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信徒痴迷动机及对策探析

作者:龚灿锋 · 2011-05-05 来源:凯风网

  一、引言

  信徒对邪教法轮功的痴迷行为及状态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系,其中,动机对信徒影响极大。本文将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对信徒痴迷邪教的动机进行剖析,探讨信徒如何形成了对邪教的痴迷并试图提出改变信徒痴迷动机的策略。

  二、自我决定理论简介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为了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而开展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与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从事某一事物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外部环境及内部适应的综合性结果。对于信徒而言,其动机同样存在着这样不断变化和转变的过程。

  三、信徒痴迷动机形成过程

  根据以上自我决定理论,信徒的习练法轮功的动机并非天生的,而是在接触法轮功的过程中渐渐养成的,也逐渐依恋痴迷于其中。法轮功组织变相满足了信徒的关系需求、能力需求、成就需求等等方面,导致其动机不断地被激发,渐渐痴迷于邪教当中。

  (一)建立信徒等级关系,满足信徒的关系需要

  法轮功组织等级森严,但信徒并无知觉,这源于李洪志将其意图掩盖所致。李洪志借助于佛道神的概念,通过“层次说”编造了层层宇宙观念,而他居于宇宙之巅。对于信徒,他编造了种种“王”、“无穷宇宙的主”、“救世主”、“未来宇宙的神”等等,给予信徒一定的虚幻体验,导致信徒自以为获得了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权利欲”和“身份地位”。

  在现实当中,李洪志要求信徒平等相待,除了他李洪志谁也不能自称“师父”,即使是修炼时间早的、入门早的都不行,并要求修炼较好信徒也不以此自居,否则就是“欢喜心”、“显示心”等等,以此强化信徒的平等地位。李洪志要求信徒之间一律采用“同修”的称呼,不分男女,即使是所谓的“辅导员”、“站长”也不例外,“大法没有官当,只有学法”。表面上,李洪志要求信徒平等相待,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而背地里李洪志要求上一级辅导站把下一级管起来,并保持单线联系,这样一般信徒无法察觉,也正是法轮功内部组织严密的表现。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信徒之间感觉无比的亲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更重要的是,在李洪志的暗示下,信徒都想着是“宇宙无穷的主”到一起了,更是感觉无比荣耀。这样,法轮功从现实到虚无、从过去到未来为信徒编造了一张严密的关系网,满足了信徒的关系需要。

  (二)创造集体修炼环境,满足信徒的习练氛围需要

  李洪志要求信徒集体练功,信徒感觉在集体当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在这样的氛围的反复渲染和暗示之下,信徒也深感自己被打上了“大法徒”的烙印。李洪志十分看重集体修炼,因为这是其实现控制利用信徒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点,李洪志对信徒集体修炼这个环境做出了种种严格的要求,并称之为“人间的最后一块净土”,信徒在一起“学法”、练功,过着放松的生活,无话不谈,远离了人间的烦恼,仿佛是世外桃源,满足信徒逃避现实的内心需求。

  此外,法轮功练功场所独特的环境布置,信徒之间的言行举止,以及盘腿而坐的种种形式,也给信徒造成了一种“修炼”的氛围。看似一种无形的练功组织,实质是利用这种形式控制信徒的一部分,这也是李洪志借助于环境暗示信徒激发信徒动机的重要方式。

  精心设置的环境不断给信徒以暗示,促使信徒不断地按照环境的要求去执行,去完成李洪志交代的任务,否则迫于环境的压力,其内心无法与环境协调。在不知不觉的修炼环境的熏陶下,信徒不知不觉改变了行为的同时也改变了动机。

  (三)树立信徒修炼目标,满足信徒的能力需要

  李洪志经常在讲法中强调,信徒都是有能力的,这种能力分为几方面,一是现实的能力,这也是李洪志所看重的能够为他和大法做事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常人的能力;另外则是李洪志所宣扬的大法弟子的功能,也即是作为修炼的“副产品”。不论什么样的人,在李洪志那里都可以体现出能力,现实的,虚无的,李洪志都能够利用。因此,李洪志在不同阶段都向信徒提出目标,从利用一切能力弘法到利用一切能力救度众生,都是李洪志打着“功德无量”“建立威德”的旗号提出的。

  在这些目标的逐渐实践过程中,信徒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能力需要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缓和,因为“另外一面会正法”,信徒看不到不要紧,只需要去相信即可。因此,信徒始终想着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大法”做事,为李洪志创造条件。李洪志不断向信徒提出期望、提出目标激发了信徒对于自身能力的认同。“你们都是有能力的,只不过不体现在这一面。”李洪志经常对信徒这样说,导致信徒的能力需要不断被激发,虚荣心不断被满足。

  (四)主张亲力亲为,满足信徒的刺激需要

  李洪志常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激发、刺激信徒,主张信徒亲力亲为不断为大法做事就是其中之一。李洪志在讲法中告诫信徒,光说不行,要做到才行,否则层次还是没有提高到位,修炼也不踏实。不断刺激信徒的结果就是,信徒不断地为李洪志卖命充当了李洪志的替罪羊,还以为自己的功能提高了不少离“圆满”又进了一步。

  在亲力亲为的背后,信徒误信练功可以治病,误信从事对抗行为可以提高“层次”,并且在李洪志所谓的“再不出去就不行了”“再不去就来不及了”等等刺激话语中不断糊里糊涂做傻事,甚至丧失了生命。信徒受到了法轮功的不断刺激,满足了其需要,激发了其动机,最终成为邪教教唆下的牺牲品。

  (五)给予信徒大量评价,满足信徒的成就需要

  信徒存在强烈的成就需要,这也是李洪志变相地给予信徒大量正面评价的重要依据。李洪志对信徒的修炼进行了大量的评价,那就是不断地提高信徒修炼取得的成绩,并将修炼取得的成绩与信徒为他李洪志所付出的东西挂钩,不断鼓励信徒去做事,去提高“心性”,甚至直接告诉信徒如何才能“圆满”,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

  “放下生死就是神,放不下生死就是人,就这么简单。”种种激发信徒的方式,促使信徒不断地获得心理满足,自以为成就了许多,却逐渐失去了自我。一旦潜力激发,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时候,信徒的那种感觉就像失去了控制,唯独法轮功才是追求的需要。大量吹嘘式的评价背后隐含着李洪志种种阴险的心理,最终带给信徒的是无穷的伤害。

  四、信徒痴迷动机消除对策

  李洪志激活了信徒痴迷邪教的动机,同样,采取合适的方式,我们也可能激发信徒远离邪教的动机,促使其逐渐认识到痴迷邪教的危害并渐渐泯灭对邪教的动机,从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生活观念,拥有真正的自我决定权。

  (一)正确利用自身能力,满足自我能力需要

  每个人都存在现实中的能力,这种能力可大可小。按照自我决定理论,个人自我能力是与结果相关联的,只有需要达到某种结果才需要相应的能力。因此,信徒在追求能力需要时需要客观认知自身目的,然后去采取相应的能力手段。

  同时,信徒应当看到,李洪志所承诺的修炼法轮功可以达到的结果无疑是不存在的,其目标要去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信徒应当正视在邪教中发挥能力与结果的矛盾。既然自身能力的体现与结果相关,那么,正确定位自身目标,并结合自身目标去做,才是真正的自我现实,从而满足自身能力需要。

  (二)建立与他人的健康交往,满足正常的关系需求

  人不是孤立的,因此,必须与人交往。信徒听信了法轮功的邪说,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魔幻,都在“地狱标准以下”,从而拒绝、反对与人交往。同时,信徒之间良好的不切实际关系导致信徒远离了社会人群,这也降低了信徒对社会对关系需求的异化,导致信徒渐渐自以为满足了关系的需要,却远离了人群,远离了社会,正常人际关系都被忽略了。

  建立与信徒重要人物的良好关系,互相之间相互信任十分必要,这也是形成良好人际交往、破除一味封闭在邪教当中的重要措施。许多信徒痴迷邪教往往都是因为自身感觉无事可做,因此,想找点事情做。或者是因为退休,或者是因为性格缺陷,或者是因为受到这样那样的原因,渐渐回避了与社会交往,极易走极端,导致思维封闭,涉入邪教迷圈。

  (三)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满足自主需求

  自我决定理论十分强调个人的自主需要,按照这种理论的理解,自主需要主要就是指自我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调节。这对于邪教信徒十分重要,因为在李洪志的法轮功的洗脑之下,信徒几乎失去了自主需要,他们所谓的行为目标都是李洪志告知的,都只需要按照大法去做了。“法已经讲出来了,关键看你们怎么做”,“按照大法去做,才是正悟”,种种类似讲法不断压抑、泯灭了信徒的自主需求。

  其实,如果信徒能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法轮功,去看书“学法”,就会很快明白,李洪志的绝招就是不允许信徒怀疑他的“大法”,并要求信徒专一。这也是李洪志独特的精神控制术。

  因此,如果能够调动信徒自身能动性,发挥自身的自主意识,往往也就更加能够实现知足,满足自身更多需求。

  (四)合理协调内外动机,充分把握自我决定权

  信徒不得不承认,他们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治病,或者为了满足现实的缺憾感。但是,痴迷于邪教之下,在李洪志不断提出提高层次修炼成神的诸多要求之下,其动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李洪志正是利用了信徒内在的期望“做好人”的动机,不断予以外在的激励,激发了信徒去追求更高的东西,“做好人”的下一步就是做超常人,鼓励信徒去追求圆满,返本归真,从而怂恿信徒不断放弃人生的追求。因此,信徒应当看看自身内在动机是如何一步步被李洪志置换和改变的,看看李洪志如何利用了外在动机压迫了信徒自身的内在动机。合理协调好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充分把握自我决定权十分必要。

  李洪志利用了信徒的不知情,不断地把信徒推向绝境,这是借助于激发信徒的外在动机实现的。协调好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关系,有助于逐渐看清自身对邪教的痴迷性,充分实现自我决定和自主。

 

【责任编辑:晓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