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用积极心理学解读反复原因及矫治策略

作者:丹 琳 · 2014-10-05 来源:凯风网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的生活分为四个领域,即身体、成就、关系和意义,一个人的健康生活状态是由他的平衡模式所决定的,只要这个模式失衡,那么他的生活就会紊乱,也就没有幸福可言。理想状态下,人的精力分配给这四个维度应该是均等的,但实际上这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这个模式作用在人身上不可能是僵硬的,而是流动的,需要自己有意识地调节以维持平衡。任何症状都是这四个领域失衡的一种体现,比如,有人拼命挣了很多钱,但忽视了健康,致使身体出现重大隐患;有的人一味追求成就感,但却忽视了这过程中的激流险滩,其成就感随之付之东流;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图谋同事或朋友的钱财,结果良好的人际关系却丧失了;有的人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遭到某些人的冷嘲热讽,至此很有意义的事情进行不下去了。健康的状态或者讲幸福的生活应该是平衡的,将精力合理地分配给身体、成就、关系和意义才是人间正道。单就关系维度里也包含了很多的层面:自我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和灵性关系。一个人从这些关系里可以获得爱情、亲情、友情、温暖、和思维动力,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必要的营养元素。

  邪教成员转化回归社会后,思想之所以出现反复,就是这个平衡模式无法维持。他们因为不具备整体思维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立体思考,而是陷于一个问题上不能自拔,或过于看重身体,或过分追求成就,或在关系上剥离和对立严重,或追求的人生意义失之偏颇。由于无法整体把握各个方面的平衡,导致心理灰暗,人生失败,从而又回到邪教中寻求所谓的平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身体方面:有的人转化后一段时间内,内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反映在身体上就出现了不适;或者他们的情绪在遇到问题时出现了波动,导致了健康状况下降或恶化,于是他们把主要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健康上,又因为无法找到健康不佳的根源,忽视了身体与其它因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对健康状况的担忧与恐惧使得他们又到法轮功中去寻求所谓的“消业”、“保平安”。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已转化人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法轮功练习者刘某,初步转化时积极性很高,各方面平衡较好,回家后因为遇到了生活中的挫折,受到了重大打击,情绪陷入低谷,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过去的“功友”纷纷指责她说是因为转化后骂“师父”、骂“大法”所受到的报应,劝她回到法轮功中做好“三件事”,将功折罪,刘某的思想就此出现了反复。

  二是成就方面。很多法轮功练习者在炼功之前,曾有过自己的追求,因为目标受挫,或无力实现,因而将视线转移到了法轮功那里,想在修炼领域获得在现实当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法轮功的梦想破灭后,他们依然在寻求成就感,因而把所有的精力又都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新的工作中,可是由于成功的实现非一朝一夕,或者是其目标的制定与当下的现实情况相差较大;或者缺少深厚的积累,导致事业失败,成就感破灭;因为缺乏反省能力,没有正确的挫折意识,迷茫中又回到熟悉的法轮功领域去重复那种虚无的“成就”感。法轮功练习者梁某,没误入邪教前是一个女强人,在工作上有一定的成就,炼法轮功时又是负责人,呼风唤雨,感到很荣耀,很有成就感,后来认识到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后,思想得到了转化。虚荣心很强的她回家后热衷于追求成就感,因为赚钱心切,就做起了传销,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赔了钱,心灰意冷之际,又重新痴迷法轮功来麻醉自己。

  三是关系方面。关系包含了很多层面:自我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和灵性关系。很多法轮功练习者本来就属于低情商群体,而经营好这些关系需要较高的情商指数,因而很多人转化回家后,或者因为自我关系无法协调,心神不宁,心理不安,心中所想和实际行为有着很大距离;或者因为痴迷法轮功时漠视了亲情,与老人、子女或配偶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一时无法获得亲人的谅解,有的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亲密关系受到冷遇。而亲密关系乃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内在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导致他们孤独、落寞情绪的产生,就容易重回法轮功中寻求心灵慰藉;就社会关系而言,处理好社会关系是法轮功群体的一个弱项,也是导致他们难以社会化的重要原因,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重回法轮功群体中,可以找回那种单纯、简单的人际关系,实际上这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行为;灵性关系其实就是信仰关系,从法轮功走出来以后,许多人由于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意识与人生信仰,精神家园迷失,灵魂无所皈依,灵性关系受挫,导致内应力薄弱,思想容易出现反复。

  四是意义方面。有些人产生悲观思想的原因就是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很多练习者是因为追求人生的意义才迷上了法轮功,而李洪志把人生的意义扭曲为“返本归真”,回到“另外空间”享受“大自在”,实际上扭曲了人的人生观。思想转化以后,有的人因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指导,对人生意义产生迷茫,遇到困难便出现悲观情绪,如法轮功人员李某,转化后离开了以前熟悉的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和家人关系又出现矛盾,所以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一心想着出家当尼姑,后在反邪教志愿者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她说: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肯定还会再坚持修炼法轮功的。

  那么,针对这些情况,在心理矫治中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引导呢?

  其一,引导他们选择绿色的健康理念和健身方式,积极地融入家庭和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亲情关系和人际关系,引导他们追求符合社会需要的成就感以及健康的信仰、有价值的人生意义。痴迷邪教期间,他们也在身体、关系、成就和意义这四个方面苦苦求索,但他们却被邪教教主引上了邪路,追求所谓的“消业”而使健康恶化,不少练习者命丧九泉;他们在邪教中追求的是畸形的“人神关系”,是与“另外空间”的沟通,自身关系因受邪教精神控制而极不协调,常处于压抑和恐惧之中;而对成就的认可就是“成佛得道”、“返本归真”,认为这是人生至高成就;在邪教教主的误导下,他们把邪教当成是最神圣的信仰。因而,在心理矫治过程中,首先引导他们认识到身体、关系、成就、意义的正面体现是什么,避免他们因为错误的选择而浪费了人生的光阴。

  其二,引导他们学会整体把握人生。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只有平衡地把握身体、关系、成就和意义,不能偏执于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就像一个人走路,掌握好身体的平衡才能走得稳一样,如果能将精力大体上平均分配,人生之舟才能在风浪中平稳地穿行。

  其三,引导他们学会探究事物的源头。有些人脱离邪教组织后之所以反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不了解事物的根源,就事论事,盲目地下结论,比如有人脱离邪教后身体不好了,就认为是受到了报应,而不去思考身体不好的客观原因与心理原因,如果找到了影响健康的主客观因素后,加以调整和治疗,就会重新恢复健康,而不至于因为再度痴迷邪教而使人生全盘皆输;再比如对成就的认识,很多邪教痴迷者追求成就感,并不是因为有为社会服务的动力,而是因为虚荣心的驱动,是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样的动机和出发点都是有问题的,而且特别容易被邪教组织所利用;还有的人想得到成就而不愿吃苦付出,急功近利,也容易成为邪教的俘虏或使人生发生扭曲,而这些基点都是唯我为私的,只要从根源上转变了它们,才有可能走上光明大道。

  其四,引导他们从关注有用的、积极的因素开始。一是集中关注研究积极有用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很可能会成为美好的现实。要想达到幸福彼岸,就必须热切关注积极因素。二是关注消极的东西不能使我们幸福,反而会牵扯和影响我们的精力与情绪,要纠正观察人和社会时存在的错误视角,要看到社会的主流、中坚,善于将消极元素转化为积极元素,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与激情。三是预防困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专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来实现。

  培养起全面的、整体的、缜密的思维方式,开发积极的心态,对事物的认识既要有确定性,又要有灵活性。善于看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将会极大地推动和深化心理矫治工作的成果,使播种在他们心田的有活力的生命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冀鲁 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