像他们年轻人要政府怎么样。你们年轻人要工作,要前途什么的。我没这个想法。……这样,那时候我们真的好像是,怎么说呢……好像是有个依靠。  

  第二个原因是:李洪志“形神俱灭”的威胁,令她很害怕。  

  他好像讲的这里讲一套,翻过来,讲的又是什么形神俱灭。形神俱灭我们基本上还是了解的,就说把你的灵魂全部销毁。它啊就是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很厉害的。所以一般的人为什么走不出,就是因为这句话控制着他们。……这个经常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迟迟走不出这圈子。  

  我绝食四天四夜,我水也不喝饭也不吃。就是跟他们对着干,他们看着也都怕了。我想人死了也就死了,有什么了不起(总比形神俱灭要好)。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他们,没有心理的沟通。  

  个案说:他们(指找她谈话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坚挺。他不知道(指不理解她),我说我真的几十年的这个,三天两头杭州市中医院就像是娘家。这个苦哇……所以他们来谈我都不理他,背过身去。所以我就跟劳教所的那两个说,累不累啊,你不是有手枪吗,你只要“吧”的一下子(意思是把我枪毙了),事情不就了了么。……我就真的跟他这样说,那个老陈队长说,真的我差点就给气晕过去了。怎么有你这个人,这么贱。我说是的啦,我就跟他说我的人生真的很苦啦。我说你别这样,你就“吧”的一下子,我反而解脱了。你也不用哒哒哒,经常跟我来说。唠叨唠叨,听不进去,没一个有用。  

  ……一般人是体会不到。我呢有我自己的体会。他们来做我的思想工作,但我根本就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我去跟他们做思想工作。后来我也做思想工作,做了好多的,就跟他们讲体会。有的人呢,能走出来;有的人,他是走不来的。  

  (2)转化的关键要素:是丈夫、母亲、弟弟、儿子的情感关系。  

  第一,最关键的是对丈夫、儿子的内疚感情。个案原话摘记:  

  ……是因为什么原因出来的呢?我呢,是这样的哦。我那个老头子么,身体也不大好。我在杜明山学习班吧。是不是的啊?真的,政府确实是失败,确实失败,对我们这一批人来说是很失败。我是这样的感觉,尽管政府对我们也很好。那么我老头子呢,三天两头往那边跑,他说我是一个党员,你说是不是。再我那个儿子,借了钱买了车子,出租车吧。他现在也不开。一天到晚就停着,钱也不挣,就往我这里走,为什么啊,我那时候身体,他们也怕我出意外。后来我这个功什么都不练了吧,是不是啊?我的血压全都不好,心脏全都不对。我在莫干山管教所那边。  

  他们带我到医院去,我感到心脏疼痛。带我去那个,医生就说这个人很危险,不能再那个了。后来我不就保释出外了么。怕危险。那时心绞痛。  

  那时我也就随他去吧,药不吃了,大不了就死了吧,我做人也没意思。后来那天雨下过之后,我看我老头子啊,他那时走的时候,看他路上走过来,还没走进里面,我看着他,突然有一种良心发现的感觉。  

  第二,对妈妈的内疚情感也有助于转化。  

  ……还有我老妈么,身体也不好,尿毒症。我说怎么办?为他们,我宁愿下地狱。……我说我为了他们,宁愿下地狱。要不然我是舒服了,但是我家人苦了啊。是不是啊,我一想不对,后来就这样蹦出来这样一句话。蹦出来之后,你说我感觉怎么样。全身那啊,从头到脚啊,就好像绳索绷得紧紧的,一下子松开了。我这个人就感觉解开了。  

  第三,对兄弟姐妹的内疚情感是辅助因素。  

  ……尤其我弟弟他们,我去那个,他们根本,看也不来看我。本来平时是对我很尊敬的,这么多年。弟弟态度发生变化,因为练法轮功,原来尊敬你,变得看不都不来看你了。脸上也没光彩,反而被他们瞧不起。  

  ……那你说我弟弟妹妹在单位里面有头有脸的人,有的是担任头头的。你说你这样一搞,你这个做姐姐的,在搞这个东西,姐姐劳教了。你说他的脸上会光彩吗?  

  总的说来,个案甲是主要因为对亲人的内疚情感,促成转化的。个案说,  

  ……就是他所谓的形神俱灭那,突然就发觉,这样太自私。……我说为了我自己害怕,他们都为我担心。你说我这老头子胃疼得要命,手呢捂着这个胃,每天奔跑。是不是啊,他每天都赶来,我都无动于衷,开始没感觉。后来我在窗前,听着这水哗哗地流,那时老头子已经走掉了,离去了。我看着这些树啊,我就一下子发觉。……(有一个顿悟)悟出这么一句话,我是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说形神俱灭吗,大不了也就下地狱。也就形神俱灭么。我就想大不了我下地狱,我随他们去了。  

  2、个案乙的转化经历:  

  个案乙本来也是非常坚定的法轮功痴迷者,几乎所有人都预计很难转化,当时排在第一位要转化的人。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个案乙的转化经历相对比较简单,只花了两个星期。  

  ……后来,反正我看了一些录像啊,看了一些短片,看了一些讲话什么的。反正我就自己反思,如果是真道的话,就不会这样,引起我们国家的这样强烈的反对。我反思过以后呢,我们慢慢就想过来了,想过来,那我就转化了。在学习班,大概两星期左右,转化了。转化了以后,他们就很奇怪,说我原来是最难的,没想到转化得这么快。而且还帮着一起做转化工作……。  

  影响转化的关键反思内容是心理升起对李洪志的反感,内心理想化形象破灭:  

  我是想到的。如果真的好,国家不会反对。而且你李洪志哦,撇下这么多人在国内不管,自己跑到美国去了,而且他还利用美国的宣传工具,美国的什么,每年给他两千万的那个经费,就是为了跟中国作对,其实他当时就是被美国利用。因为美国看我们中国是个强国,是个大国,所以他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些东西跟中国人作对。我这个就,很不,很不理智。  

  促成转化教育的图像材料比文字材料作用更加直观、强大:  

  ……我就是当时看了一些当时给我们看的碟片。就是讲李洪志在美国怎么样?就是讲在美国造了很大很大的房子。他房子里面有一个,他把自己做成一金像完了,很多人在崇拜他。我就觉得这个有点不可思议。我觉得如果你是真道的话,你是不反党反社会主义,你为什么要跑到美国去。你说中国跟你作对,那你说中国佛教、道教、基督教,中国没反对,就唯独你法论功反对。是不是啊?  

  ……以前也知道李洪志在美国,但是没有这么想,……对,图像没看到。后来看到了,我凭什么相信,你李洪志在美国,美国要借着你来反对中国,为什么我就要相信你李洪志就是正确的呢。是不是啊?  

  (三)促成转化的心理评估与分析  

  为什么两个个案的转化关键要素不一样呢?  

  为什么个案甲可以因为亲情而转化?而不是因为对李洪志行为反感转化?当个案甲后来帮助政府做转化工作时候,她也是习惯性用亲情体会这一招,可以发现有些人能够转化,有些人亲情这一招没有用处。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个案乙的转化这么快?为什么个案乙是因为对李洪志这个人升起反感才转化的,而不是亲情体会才转化?  

  这些问题可以根据OPD心理动力学评估分析来回答。不一样的原因是两个人的心理动力学结构不一样:  

  个案甲的内心冲突主要是“对照顾的需要”与“自给自足”之间的冲突、以及“内疚感”的冲突。心理结构中内化的“内在客体”比较丰富、比较稳定,而且是充满友爱、崇高的。  

  个案乙的内心冲突主要的自体价值感冲突。心理结构中“内在客体”是完美的、理想化的。  

  上述评估结论,是从个案的“成长经历以及亲密关系互动”等材料的评估分析中得到。具体分析如下:  

  1、个案甲的分析:  

  个案甲从小生活非常非常艰苦:不是一般的吃不饱穿不暖,或经常挨饿,而是有点死亡边缘的味道。而且妈妈以及养育她的外婆是与她一起挨饿的。也就是说即使照料者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她,她仍然会挨饿受苦。这样的经历,潜意识中构成了“对照顾的需要/自给自足”之间的冲突。不过她属于其中的主动模式——无私、利他性地照顾他人来获取持续的安全感与依恋关系,这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个案说:  

  从小就是为别人,为亲人考虑,不要去拖累他们。你说加工资啦,补发工资啦,我自己没意见像样的毛衣。我老头子,我就发一次给他买,发一次给他买。好像这也是我的习惯啦,不是我这个人好跟坏,是一个习惯,应该要给他穿,他穿得好,走出去也是我的面子。自己就马虎一点算了。我已经改不了了,这个脾气。  

  ……我老头子要吃,儿子要吃,我就自己不吃,就给他们吃。  

  个案甲内心的 “对照顾的需要”与“自给自足”冲突,与她内化稳定的“内在客体”充满友爱、崇高有关。其原型有外婆,还有一个小姨。  

  这个我从小就是有的(指照顾别人,先人后己)。个案说:  

  他们睡着的(小时候照顾弟妹)时候,心里是舒服,还是比较舒服。还有小时候把菜省下来给他们吃的时候,看着他们吃,比自己吃还高兴。我这个人的心就是这样。  

  跟我从小的教育有关系。外婆的教育。  

  ……我外婆是农村人,很忠厚老实的。我外婆就是这样说的:人那,要把好的留给别人,差的自己吃。她说,给别人吃么传四方。不要去占别人便宜。她对人很好的,就是家里养了个小公鸡,就这么一个小公鸡,准备留到过年吃。突然我的那个姨父,他来了,就杀了给他吃。没多长时间了,就过年了,吃什么。她根本没去考虑这个。我这个外婆就这样的。  

  我就都看在眼里,是不是啊。客人来了,那我们东阳的米线算最好的咯,那我们家里没有,就去借,借两个鸡蛋,烧给他们吃。我外婆就是这样的人。  

  ……小姨么,我外婆就这么一个小姨,很苦的,是不是。却对我的外婆很孝顺。有一点点面粉啊,她就留着,我也不吃,她自己就更加不吃。饿了,就去河水里淘点螺丝,清水煮一煮,就这样吃。但是她还要上山干活。她还要去种稻,地上要去干活。那时候我外婆,去外面干活。她回来之后,对她说,妈,这个面粉给你留着,这一点点大米给你留着。她就留着。把自己饿得真是脸黄肌瘦。但是我现在想想,我小姨的这个孝心,全都在我的心里面。2 8岁,她刚要结婚,就发病了,就走了(去世)。但是她的教育对我影响是很大的。小时的记忆就留在我心的。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姨啊,她个子不高,但是很矮也不矮,就是好像有一点胖胖的感觉,忠厚老实,圆圆的脸。我这个小姨真的是很好,这么孝顺。  

  后来,她一走(去世),我的外婆就疯掉了。我的小姨很苦,真的很苦。她可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想过一天的福。没吃过一餐像样的饭。就割稻的那两天么,喝一点粥。哪年月,一年到头,就过年的时候吃两餐饭。已经不错啦。  

  正因为这些内化的客体,使得个案甲在法轮功转化的时候,会考虑到丈夫、妈妈、弟弟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利益。亲情在个案法轮功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然艰苦的生活也造成个案甲的“强硬性格”“要靠自己”等,造成一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无效,以及痴迷法轮功的内在动力。个案说:  

  人生太苦。真的,你说我们小时候什么没干过。给人抱孩子,捡柴火,做保姆,什么都做过,真的是很痛苦啊。母亲她是童养媳么,给人做童养媳。我的自己亲生父亲,跟我妈走开了。她也是很可怜的,我奶奶经常要打骂她,她也很苦的!  

  那时她(指妈妈)只十几岁啊,就生了我和我妹妹两人。但他们(指爸爸与奶奶)不喜欢女儿(指向要儿子,不喜欢女儿),两个孙女儿没有人喜欢。叫他们留一个(孙女),不要,坚决不要。那我妈真的是很苦,挑着我们就出来了。那时候我妹妹就被别人领去了,我么就放在我外婆家养大。那时候我断奶了,实际上我从小也就没喝过母亲的奶,就是什么玉米糊啊,什么的,这样长大的。所以我的身体本质就不好。所以我是真的,所以说像我这样一条路走过来,可以说找不出第二个。饿着肚子去上学,然后捡柴火,我就差没去讨饭了。  

  十几岁回到妈妈身边也不好。后来的老爸(继父)又没工作。老妈那时候也一样,所以她也饿着肚子去干活。我们也饿着肚子去上学。你说在我们这么苦的家庭里,真的是说不出的味道。  

  妈妈与孩子一起挨饿,与妈妈自己能吃饱,孩子挨饿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妈妈就是孩子的天,那这个保护她的天也不够强大。所以孩子可能会形成这样的信念:妈妈自己也难以保全自己,万事要靠自己!既渴望照顾,又觉得养育者不一定给得出她所需要的照顾。这样以后孩子可能就会比较自立,很有自己的想法。这在个案甲身上体现为“性格很硬”,“(转化)要靠自己悟”(别人的说教用处不大)等特征。  

  这样的痛苦经历与躯体感受直接相关,尤其是饿肚子、寒冷等直接影响本体的肌肤感受,冲击力很大,往往潜意识中会产生拯救者的“内在客体”。尽管知道不是真实的,但是很难受时候可能会冒出诸如“如果有人……就好了”之类的幻想。她后来被法轮功吸引,也是感觉法轮功好像一个拯救者——帮助她脱离躯体疾病疼痛的拯救者。而且,下面的经历让她潜意识地相信,这样的拯救者可能是会有的,她也许能够碰到。  

  ……(在杭州)那我老妈到了两点钟,没吃中午饭。我们以前是在天水街道,那个叫黄永清的书记,现在走掉了(去世)不知道多少年。这个人是个山东人,他一见我老妈这么困难的情况。他就说啦,你的孩子,不能给她就这样饿着。两点多我们全家都没吃中饭,没钱。他就说钱先拿去,赶快去买米烧饭给他们吃。小孩不能饿着。其他慢慢补交,补办补助的手续。这么好的干部。  

  也因为上述原因,导致个案甲很在乎亲人的感受与利益,也以能够巩固照顾亲人作为自己的自尊的维持要素。一旦发现自己给亲人带来麻烦,就更容易感觉到内疚。这构成了内疚感冲突。  

  ……是啊,我那时候,我不是说我家里人苦么。我去做临时工么,下面还养着弟弟妹妹,是不是啊。那比较困难么,我去做了,我就自己啦。真的是,早晨一个烧饼,一根油条这样吃着,去做生活。要到十一点才有饭吃,那时候我才十九岁,肚子饿吗,也忍着。中午的时候,别人买菜,但是我呢,看着铲子里面有汤,这汤舀一点吃下去,钱省下来。我就这样的啦。读书么,我就把我的大弟弟背着去上学,让他坐在我的脚上。那时我的老师真的很好,知道我的情况,天气热就让他自己睡。我就这样的啦,很宝贝他们。  

  评估心理结构水平时候,我们发现,尽管物质生活艰苦,但是个案甲内心的情感滋养是丰富而稳定的,形成的内在客体依恋是高水平的。  

  在讨论成长经历时候,个案说:  

  ……啊,我的外婆啊。真的,我小的时候我身体不好。没东西吃么,就是那时候农村乡村还有土匪什么的哦,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土匪敲我们家的门。我小啊,我怕啊。那时候我外婆穿着大件的衣服,我马上把她大件衣服一撩,头就钻在她的胸口上。吓坏了,跑了一下,哮喘病发作了。我的外婆就这样抱着我不能睡下去啊,一睡下去,就呼啊,呼啊。我永远不会抹去,是不是啊,真的不会抹去,经常复发(眼眶湿润)。  

  农村里也没钱买药,只能让它去,慢慢地慢慢地让它自己好去。经常复发的。我外婆真的没有好好的睡一觉,不能躺下去啊,她一躺下去,我马上就气喘不上来。……那时候,3 岁也不知4岁。(笔者问:你现在能记得,是外婆告诉你吗?)  

  不是外婆说的,我记的,这个影响很深的。我这个人自己的记忆也是很清楚,很清楚。不知怎么搞的,现在的有些事反而忘记了,以前的事就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外婆舍不得打我。……妈妈也是舍不得打。  

  这样较高的心理结构水平,促成个案甲更加注重情感,更加在乎亲人的情感,因为亲人的情感痛苦而转化,不是在乎李洪志做的对不对而转化。所以个案甲在处理“自己形神俱灭/ 连累家人”的冲突时候,可以自我牺牲(“我是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说形神俱灭吗,大不了也就下地狱。也就形神俱灭么。我就想大不了我下地狱,我随他们去了。”)。  

  2、个案乙的分析  

  个案乙的情况与个案甲完全不同。个案乙是从小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爸爸是浙江大学教授,妈妈是小学老师。即使在60年,别人全在挨饿,她也从来没有挨过饿。可是心里滋养的成分缺失,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匮乏。这构成了个案乙的自我价值感冲突。主要表现在内在的自卑,以及寻求理想化客体的需求。  

  个案说:  

  我从小家庭生长背景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父亲也一直在浙大工作,那我母亲也是一个小学教师。而且我的爷爷从小也是农村里面的,他们村子里面的,最有名的人,又懂医又教私塾,农村里面威信也是很高的。我叔叔跟华罗庚是同学,,到现在还是那个院士,那么在上海也是享受市长级的待遇。  

  我其实哦,我从小到大一点苦都没吃过。就是说,我从出生,我家里条件也不错。六十年代,人家家里非常饿的时候,我们家里一点没有受到亏损,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凭票供应,肉票,糖票都是固定的。那么大家都是感到比较饿,我们为什么没有饿,为什么啊,我妈妈那个时候是小学老师,就在古荡小学当老师,而且我妈妈在古荡小学里是最好的老师,每年都评上区先进,市先进。她就是在古荡小学里,威信最高的老师,所有的学生都想到她班里读书。那么她的学生在古荡,有卖肉的,有卖鸡的,有卖皮蛋的,有卖糖的,那么那个时候呢。就是照顾,对我妈妈非常好,买糖,买肉,买鸡不要票。反正卖肉的么,他总有点票能够多出来的。那么钱是照收,票是不要的。那么买鸡也是票都不要的。所以我们那个时候,从小我真的一点苦都没吃。  

  ……我妈妈很忙很忙,很忙,还经常不在。在家里基本上,回来就躺在床上,要我们帮她做事情。哎呦,给我倒杯水啊,给我去买点香蕉啊。就是很累。反正她除了她的学生以外,对我们基本上不管的。  

  ……小的时候,比如说妈妈抱着呀,感觉很温暖,这种经历不大有,不大有温暖。我记得小时候的时候,因为我妈妈整天不管我们,那么我们家得不到温暖。我就经常到我同班同学家里,也是浙大的教职工子女家庭。我就很羡慕,他们爸爸,他们妈妈给他们做菜,炒一碗青菜,烧一碗豆腐,那么我就觉得,哎呦,很想吃,很想吃,我就吃不到那种菜。很羡慕他们。  

  我就没有家庭的温暖。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其实我那个小的时候,身体还比较好,也没什么病,难得有一次病,我发烧了。难难得得生一次病,我妈妈那天刚好在家里,照顾我,给我买东西吃。那么我当时就是觉得哎呦,很好很好,很喜欢那种亲情。后来,病很快就好了。病很快就好了以后,我说我又得不到这种温暖的照顾。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很笨的办法,我就晚上睡觉的时候,吃糖,我知道吃糖坏牙,我就把糖含在嘴里,我说如果我牙齿生病了,我父母亲就会来对我很好,照顾我。我连几次晚上睡觉时,嘴巴含糖。含糖以后,果真到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这颗是蛀牙了。呵,那已经太迟了,已经太迟,所以我就这颗是假牙。……很渴望温暖。  

  爷爷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很有威信的。有一个惊堂木在他旁边,经常要敲敲的。我也很怕我爷爷的。就不吱声,跟我们没话的。我们跟他都不亲的。我爸爸在他面前也是,不大有话。也是整天不讲话的那种人。就那么坐着喝喝茶的那种人。  

  我姐姐比我大四岁。那在她哪儿,也是从小没有得到什么温暖。跟周围邻居吧,我也印象很深,譬如有一次,我小的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跟我邻居吵。吵架的时候,照理说,姐姐你不帮的话,也要拉一下的。她就不帮的,在旁边看。没人保护我。真没人保护我。我姐姐不保护我的。  

  所以我也有自卑心理的。就是我自卑心理也是比较大的。我自己觉得自己有的。为什么哪?因为我觉得,我从小吧,也没什么人对我太好。  

  我们邻居,就是我跟你说,跟我打架的这个人,姐姐在旁边看的那个,她经常要欺负我。  

  虽然我在生活上也没什么苦哦,反正我父母亲也没在生活上怎么虐待我。但是我精神上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的。  

  所以我会追求一种心灵归属。  

  从小缺乏温暖,缺乏关爱,所以潜意识一直渴望找到“心里面的人生真谛”。法轮功里边的一些教义就很能够吸引个案乙。  

  但是,这个“人生真谛”的获得,与一个“关爱她的理想化客体”的获得密切相关。所以,当个案乙发现,李洪志的真实面目与内心的理想化客体相距甚远的时候,就开始动摇。尤其李洪志单独一个人跑到美国过豪华生活,把法轮功教众留在国内,而且不停鼓动国内教众冒险反对政府的举动触动了她。这很像她幼年时候创伤情境的重现:“爸爸妈妈忙于在外边工作,抛下他们小孩留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与关爱;孤零零的得不到保护”。这些,驱使她内心对李洪志的理想化形象的崩坍,并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独反对你法轮功而不反对佛教基督教等?这成为转化的关键动力。  

  3、个案甲与个案乙的区别分析  

  个案乙与个案甲的最重要区别是:个案甲是养育者与婴幼儿一起挨饿受苦。个案乙的父母很优秀很风光(大学教授、最有威信的小学教师等),孩子很孤独、很缺少温暖。就是说父母没有与孩子一起受苦。  

  这个区别导致两个人内在动力模式不一样,内心渴求的、未曾满足的愿望也是不一样的。  

  个案甲的内心会觉得:养育者不是不愿意给,是没有能力给予自己。养育者是爱自己的,自己也是因为养护者先人后己的关爱行为才能存活下来。所以个案甲内心渴望的是拯救者的出现,而不是一个理想化的父母。因此,个案甲在亲身体验到法轮功对自己疾病痛苦减缓甚至解除的体验之后,会潜意识把法轮功当成自己的拯救者而痴迷。同时内心也觉得关爱别人很重要。这也解释了她在转化之后信仰了佛教。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与她内心“拯救者关爱别人”是一致的。这是个案甲的刻板心理动力模式。  

  个案乙的内心会觉得:父母是有能力给予婴幼儿自己想要的温暖与保护的,但是父母没有给予自己。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当地最有威信的小学教师,很优秀也具有很强大的能力,是具备照顾自己小孩的能力的,但是没有心思照顾(妈妈花心思在工作上,没有花心思在孩子上)。邻居小孩哪些不如自己爸妈优秀的父母都可以给予温暖与保护,父母一定是有能力给予的,之所以没有花心思在我身上,那可能是不喜欢我、不爱我,也可能是“我不够优秀、不够好”的结果。因此,个案乙一方面会自卑,另一方面会更加渴求无条件接纳关爱自己的理想化客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转化之后她会信仰基督教。这是她继续寻找内心的、爱自己的理想化客体形象(就是“天父天母、互爱的兄弟姐妹”),并受到其呵护与保护的感觉的刻板动力模式。由于童年成长时候的创伤经历,导致心灵营养的匮乏(几乎没有感受到温暖、保护),结果内心凝聚了一个未满足愿望(得到理想化客体的关爱与保护),推动她一直渴望找到“心里面的人生真谛”。  

  三、对于法轮功转化工作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课题组认为有下述几点可以给予关注:  

  1、从童年成长经历来理解法轮功痴迷者,可能是与这些人建立沟渠道到的关键。而法轮功痴迷者感觉到被理解与共情,是寻找转化关键点的最基本前提。  

  2、评估痴迷者的内心冲突种类以及心理结构——尤其是依恋模式的特点,可能更有助于对症下药,找到转化的关键点。所以个别访谈要介入一些深层心理动力学的评估与分析,可能会更加有利于发现转化的“扳机点”。  

  3、两个个案尽管差别很大,但是转化之后都先后转信佛教或基督教。给我们启示:也许传授给他们正确的宗教知识,会有利于认清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真面目,有利于促成转化。所以是否可以开设一些类似的培训班(佛教知识或者基督教知识的培训班),以正统宗教的力量来破解邪教宗教痴迷,也许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以上是我们的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有关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OPD工作组.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6月.  

  2.四川省综合治理法轮功对策研究课题组.透视与深究:对法轮功痴迷者现象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  

  3.王齐冰.法轮功修炼者人格特点及其文化传统成因.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  

  4.吴闻,覃进标.对法轮功精神控制的剖析.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5.赖运成,王国强.“法轮功”痴迷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17 卷第10 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