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矫治痴迷者的焦虑心理案例分析

作者:王 哲 · 2010-07-26 来源:凯风网

  摘要:本文是针对一例法轮功痴迷者的焦虑案例分析报告。法轮功痴迷者张某,女,44岁,在转化后,拒绝家人会见,但渴望关爱,引发了较强的焦虑情绪,持续一个多月,该痴迷者内心迫切想改变这种状态,自愿申请咨询。经诊断,确诊为一般心理问题,运用ABC理论进行心理咨询,达到了咨询目标所制定的效果。

  关键词:焦虑;咨询;会见;ABC理论

  一、求助者情况

  张某,女性,44岁,浙江人,高中文化程度,浙江某厂工人,练功目的是为了祛病健身、家人得福报。由于自幼父亲管教严厉,故性格内向、好强。1987年结婚,夫妻关系较好,但丈夫身体不好,本人1998年下岗,因药费问题与丈夫单位产生矛盾,由此产生社会不满心理。

  2005年张某丈夫因病去世,因怕兄弟间攀比,少与父母、兄姐联系,丈夫去世后自己更加“坚强”,四处打工,卖过报,干过超市推销员,当过保姆,与儿子相依为命,一心供养儿子上大学,不希望别人怜悯,害怕被人嘲笑。五年来,母亲、哥、姐的关心和帮助都不接受,加上法轮功关于“名、利、情”歪理邪说的蛊惑,更坚固了自己好强的性格。转化后,渴望亲人的关爱,但除了儿子,她坚决拒绝家人的会见,进而产生焦虑情绪,食欲下降,失眠,为此自己感觉痛苦,申请咨询。

  二、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测验结果

  1、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分析(EPQ):性格(E)为43分,显示内向;情绪(N)为62分,显示不稳定。[①]

  2、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58分,显示轻度抑郁。[②]

  3、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67分,显示中度焦虑。[③]

  (二)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

  1、从刺激源看,有明显的拒绝会见问题而引发的内心紧张、焦虑和不安,这种现实存在和情绪产生的思维过程合乎逻辑。

  2、从严重程度看,反应不很强烈,局限于与会见有关的内容,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

  3、从病程上看,焦虑情绪持续一个多月,自己感到痛苦。

  4、从自知力看,希望得到帮助解决问题,有求治愿望。

  (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郭念锋判断病与非病的三原则[④],该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要求帮助,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从症状上看表现为焦虑的情绪体验,病程上看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直接的关系,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人感到痛苦不能摆脱。本案例虽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个多月,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关,对社会功能只有轻微妨碍。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人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从产生焦虑情绪开始,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有时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而本案例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只对是否会见一事感到焦虑,没有出现泛化,尚未出现强烈的现实刺激,社会功能基本保持正常。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制定咨询方案

  (一)明确咨询目标

  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正确面对现实,消除求助者对现实因素的焦虑。

  2、远期目标。为完善求助者的人格,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生活中可能出现问题和挫折的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原理与方法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她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1、基本理论。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Ellis.A)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理论和方法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让人们难过和痛苦的(C),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B)。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见下图)。

 


  2、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根据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帮助求助者寻找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观念和非理性思维,协助求助者寻找和确认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逐步领悟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了不良情绪,而不是事件本身,让求助者意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负责,也只有改变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才能根本消除目前存在的症状,并帮助他们放弃和矫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减低求助者不良情绪体验,帮助她们拥有一个较为现实、理性、宽容的人生哲学。

  四、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

  通过尊重、真诚、积极关注等技术,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局限性,了解基本情况、成长经历以及目前的状态,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初步的诊断和评估,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根据求助者张某的症状和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她作了问题原因分析。第一,个性内向,缺少与人沟通的技巧,影响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第二,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后果预期严重;第三,过分自闭,认为家人的关爱都是对自己的怜悯和嘲笑。

  (二)咨询阶段

  向求助者张某简要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议其接受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她表示乐意接受和尝试。

  首先,帮助她寻找和明确自己思想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让她领悟到自己认知中错误的观念才是导致焦虑情绪的关键,人的一生中可能经历很多不同的环境和事物,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只有合理的信念才能使人从客观事实出发,使自己快乐地生活。因此,必须对自己的紧张和焦虑负责,致力于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才能消除紧张焦虑的症状。

  …………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状态中?

  求助者:我母亲和哥哥来给我会见,我拒绝了。他们就是来嘲笑我,看我可怜……我不希望任何怜悯。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都称之为诱发事件,但他们可能并不是导致焦虑情绪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能改变不合理的看法,或许就能改变自己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吗?

  咨询师:我举一个例子:你看见盲人过马路,你会怎么做?

  求助者:我会扶他过马路。

  咨询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求助者:出于关爱和社会责任吧。

  咨询师:好,那就你的问题来讲,你母亲和哥哥的会见也有可能出于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看法不同,我们内心的情绪体验就不同。

  求助者:也许是。

  咨询师:你对一个素不相识的盲人都有“爱和责任”,那你的母亲和哥哥是不是对你也有“爱和责任”而关心和帮助你呢?

  求助者:我也愿意这么想,可我劝不了自己,我害怕面对。

  咨询师:我问你,你在帮助盲人过马路后,希望他以什么状态回馈你?

  求助者:当然希望他能感谢我。

  咨询师:是的,这就是面对。对别人的好意和帮助以合理、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就会使自己和他人同时快乐,如果那盲人对你的好意反感、憎恶,你们两个都会伤心难过。

  求助者:我明白了。(哭了)

  ……

  其次,通过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自己加强练习,针对每天的情绪和行为变化进行纪录,对积极的,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要及时给予自我表扬和鼓励。同时配合放松练习,达到彻底改变认知、改善睡眠状况的目的。

  (三)小结阶段

  通过咨询,求助者张某对自己观念当中不合理的因素有了进一步认识,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的过分担心造成自己紧张和焦虑情绪。这时,围绕咨询目标对咨询过程进行小结,同时对求助者的配合和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你已经认识到自己观念中的不合理因素,这个很重要”“你能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争取自己的目标,我感到很高兴。”对咨询效果进一步巩固。

  五、评估与结论

  (一)咨询效果评估

  咨询结束后,为其测试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44分,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48分,分值都达到了正常值,咨询达到了预期目标。

  求助者谈话时拘束感消失,精神面貌较为轻松自然,对自己认知方面的不合理因素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在咨询过程中学会的知识和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通过帮助求助者对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结合,学会了有效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总结与回访

  求助者由于修炼法轮功,形成了观念当中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导致对周围人或事的不正确评价,以及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挫折的不适当情绪体验,通过咨询,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并能举一反三,有效地应用,达到完善人格,健全心理的目的。

  经过回访,求助者张某表现良好,已经能坦然面对亲人的关心和帮助,对亲人的会见也能理性地看待。

  注释:

  [①]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H.J)编制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E代表性格内外倾向性:以50分为标准,分数低表示内向,越高越外向;N代表情绪稳定性:以50分为标准,分数低表示情绪稳定,分数越高表示情绪越不稳定。

  [②]抑郁自评量表是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以50分为标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③]焦虑自评量表是W.K.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以50分为标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

  [③]参见郭念锋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责任编辑:晓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