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浅议疏离感与法轮功之间的内在关联

作者:冯 俊 · 2010-03-02 来源:凯风网

  邪教之所以能够在社会民众之间蔓延发展,其背后有着复杂深远的心理社会原因。疏离感的广泛存在是现当代人的一大心理特征。而李洪志在推销其邪教法轮功的过程当中,正是利用了人们心理的这种特征,以变态的方式满足了信徒们心里所缺失的种种需要,从而实现了控制其思想的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意在分析疏离感与迷信法轮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穿李洪志蛊惑人心的鬼蜮伎俩。

  一、何谓疏离感

  疏离感一词,源于拉丁文alienare,意指疏远、离间、异化、精神错乱的意思。而现如今在学术领域的“疏离感”(Alienation),则特指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1)

  在哲学上,它一般被解释成一种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分离出对立面的客体,这个客体逐渐跟主体疏远,从而成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学中,广义上说,“Alienation”是指个人同他的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相离异。从经济学来说,它是指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关系。然而,对疏离感研究最多的还属心理学。台湾心理学教授张春兴,就曾从心理学的角度将疏离感定义为:由于社会变迁和都市工业化的影响,使人与其生活环境间失去了原有的和谐,终而形成现代人面对其生活时的疏离感。

  疏离感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直接疏离感和间接疏离感。直接疏离感是指个体与具体的、直观的客观因素(如:接触到的人、事、物等)间的关系的不协调而直接产生的消极情感;间接疏离感是指在直接疏离感的基础之上的转化、迁移、异化,与抽象的、更富深意的因素(如:价值、文化等)间产生的消极情感。疏离感的形成与增强首先是直接疏离感的形成与增强,然后才是间接疏离感。

  疏离感作为一种复杂的消极情感,大体上又表现为以下四种情感特征,包括:

  ⑴社会孤立感(isolation),指都市人口集中,拥挤的人群彼此漠不关心,所谓道义相尚,人情温暖,已为冷淡、孤独寂寞所代替。

  ⑵无意义感(meaninglessness),虽身处于人事物熟悉的世界,但自觉一切陌生,甚少感情投入,对原本共识共守的传统习俗与社会规范,也都感到对个人生活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

  ⑶无能为力感(powerlessness),朝夕万变、世事无常、个人对未来不能定向,对现在不能把握,一切感到空虚无力。

  ⑷自我分离感(self-estrangement),指个人的理想为现实所摧毁,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职业的报酬只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生活中情趣的享受、尊严的获得以及自我实现理想的追求更困难。(2)

  疏离感的出现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所造成的,并且不仅为我国所特有。在美国、日本,大量学者很早就对其社会环境中出现的疏离感现象进行了描述、分析。总之,疏离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而李洪志的邪教法轮功之所以能在国内外大行其是,究其缘由,也可说是利用、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所致。下文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二、信徒因生理病痛所引起的疏离感

  “强身健体,有益身心”是法轮功打的众多旗号之一。许多法轮功习练者一开始往往因为自己或身边的亲友身患疾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重疾,难疾,而“听说”法轮功就像气功一般可以强身健体,甚至一举治愈顽疾。他们这才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沉沦在邪教的蛊惑之下不可自拔。

  而如上文所示,在疏离感所包含的四大情感特征里,其中无能无力感(powerlessness)和意义感(meaninglessness)的丧失则是人们在遭遇严重疾病时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情感体验。众所周知,身心问题常常是相互作用,交织影响的。当一个人在患病之后,即使采取了种种手段都无法治愈,而自己又长时间卧病在床,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可能无法自理,自己的未来又不容乐观。在此情形下,任谁都很难维持内部充满着的力量感。而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对自身控制的丧失,对外部环境压力的挫败,甚至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怀疑。严重的身体疾病会使人们的心理也变得敏感脆弱,换做患病的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同样容易在当事人心里唤起这两种消极情感。而正是这种无力感和无意义感的出现,才使得邪教像“安慰剂”和“麻醉剂”一样乘虚而入,蛊惑人心。

  三、信徒对科学、文明的怀疑导致的疏离感

  相关研究显示,现代人疏离感的产生同科学、文明的变迁是相联系的。在这种种变迁过程之中,人们的思想会发生转化,例如,“日心说”会取代“地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会革新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科学发展影响着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而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存在惰性,拒绝改变。这种惰性过大时,个人的观念渐渐与时代的发展走向分离。思维的惰性从而转向对已有的观念、知识的怀疑:既然现有的知识迟早都要被否定和取代,那么它们还值得相信吗?当这种怀疑不断滋长蔓延至不可控制时,人们就不知自己该相信什么,同时觉得真理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虚无感、无意义感由此而生。而这些虚无的情绪,既是当下所谓“信仰危机”的缘由之一,又是组成心理上疏离感的一部分。

  从无限度的怀疑到盲目崇拜和迷信之间,仅有一步之遥。而李洪志恰恰是抓住了一般人的这种心态,从而大肆攻击科学技术和现有的文明。他宣称“人类现在的科学,实际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其实科学对这个现有物质世界的认识,很多都是错的,定位的基点都是错的,连那个万有引力学说都是错的”。

  从表面上看,李洪志的这些言论似乎很符合科学上的批判精神,可他的出发点却绝不是科学的,其险恶用心只不过是想以此来放大人们心理的怀疑和不确定感,让人们由不确定走向盲信,从而为插入自己那些荒唐的“宇宙高级生命”、“不同宇宙时速说”等等谬论争取空间。

  四、社会转型所导致的疏离感

  群体所发生的心理变换,往往同特定的社会情境相联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思维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逐步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形成了经济社会化的大格局。这种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如物欲化,人际关系冷漠化,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急功近利等社会丑恶现象日趋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对个人素质要求的提高,社会竞争变得激烈而致使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这种种情况都会对民众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如觉得身边的人们都不可信任,过去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摇摇欲坠,人们彼此漠不关心,人情温暖为冷淡、孤独寂寞所代替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社会变迁所造成的疏离感的具体表现。

  以上所说这些本属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不仅仅我国存在,西方其他国家更是久已有之。但是,李洪志却利用这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做文章。其险恶用心实在破坏我国的改革开放,荼毒人民大众的思想,妄想搞垮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逐步调节,这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工作,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而李洪志的法轮功能靠其“大法”就将这些久积的难题一举解决吗?纯属天方夜谭。其歪理邪说不仅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使得其信徒愈加悲观,认为社会已到了末日,从而完全丧失了希望。他们甚至连面对这些问题的勇气都不复存在了,又谈何改造社会、解救世人?可惜的是,不少人在深陷自己主观的疏离情感之中时,无法看清事实而被邪教所蒙蔽、利用,做出了很多破坏社会的事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自我疏离感与法轮功

  法轮功兴起的原因不仅仅与社会、环境有关,更与社会中的个人心理特征密不可分。疏离感也是如此,除了与社会、文化的隔阂与分离,更加存在着与自我的分离,即自我疏离感。而这种自我疏离感,则更多的是个人的性格特质和成长背景所造成的。

  如果说痴迷邪教是因为痴迷者们受教育水平太低,因此愚昧而缺乏科学意识所致。可为何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甚至教师、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都对法轮功趋之若鹜呢?按理说他们可不该如此愚昧不堪,不知邪教为何物啊。究其缘由实则与他们内心所发生的自我疏离感有关。

  会产生自我疏离感的人,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会对一些抽象而终极的问题进行思考,例如“我是谁”、“我应该有怎样的信仰和追求”等等。这些本来有益的思考如果被引入歧途的话,反而会造成更为恶劣的空虚和沉沦。当他们苦思而不得其解时,就会出现孤独感、无意义感和自我分离感。而法轮功的出现恰巧满足了他们这些精神方面的需要。李洪志用其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言辞,为他们无所依靠的内心设立了一个看似牢固的基点,填补了他们与自我之间的距离和空白。李洪志又让他们在习练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强化其已经扭曲的信念,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病态的亲密关系,找到了可以逃避现实和自身消极情感的洞穴。如此以往,他们过往所受的教育和思考,不仅仅没能帮助他们看清楚世界和现实,反而加固了邪教思想禁锢他们的牢笼。所以说,要破除来自外界的邪魔,首先得看清自己,以自我接纳和整合代替自我疏离,这样才能明心见性,一清二白。

  六、小结

  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人们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让法轮功之流的邪教有机可趁,群魔乱舞。而我们要想对习练者进行挽救,首先就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需要。只有在深刻理解其心理机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帮助,使之彻底的摆脱邪教的桎梏。

 

  参考文献:
  [1]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心理科学进展,2002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东华书局印行,1989.29

分享到:
责任编辑: