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天理教祸乱紫禁城(图)

作者:吴僧禄 · 2014-09-05 来源:凯风网

  内容提示: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一百多名天理教徒在宫内太监的接应下,兵分两路攻打紫禁城,把个神圣庄严的皇宫禁地搅了个地覆天翻。 

 

  嘉庆皇帝像  

  发生在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的天理教攻打北京紫禁城事件,史称“癸酉之变”,或称“天理教起事”、“八卦教起事”。当年九月十五日,正当嘉庆皇帝在热河秋弥之际一百多名天理教徒在宫内太监的接应下,兵分两路攻打紫禁城,宫内侍卫护军仓促应战,上演了一出大内喋血记!把个神圣庄严的皇宫禁地搅了个地覆天翻。这一事变当时震惊朝野,被嘉庆帝称之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亲身参与平乱的礼亲王昭在其《啸亭杂录》及清人盛大士撰写的《靖逆记》、魏源撰写的《圣武记》等书中,对这次事变都记述。 

  要说这次事变,还得先从天理教教主林清说起。 

   一、林清其人  

  林清(1770-1813),浙江绍兴人,在京城混迹多年,住在城南大兴县宋家庄,在当地是个有名的地痞无赖,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曾经在药肆当过学徒,打过更,做过黄村巡检司衙门(大兴县衙设在京城内,于南城外黄村设有同知一员)书吏,和人开过茶馆,还曾偷扒边墙到热河做工程,但不是因为嫖宿就是终日赌钱亏光了本。林清在皇城根混不下去了,便又去了苏州讨生活。经亲戚引荐,先后在粮道衙门、丹阳县衙给长官当随从。但他贪污受贿,胡作非为。案发后逃逸,隐姓埋名在运河做纤夫。回到京城后,曾在顺城门外与他人合伙开雀鸟铺,贩卖鹌鹑,并娶了一个女人,但他恶习不改,仍旧混花,被撵了出来。后来他老婆也死了,走投无路便加入了当地的白阳教,后又加入坎卦教,以骗钱敛财度日。[1]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因坎卦教首领郭潮俊被人告发,林清因此受牵连,被关进了保定官府(当时京城顺天府在行政上隶属于直隶省,直隶总督驻保定。)坎卦教的头目被一网打尽,群龙无首。林清在保定吃官司挨了板子回来后,因他人多势大,被推举为新教主。他利用教主的地位,大量收徒传教,敛钱财。“相传他家有谷仓十七个,专门用来接济教内乏食之人,有告贷者,辄给之,乡村仰食者万余家。” [2] 因掌教久,积募银米,家业颇丰,遂蓄不逞之志。” [3]随着林清在教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教徒数量的增加,其权力欲望和政治野心也愈加膨胀,并逐渐萌发了利用教内势力实现其登基称帝的政治野心。为实现其目的,林清便开始结交高官显贵及上层人物。有的八旗子弟、宗室成员及太监等皇帝身边的人也入了教,太监刘得财、刘金、杨进忠等,“在宫中传习,其党羽颇众。”独石口汉军都司(四品官员)曹伦、黄村同知张步高不但入了教,还与林清结为兄弟,以图他谋。豫亲王裕丰于上年参加嘉庆皇帝在南海子的大阅兵时,也曾住宿于林清家。林清掌教后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据说他不嫖也不赌了。 

   二、天理教真面目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伴随人口的剧增,经济危机的加深,山东、直隶、河南一带存在许多被清政府称之为邪教的民间秘密宗教组织,而这些秘密宗教组织大多与白莲教有关。白莲教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经宋元明清,历久而不衰,曾多次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由于明朝政府的严厉禁止和残酷镇压,北方的白莲教逐渐分散活动,形成了许多支派,红阳教就是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在明末清初,红阳教在京畿一带就已经盛行,后派生出青阳教、白阳教及八卦教等。八卦教又名荣华会、龙华会,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崇拜太阳,主要经卷为《三佛应劫统观通书》等。八卦教分为乾、坤、离、坎、震、兑、艮、巽八股,每股人数不等,他们本来自成体系,互不相属。乾隆时期,经过清朝政府多次打击,“各卦已零落断绝”。此后又不断发展蔓延,在林清、李文成、冯克善等人组织下,八卦教再度坐大,其中震、坎、离三卦发展最快,后来成为天理教的骨干组成部分。而天理教的出现,是林清、李文成、冯克善及其相互结合的产物。[4]林清于嘉庆十四年取得坎卦教领导权之后,先与当地的白阳教融合,后又采取各种手段统一了京畿一带的红阳教、青阳教等,坎卦教势力更加壮大。为进一步扩大势力,林清又提出了“八卦总该归一”的口号。 

  林清在保定招揽信徒时,结识了在此罪的河南滑县书吏牛亮臣,牛亮臣对林清说,招纳不在多少,必得在事者,事方济,滑有李文成者,异人也,君欲举事,非其人不可。此后,林清便通过牛亮臣与李文成书信往来。嘉庆十六年二月,林清与支进才到河南滑县,经牛亮臣介绍,林清会见了震卦教头目李文成和离卦教头目冯克善,并帮助李文成夺了震卦教教主梁健忠的权。林清在助李文成获取震卦教教主地位后,又引用《易经》“帝出于震”之语,令其它诸卦“各听约束”。这样李文成就成了河南八卦教总教主。为了报答林清,李文成大肆敛财送林清使用,他又奉其为“十字归一”,遂有“八卦九宫,林李共掌”的局面。在初步完成了“八卦归一”的任务后,他们还达成协议,“林清僭号天皇,冯克善僭号地皇,李文成僭号人皇”,并约分土地,“(林)清取直隶,李(文成)得河南,冯(克善)割山东。” [5] 

   “八卦归一”后易名为天理教,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以旧名相称呼。这时的天理教,一方面继续传徒敛财,扩大势力;另一方面就是重点准备夺取政权。教主们为了敛钱,规定入教时必须交纳“根基钱”——“入教者俱输以钱,曰种福钱,又曰根基钱”。另外,教民们还要向教主们交纳“跟帐钱”,逢年过节,交纳奉献,“卦主受之”。天理教给他们的承诺是“其家将来能与人富贵”,并根据其所纳“根基钱”的多少,给各人决定来世得到之好处。 

  为了夺取政权,林清、李文成暴动前夕大肆造谣劫难就要来了,“惟入教之人临时各给奉天开道小白旗,即可免祸,其余遭劫,一概死亡。”许多农民为了避免灾难纷纷入教,为了扩大暴动的队伍,天理教甚至还扬言 “凡无旗者尽杀之”,又有许多人为身家性命而入教。林清还自称是太白金星转世,编出了“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号。并约定信徒可以花钱买暴动成功后的土地、官职,一百文钱值一顷田地,粮食数石许给官职,双方签合同为据。 

   三、血浅紫禁城  

  嘉庆十七、十八年,直隶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诸县先后发生了严重旱灾,滑县、辉县等地饥民皆以草根树皮糊口度日,地方官又乘机催科派差、敲诈勒索,造成了“人心未定,饥民逃亡,相继困厄万端”的紧张局面,以至于“思乱者众”。这为天理教举行暴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嘉庆十七年正月,林清、李文成、冯克善、徐安国等人在河南道口召开会议。会上确定于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直鲁豫三省同时举行武装暴动。暴动成功后,李文成为天王,林清、冯克善为文、武圣人,辅佐李文成统治天下。之后,林清从宛平县的天理教信徒中选拔精壮青年200余人,组成了一支队伍,每天舞枪弄棒,进行操练。李文成、冯克善等人在河南加紧活动,徐安国、朱成贵、崔士俊等人也在山东各地积极筹备武装暴动。 

  林清、李文成等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举行暴动,是因为嘉庆十八年本来应该有闰八月,古人迷信认为闰八月有灾,清廷忌讳,才命钦天监改嘉庆十八年的闰八月为次年的闰二月。林清等人选择的暴动时间虽然是九月十五日,但却是老皇历上的闰八月十五日。 

  嘉庆十七年十一月,李文成到大兴县林清家中,进一步确定了暴动的时间和规模。考虑到天理教在京畿地区的徒众少,力量小,会议约定直豫鲁三省教徒先行暴动,然后到京畿会合,共同打进紫禁城。李文成还一再告诫林清,一定要等到滑县兵到方可动手,切不可轻举妄动。其后,林清加紧了暴动的准备工作,联络了数千名信徒,其中主要头目有祝现、屈五、刘第五、刘呈祥、支进财、陈爽、李五等人。杨进忠则自愿为暴动准备兵器,并到宣武门外铁市上偷偷打造了数百柄腰刀。曹伦到独石口上任时,命其子曹福昌留在京城,勾结同党,策应林清起事。 

  嘉庆十八年八月,林清等人召开会议决定京畿地区武装暴动的具体计划。曹福昌希望把日期改在九月十七日,因为这一天嘉庆皇帝回京途中驻跸白涧,在京的诸王大臣都会前去接驾,正好利用这个京城空虚的机会。而林清以为“劫数”在十五日,故不肯推后。林清原计划动用数百人,而太监刘得财等认为宫内地方狭窄,难容多人,且林清等皆有蹿房越脊、刀枪不入的本领,不必兴师动众。于是双方妥协,商定以二百人为限。并决定以“奉天开道”的白布旗为标志,暗号“得胜”。攻打紫禁城时,分东西二路,分别由东、西华门攻入紫禁城。进攻东华门的一支由陈爽带头,刘呈祥押后,太监刘得财、刘金负责引路;进攻西华门的一支由陈文魁带头,刘永泰押后,太监杨进忠、高广福、张负责引路;太监王福禄等在中间接应,并以陈爽为两支队伍的总负责人。林清则坐镇宋家庄,等待河南兵至而后进。[6] 

  等到九月十五日,河南山东方向并未派来援兵。原来,河南滑县知县强克捷侦获天理教暴动的情况后,于九月二日就将李文成、牛亮臣等24名重要头目抓捕入狱。九月七日,冯克善提前暴动,救出李文成,占领了滑县。李文成建立政权,自称“大明顺天李真主”,接着攻占了道口、桃源,并派兵北攻浚县。直隶南部的开州、东明、长垣等地也发生暴动,曾攻入长垣县城。山东西南的曹县、定陶、金乡等县也发生暴动,定陶、曹县被攻克。暴动一度发展迅猛,声势甚锐。嘉庆帝得知直、鲁、豫三省天理教暴动的消息后,迅速令直隶总督温承惠、河南巡抚高杞、山东巡抚同兴率兵围剿。 

  十四日,京畿地区的天理教教徒分成二队,打扮成商贩,暗藏兵,由宣武门潜入内城,混身于酒肆、茶楼、旅馆、戏园之中。十五日午时,太监刘得财引陈爽一队来到东华门,与一名运煤人为争道发生争执,众教徒拔刀将其杀死。守门官兵见后立即关门,但仍有陈爽等数人冲了进去,屈五等人则趁乱逃回了宋家庄。当时礼部侍郎宝兴正好从上书房退值出来,看见暴徒舞刀杀入,踉跄转身奔回宫中。在协和门下。署护军统领杨述当即率领几名护军拼死抵抗,连杀数人,官兵也有多人受伤。宝兴奔入宫中后,立刻下令关闭景运门,并奔告正在上书房读书的皇次子绵宁(后改为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诸皇子本来嘉庆帝一同到木兰狩猎,因天气原因提前回到京城。时嘉庆帝长子已死,刚过而立之年的绵宁闻变不惊,从容布置,传令关闭禁城四门,组织太监把守内宫,召官兵入禁城围捕暴徒。同时,命刚刚18岁的皇三子绵恺保护后宫,寸步不离母后。并命侍从取来刀箭和火枪,与贝勒绵志(仪慎亲王永璇之子)赶到养心殿御敌。刘得财引了两名暴徒进入苍震门,想亲手杀了太监总管常永贵以报私仇,被太监顾某等人所擒获。 

  在西华门这边,由于守卫松懈,关门不及时,80余名天理教徒全部冲入了紫禁城,并反关城门以拒官兵。[7]这些教徒先到尚衣监,屠杀一空,只有几个干杂活的老妇人躲进草丛中幸免于难。接着这些暴徒又闯入文颖馆,杀死数人。翰林院编修陶梁被仆人骆升用身体护住,骆身中数刀,陶得幸免。随后暴徒聚集在隆宗门下,此时门已关闭,有一名护军,眼见形势危急,就把钥匙揣在怀里,被教徒砍了数刀后昏倒在石阶下,但钥匙得以保全。随后暴徒手持白旗由墙外廊房爬上墙头,企图从养心门窜入大内。皇次子绵宁站在养心殿阶下,用火枪连续击毙二名暴徒,贝勒绵志也随之开枪击毙一名,其他暴徒乃不敢越墙而入。又有二名暴徒潜入内膳房,结果被躲在里面的太监们击杀。 

  午后申时,礼亲王昭亲王绵课、贝子奕绍等在京诸王大臣,得知皇宫发生变故后,纷纷自神武门赶入宫中,聚集在城隍庙前,时官兵到者不足百人,还有些仆人杂役。众大臣相顾错愕无策。有的说教徒正在进攻隆宗门,有的说正在进攻中正殿,有二百多人;还有的太监登上宫内的延薰阁,向宫墙外呼喊求救。这时,成亲王永也赶到皇宫。镇国公奕灏迅速调集正在箭亭集结准备派去镇压滑县暴动的1000多名火器营官兵,进入紫禁城平乱。于是庄亲王率领一百多名火枪兵和几十名长矛手,沿西城墙根进兵。赶到宫中的王公大臣也手持刀矛,领着家丁仆人,跟在火器营后面,向隆宗门进攻。京营左翼总兵玉麟则率部由东侧进攻。这时前面传来一片枪声,官兵很快和暴徒交战。有数十名暴徒闯入了慈宁宫伙房,庄亲王首先发箭,当即射倒一名,官兵随即开火,又有几名暴徒被击中,其余转身逃走。庄亲王和奕灏及副都统安成率兵直追到隆宗门前,此时暴徒首领祝现、李五正把值宿人员的被褥从房中抱出,堆积在门口,准备纵火。庄亲王立刻率众进攻,又擒获数名暴徒,其余人则向南面逃去。时副都统苏尔慎、格布舍方衔命南征,入京准备行装,闻警后便迅速入宫,变首先杀头等侍卫那伦是太傅明珠的后裔,这天正好在太和门值班,听到警报后,急忙入宫,到熙和门时,门已关闭,此时暴徒们从北面蜂拥而至,那伦当场遇害。太监高广福正夹杂在暴徒中,领暴徒们从马道登上城墙,有的用白布包头,挥舞着“大明天顺”、“顺天保民”等旗子,在城堞间向外呼喊。这时奕灏和苏尔慎也冲上城来,见高广福正在摇旗呐喊,奕灏当即弯弓射箭,高广福中箭后一头栽下城来,城墙下的人们见状,欢声如雷动。 

  御书处的一个杂役也是天理教教徒,此时见势不妙,就领着李五等躲藏进正在篆刻的御书石碑之间。礼亲王督后续部队自武英殿复道进攻,有一名暴徒负隅顽抗,被一名军官用火枪击中。这时官兵越战越勇,已经相继擒毙暴徒数十名;其余的也四散逃去,有的投御河自杀,有的隐匿在城墙上乱草中,有的躲进了午门上的五凤楼里。[8] 

  当夜,皇次子绵宁及成亲王火器营、健锐营官兵加强了紫禁城四门防守和城内巡逻。但仍有内务府衙门里一名郎中被逃匿的暴徒砍伤。到半夜时,奕灏擒获了趴在东华门马道上的太监张泰。 

  十六日拂晓,躲藏在五凤楼中的暴徒想放火焚烧五凤楼后乘机突围,幸好被随之而来的倾盆大雨浇灭。天亮后,有人报告说南薰殿中有暴徒,礼亲王立即带兵前往擒拿,生擒数人。有几个爬树跳墙逃走,也被外面的士兵活捉。经审讯,交代了林清等人的情况。这时,户部侍郎果齐斯欢也在五凤楼杀了一名持刀反抗的暴徒。 

  当天,诸王大臣率兵加紧搜剿残余暴徒。日落时分,一名军官在御书房的石碑中发现藏匿的暴徒,礼亲王与蓝旗护军营统领庆祥等率兵捉拿,经过一番搏斗,陆续生擒二十四人。暴徒首领李五武功高强,在与官兵格斗中受了重伤,当晚就死了。官兵获胜后,欢声雷动,士气更旺。[9] 

  黄昏时,有传言说暴徒在城外的援兵要来进攻西长安门,官兵列队准备迎战。后来才知道是古北口提督马瑜率兵赴河南参加平乱路过京城,由于一时间城北尘土漫天,以致有此谣言。这天晚上,庄亲王把太监通敌的情况通报了太监总管常永贵,于是逮捕了14名太监。后经查实参与暴乱的太监有7人。 

  十七日清晨,在路上已得知变故的嘉庆帝,派遣五名随驾的亲信王公大臣先后抵京。命八旗都统在各自的辖区擒捕逆匪(当时八旗在京城内分区驻扎,每旗色分满蒙汉,共二十四旗)“其三品以下官员以及军民铺户人等俱著逐户挨查”刚刚回京的吏部尚书英和已兼任步军统领,按照庄亲王提供的情况,派人到宋家庄将林清捕获。 

  这天,庄亲王率兵巡视京城九门,诸王大臣率兵在禁城中各个偏僻角落继续搜捕,先后又抓获十余名暴徒。[10]  

  同一天接到谕旨,皇次子绵宁加封智亲王,贝勒绵志加郡王衔,同时宣布十九日回銮。 

  当晚又谣言四起,有传言说在外城西南的太平湖发生了激战,又说内城西长安门已被攻破!随后又有人骑着白马沿街传呼有贼,这些都是曹福昌的党羽,有意制造混乱以便当夜起事。官兵进一步加强警戒,至夜半时分,城内渐渐平静下来。 

  十八日傍晚,刑部的人员开始审问被抓获的暴徒,录取口供,后打开神武门,将俘虏押往监狱。 

  十九日,嘉庆帝由燕郊回清晨时分,皇帝策马进入朝阳门,满朝大臣聚集在朝阳门御道两侧跪迎,嘉庆帝不理睬迎驾的王公大臣,而是下马走向站在路边执勤的清军士兵,嘘寒问暖。回到皇宫后,众王公大臣前往乾清门,跪听嘉庆帝颁发《遇变罪己诏》。听完皇上的检讨,群臣痛哭失声,抬不起头来。接着,嘉庆帝下令打开内外城各门,以安定人心。随后命赏赐将士酒食,御前侍卫看着将士用食完毕,进宫复命。 

  二十三日,嘉庆帝在丰泽园亲自审讯林清、刘进亭及太监刘得财、刘金,命将林清等即时正法。其后,曹伦、曹福昌父子及太监杨进忠等陆续就擒并伏法。“惟祝现、刘第五、刘成祥、董伯旺、支进才、刘成章6人,皆起事首恶……为最要犯”,“又从逆50余人,为次要犯,俱严缉不获。” [11] 

  事变发生时,由于事起突然,面对一群乱杀乱砍的持刀暴徒,宫内持卫、护军猝不及防,有的赤手空拳与之进行搏斗,宫内太监也上阵御敌,皇次子绵宁临危不乱、亲手杀敌,嘉庆皇帝的两位哥哥仪慎亲王永璇、成亲王永辅助指挥,留守京城的数十名王公大臣,也迅速进入紫禁城参与平息暴乱。但也有的皇亲贵族却闻之不动,有的甚至还不慌不忙地在御河岸边逍遥漫步。更有甚者,祝现是豫王裕丰的庄头,其族侄祝海庆等九月初九日即向豫王报告林清将要攻打紫禁城的情况,豫王怕受牵连竟匿而不报。负责京师护卫的步军统领吉纶也事先接到部下报告,吉伦以“事干禁御,不肯究讯”, 还到西山与他人喝酒吟诗。出事当天,又以到白涧迎驾为名出都门,属下参将报告说,“都中情形大有所叵测,尚书请留,以为民望。”吉纶大怒,厉声说:“近日太平如此,尔乃作此疯语乎?”竟扬长而去。当十七日夜间有谣言教徒攻城时,守卫午门的副都统策凌竟闻讯率兵开门逃走。 

  事变之后,嘉庆帝对天理教徒攻打皇宫之事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有功人员进行了褒奖,对吉伦、裕丰等一批失职渎职的官员作了相应的处理。[12]  

  四、清廷亡羊补牢  

  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变发生后,嘉庆帝极为恼怒。为迅速平息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天理教暴动,九月十七日,嘉庆帝调陕甘总督那彦成为钦差大臣,“总统军务”,在直、鲁、豫三省清军的基础上,又先后调遣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山西等地清军及京城火器营、健锐营和吉林、黑龙江马队,对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叛军形成合围态势。从九月下旬开始,那彦成率杨遇春、杨芳等部,先后攻下了叛军在山东和直隶的主要据点,经过道口、司寨、滑县战役,基本消灭了叛军主力。李文成自焚,冯克善、牛亮臣、徐安国朱成贵等重要骨干或被俘获或被歼。至十二月底,为时三个多月的天理教暴动基本平息。 

  天理教暴动被镇压后,清政府一方面采取积极的善后措施,如下令减免直鲁豫三省旱灾地区赋税,调拨口粮供给灾民,发给路费遣返因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抚恤在暴乱中死伤的官兵及平民等。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各省督抚亲自颁发禁止邪教告示,并将皇帝有关圣训和清律中禁止邪教条文广为刊刷,令有关官员轮流于农村集市及城内商贾聚集处宣讲,并“在书院、家塾中教授生徒时课读讲习之”,以“崇正学”、“去邪说”。一些地方官员还亲自撰写宣传小册子,广为散发。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黄育鞭的《破邪详辩》和宗王化用文艺形式写成的《邪教阴报录》。同时加强防范措施,清朝政府严饬各地方官员认真编查户口,严行保甲制度,推行循环互保和连坐之法,以防止邪教蔓延。[13] 

  在这次天理教暴乱中,攻入紫禁城的教徒中有70多名被擒毙,而清廷方面亦伤亡百余人。[14]这次暴乱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嘉庆皇帝的打击却是巨大的,他在临终前还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在暴乱中射在隆宗门牌匾上的一个箭镞,一直保留了下来,以警示后人。 

  参考文献 

  [1]《靖逆记》卷一  平定林逆 

  [2]《靖逆记》卷五 林清 

  [3]《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4]《天理教新探》(李尚英) 

  [5]《靖逆记》卷五  林清 

  [6]《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7]《圣武记》卷十 嘉庆畿辅靖变记  

  [8]《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9]《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10]《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11]《靖逆记》卷一  平定林逆 

  [12]《啸亭杂录》卷六 癸酉之变 

  [13]《清仁宗实录》卷275 

  [14]《那彦成治理教门初探——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为个案》(常学智) 

分享到:
责任编辑: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